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大數據人工智慧 提前8年預測高度近視

大數據人工智慧 提前8年預測高度近視

18歲以下,只要有相隔一年的前後兩次眼睛檢查的年齡和近視度數,就可對近視進展趨勢進行預測,3年內準確率達90%,10年內準確率80%以上,也可提前8年有效預測高度近視。11月8日,記者從中山大學眼科中心獲悉,該中心劉奕志教授團隊,利用百萬醫學驗光大數據,發現了真實世界中的中國青少年近視眼發生髮展規律,創建了近視眼人工智慧預測模型,可精準預測青少年近視的發展,對有效干預和防控青少年近視具有重大意義。論文於2018年11月6日在國際醫學雜誌《PLoS Medicine》官網發表。

預測10年內近視度數變化

中山眼科中心劉奕志教授團隊聯合全國多家醫療機構,利用十年125萬次的近視眼醫學驗光大數據,揭示出真實世界青少年近視眼發生、進展與穩定的規律。在此基礎上,運用隨機森林演算法進行機器學習,建立人工智慧預測系統,可對近視進展趨勢進行個體化預測,3年內準確率達90%,10年內準確率80%以上,也可提前8年有效預測高度近視,為近視眼的精準干預提供了科學依據。

大數據人工智慧 提前8年預測高度近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為了將研究成果轉化應用,研究團隊開發出一套人工智慧雲平台,提供高效的近視預測服務。通過訪問智能平台,輸入前後兩次檢查的年齡和度數,時間間隔至少一年,即可預知10年內的近視度數變化與高度近視風險。據悉,這也是首次能夠預測未來10年內到底有沒有高度近視的可能性。同時,也明確的近視發展的加快階段和緩和階段會,揭示了學齡近視和高度近視不同的發展規律。

大數據人工智慧 提前8年預測高度近視

通訊員供圖

5-10歲是近視黃金干預期

據劉奕志介紹,既往青少年近視眼研究數據量小,無法完全反映其發展規律,因此不能有效進行預測及早期精準干預。而近視眼一旦發展為高度近視,可導致視網膜變性、脫離等不可逆損害。「學齡近視約在7歲發生,5-10歲是進展最快的時期,少數學齡近視會發展為高度近視。而且高度近視,進展快、病理風險大,往往伴隨諸多高危致盲風險。」 劉奕志說。

大數據人工智慧 提前8年預測高度近視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人工智慧近視眼預測研究團隊 通訊員供圖

團隊成員林浩添指出,5到10歲是近視的黃金干預期,如果在這階段通過人工智慧判斷出未來有發展成為高度近視的風險。那麼就可在近視發展最快的階段進行個性化干預,採取有利於保護眼睛的措施,如減少閱讀和增加戶外活動等,可有效減緩近視眼的發生髮展,降低高度近視的風險。因此,林浩添建議,家長在小孩5歲之前最好能夠小孩到眼科進行檢查。

廣東科技報記者 王育煌 通訊員 邰夢雲

編輯 姚贊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養生周刊 的精彩文章:

維生素C並非越貴越好 原因在這裡
指甲變色、增厚,灰指甲?不用拔甲,試試這個土方,千萬人點贊

TAG:健康養生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