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論井陘之戰

論井陘之戰


論井陘之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公元前204年,趙將陳余站在井陘關上向遠處眺望,只見一波不滿3萬人的軍隊緩緩向前駛來、在背靠著河的岸邊上展開了陣型,這些敵軍看起來動作十分的懶散、未像是久經戰陣的老兵。然而就是這麼一群烏合之眾,在不久之後讓陳余和他身後的20萬趙軍吃盡了苦頭!



論井陘之戰

很多人可能並沒有聽說過「井陘之戰」,但一提起「背水之戰」肯定就耳熟了。它是兵仙韓信的「成名之戰」,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自從「彭城之戰」後劉邦在戰場上就節節敗退,為了挽回不利於自己的形勢,便命韓信、張耳率領部分漢軍北伐以試圖開闢「楚漢第二戰場」。韓信不辱使命,一舉攻克魏國、代國,隨即便揮師伐趙,「漢趙·井陘之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論井陘之戰

井陘關位於今河北省石家莊市的井陘縣,是當時趙國的一處要塞、一旦失守則會威脅到首都的安全,因而趙王歇極其重視此次作戰,一下子便派出了趙國幾乎全部兵力——20萬來把守關口,光聽這個數字就夠嚇人的了。而漢軍呢,韓信在定魏破代後不久精兵就全部被劉邦調走,只給留下了3萬還未經嚴格訓練、未曾上過戰場的新軍……

論井陘之戰

韓信明白:一旦戰敗自己也會被俘虜,當然這還是小事,更重要的是會名聲掃地、今生今世也不會再有抬頭的日子了。而如果戰勝則不然,自己的命運便會因此而改變、「胯下之辱」也會相應成為後世美談!所以,他只能贏,不能輸!但3萬弱卒新旅,如何打得過敵軍20萬訓練過的精兵呢?

論井陘之戰

兩軍不光是兵力懸殊,就連實力也十分的懸殊。20萬人就是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你,因而要想打贏此戰,真的是要比登天還難。不過韓信終究是韓信,在一夜之間便想岀了破敵良策。第二天一早,便曉諭全軍:「今天打敗趙軍後大夥再一起吃飯。」士兵們一聽,心想:「好啊,你今天要是能全身而退就是萬幸了,還搞什麼『滅此朝食』?這不開玩笑么?」此時此刻,從上到下、幾乎沒有一個人會相信韓信能夠打贏此戰……

戰爭伊始,便出現了我們開頭的那一段畫面。陳余及其身後的20萬趙軍在看後臉上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心中默想:「自覺退路,這不省的我們去追了嗎?」仗還沒開始打,他們便認定了敵軍會輸,於是棄險不守、主動出關迎擊。兩軍剛一接觸不久、漢軍就節節敗退,甚至連糧草輜重都顧不上拿了,趙軍本就打心眼裡瞧不起這幫烏合之眾,在此情此景下就更顯得高傲了。錢多、人傻,趙軍全體邊撿邊追,由於兵力上的巨大優勢,一直將漢軍逼到了大河的岸邊。

趙將陳余頓時笑了,殊不知其死期將至!

論井陘之戰

這前前後後實際上都不過是韓信自導自演的一齣戲,這叫「佯裝敗北」。此時的趙軍正得意忘形呢,不料漢軍與之前已經背水列好陣的軍隊會合後,頓時間士氣大振!縱使你是虎狼之師,一時間也無法攻克。這一瞬間,相同的一幕再度上演:三年前,項羽曾破釜沉舟在巨鹿以5萬的極少兵力擊潰秦軍40萬。如今韓信不過是再次效法其戰術並加以靈活運用。不過,時移勢遷,如果僅憑模仿取勝,那麼他韓信也就算不上「兵仙」了,最終的制勝之道還在於「出奇」!

