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膻中穴:利上焦、寬胸膈、降氣通絡

膻中穴:利上焦、寬胸膈、降氣通絡

膻中為經穴名。出《黃帝內經靈樞·根結》。別名元兒、上氣海。屬任脈。膻中是八會穴之氣會穴;心包的募穴;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任脈的交會穴。膻中為兩乳之間,此穴在其所,故名膻中。

【腧穴釋義】

別名:元兒穴,胸堂穴,上氣海穴,元見穴。

膻中。膻:羊臊氣或羊腹內的膏脂也,此指穴內氣血為吸熱後的熱燥之氣。

中:與外相對,指穴內。膻中名意指任脈之氣在此吸熱脹散。本穴物質為中庭穴傳來的天部水濕之氣,至本穴後進一步吸熱脹散而變化熱燥之氣,如羊肉帶有辛臊氣味一般,故名。

元兒。元,首也,氣也。兒,氣之子也,水也。元兒名意指穴內的天部之氣中含有一定水濕,非為乾燥之氣。

胸堂。胸堂名意指本穴位於胸部也,無它意。

上氣海。上氣海穴,此與任脈下部氣海穴相對而言,指本穴為任脈的生氣之海。

元見。元,首也,氣也。見,明顯也。元見名意指穴內的吸熱脹散之氣顯而易見。

氣會。本穴物質為胸堂上部的氣態物彙集而成,故為人之氣會。

心包募。募,募集也。本穴物質為胸部之氣聚集而成,在本穴吸熱後外行於心包經所在的天部層次,為心包經氣血的重要輸送之地,故為心包募穴。

附註:心包經之募穴,八會穴之氣會。

【取穴位置】

前正中線,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穴位解剖】

在胸骨體上,有胸部(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第4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功能主治】

功能:募集心包經氣血。膻中穴有理氣寬胸、清肺化痰、理氣止痛、生津增液作用。

主治:氣喘、噎膈 、胸痛、乳汁少、心悸、心煩、咳嗽。

【穴位配伍】

配定喘、天突,寬胸宣肺降氣,治哮喘、胸痛;

配少澤、乳根、足三里,理氣通乳,治乳汁過少;

配心俞、內關、理氣通絡寧心,治心絞痛;

配中脘,氣海,降氣和胃,治嘔吐;

配百會、氣海,益氣昇陽,治氣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心絞痛、冠心病、胸膜炎、肋間神經痛、乳腺炎等。

⊙版權聲明:內容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的精彩文章:

曲泉穴:除濕降濁、清利濕熱,通調下焦
中脘穴: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TAG: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