正當兩軍混戰得難解難分之時,只見一名趙國士兵在不經意間回頭一望後,發出了失聲慘叫,這就引得一撮士兵、一群士兵乃至於說是全體士兵回頭觀望。他們觀望後的表情木訥、動作遲緩,瞬間由一群兇狠的野狼變成了溫順的綿羊。一部分士兵在愣了一陣後、器械脫逃,而絕大部分士兵則是舉械投降了。此時的主將陳余還沒有搞明白事情是怎麼回事呢,軍心早已渙散。而軍心渙散,帶來的則是毀滅性的打擊。「攻守易勢」往往就在這麼一瞬間!

論井陘之戰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韓信在前一天晚上便秘密吩咐了手下的2000名輕騎兵:「等第二天趙軍窮追我們時,你們就趁勢攻佔井陘關要塞,將上面的旗幟全部換成是我們的。」韓信的機智至此盡顯無遺!「旗幟」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一個軍隊的凝聚力,如果旗幟不在勢必會引發全軍上下軍心不穩。趙軍也正是在看到旗幟被調換後,所以才在一瞬間失去了原有的鬥智,當然他們還覺得「我們的旗幟沒了,說不準漢軍大軍早已攻入壁壘,趙王也早就身首異處了。」那麼,他韓信又是如何料到趙軍會傾巢而出的呢?

趙將陳余是個有勇有謀的人,在他的身邊還有一位楚漢時期的著名謀士——李左車。李左車在交戰前就曾勸過:「如今敵軍遠道而來,『千里饋糧,士有飢色。』請將軍撥給屬下3萬人,讓我去截斷漢軍輜重糧草,到時候再與將軍前後夾擊,勢必能一舉擊潰之。」(「截糧」被後世曹操靈活運用為「燒糧」,在官渡之戰中成功擊潰袁紹軍)。但陳余認為自己的實力足夠強,而且其一貫主張「仁義之師」,故而否決了其建議。韓信在獲知了這個消息後大喜過望,於是斷定只要稍微一示弱,陳余必定會沉不住氣的一股腦追擊!

「自大輕敵」、「不能納諫」是趙國最終覆軍殺將的主要原因,韓信一舉擊敗了近7倍於己方的敵軍、從而登上了人生的巔峰,井陘關這個不起眼不知名的小地方也因之成功而成名!那麼,韓信在此戰中運用了哪幾招才取勝的呢?

論井陘之戰

  1. 佯裝敗北、示敵以弱。面對如狼似虎且數倍於己的敵人,要想以弱勝強,萬年不變的一招就是「示弱」。韓信讓軍隊拋棄輜重假裝敗退,從而造成一種「丟盔棄甲、潰不成軍」的假象以吸引敵軍出巢。而兵法所謂「佯北勿從」,陳余卻不明其中要害。
  2. 背水列陣、置之死地。戰後仍有不少將士會問韓信為何背水而列陣?其實咱們一開頭就提到過:劉邦抽走了韓信的精兵,只留給了3萬未經訓練的新軍。既然是新軍,「貪生怕死」之心就會比老軍更加濃烈,故而韓信採取此招為的就是可以使新軍「堅戰」。正是兵法上所謂「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圍地則謀,死地則戰」是也!
  3. 易敵之幟、調虎離山。如果說前兩招還有些老套且有模仿嫌疑的話,那麼最後這一招就是此戰真真正正的精華所在了。通過「易旗」動搖敵軍軍心取勝,這是韓信首創。此招達到了「兵以正合,以奇勝」的目的,不可謂不高明!

自古會打仗能打仗的將軍從不會因畏於敵軍兵力之眾、人數之強而怯場,「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而之所以會打敗仗,百分之九十的原因都是因為「大意輕敵」及「用計不當」所致。當然也不排除兩軍實力太過懸殊、即便是用謀也無法取勝的情況,兵法有云:「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這就歸結到剩下的百分之十里了。


感謝大家的閱讀,有喜歡筆者文章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今後盡量保證一周一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