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看到網癮背後孩子的心理需求,你的孩子也能逆襲成功

看到網癮背後孩子的心理需求,你的孩子也能逆襲成功

「孩子如果在家裡得到了溫暖,有了歸屬感;如果在學校融入集體,有多種興趣愛好和充實的課餘生活,他就不會迷戀網路。戒除網癮,功夫在網外。」作為全國資深的家庭教育專家,每每家有網癮孩子的父母前來諮詢,賈容韜都讓其先做足「網外的功夫」,正如他的新書的書名《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在近日舉行的新書發布會上,首屆全國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賈容韜講述了自己如何讓沉迷網遊、打架鬥毆、差點被開除的兒子賈語凡逆襲成功的故事。

看到網癮背後孩子的心理需求,你的孩子也能逆襲成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孩子不良行為背後是愛的缺失

賈語凡上高中時,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問題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與老師關係緊張;初二至高一階段,迷戀網路遊戲,還經常到校外打架,多次被學校處分……

賈容韜說:「換作以前,孩子與人打架,我一定會狠狠地修理他;孩子沉迷網遊,我往往是沒收手機、斷網,將孩子關在家裡,結果卻是孩子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愈演愈烈。通過大量閱讀教育書籍後,我漸漸明白,網癮是孩子對錯誤家教方式的一種抗爭手段,網癮的背後是孩子渴望被認可、追求成就感的非理性選擇,是孩子長期精神壓抑後的心理宣洩。」

於是,賈容韜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以退為進,以柔克剛。一方面讓賈語凡放手玩,弱化對網路遊戲的興趣;另一方面給他理解、尊重和信任,通過和他不斷溝通,走進其內心世界。隨著現實生活吸引力的不斷增強,虛擬世界的誘惑力不斷減弱,賈語凡逐漸走出網路遊戲,開始對學業、閱讀、朋友感興趣,生活回到正軌。

「在孩子積蓄成長力量的童年期,我整日忙於事業,疏忽了對孩子的情感關愛和精神支持。」賈容韜曾經疏於陪伴孩子,發現問題非打即罵,使孩子走向自我封閉、網路成癮。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和教育方式後,他看到了孩子的改變,用健康的、科學的父母之愛讓孩子煥發了活力。

在賈容韜看來,父母的改變要發自內心,而不是嘴上說說。真改變還是假改變,孩子看得一清二楚。「孩子感到了我的真誠和開明,對抗情緒因此消失得無影無蹤。親子之間和諧了,孩子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了。」

孩子的成長源於父母的真正改變

賈容韜的真改變,其實源於切身之痛。一次,他偶然看到賈語凡的日記,其中寫道:「今天我在學校丟了衣服,遭到爸爸一頓訓斥。這是初三開學以來,爸爸對我的第七次語言暴力。因為你是爸爸,就可以為所欲為嗎?就可以任意傷害孩子嗎?如果是這樣,我寧願自己是孤兒。」這段文字促使他深刻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開始真正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為。

賈容韜試著和孩子打乒乓球、玩籃球,並不斷閱讀各種教育書籍,甚至在陪讀期間給自己列出「五個一工程」,即每天要求自己做好五件事:每天閱讀50頁左右、3萬字以上的書籍;思考一個有關孩子成長方面的問題;寫一篇家教隨筆、讀書感悟;對孩子說一句有含金量的話;每日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考評。他還把自己要改的壞習慣和培養的好習慣列成一個表,掛在案頭,不斷在腦海中強化。

慢慢地,賈語凡感受到了爸爸的進步和人格力量,感受到了父親對自己的信任和支持。這種濃濃的父愛開始幫助孩子奮起直追,發奮圖強,凝聚為成長的力量。從高二開始,賈語凡不僅逐漸擺脫了網路遊戲,與同學、老師的關係變得融洽,還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努力了一年半左右,學習成績由年級倒數第一、第二,躍居到班上前十名,並於2005年考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父母的真改變,帶給孩子的是成長的質變。來自河北唐山的家長王小剛說書中寫的好像是他家裡的事:「以前,我不是壓制妻子,就是企圖控制孩子,結果是愛人和我形同陌路,孩子見我躲得老遠,孩子迷戀網路,學習一塌糊塗。我心境特差,家裡一團糟。讀了《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我認識到,父母是導致孩子問題的根源,我決心做好孩子的表率。看到我實實在在的改變,一次兒子說了一句令我非常感動的話:『老爸一把年紀了,還在追求進步,我要不努力就太不像話了!』後來,孩子考上了好學校,全家人也生活得幸福滿滿。」

父母要有意識地不斷走出舒適區

「孩子的成長曆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父母不斷走出舒適區,和孩子一起成長。」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王大龍說,家長的成長要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無知的確定性,即想改變自己,想把孩子教育好,但不知道怎麼改變;第二階段是有知的混亂性,即不斷接觸各種知識,但由於缺乏獨立判斷,覺得都對,又好像都不對,不知道選擇什麼、怎麼做;第三階段做批判性的選擇,對各種信息歸納整合;第四個階段做創造性的提升,因為每個家長都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都帶有一些慣常而不自知的教育經驗。在組成一個新的家庭過程中,且有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孩子後,這種教育經驗潛移默化會發生或積極或消極的作用。這就需要父母勤於檢視自身,了解自己、了解孩子、讀懂孩子,給孩子適合的教育。

父母走出舒適區,和孩子一起面對成長中的困難、共同成長,實際上是一種雙贏,是對雙方人生境界的一種提升。賈容韜回憶說:「陪讀期間,兒子和我朝夕相處兩年,我的價值觀、行事方式都對兒子產生了深刻影響。兒子在和別人交談中,常常流露出對我的敬仰。我也找到了自我存在的價值,嘗到了為人父的快樂。現在,我和兒子一起從事家庭教育工作,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呼籲更多的父母改變觀念、提升素質,為孩子的人生領航。」

父母作為孩子的精神導師、成長導師,其道德修養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所散發出來的人格力量是無比強大的,這是眾多與會嘉賓的共識,賈容韜感慨地說:「說到底,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長、自我修行。45歲之前,我是在教育孩子、塑造孩子,但45歲之後,是孩子在教育父母、塑造父母,是孩子在引領我成長。」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貴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月亮與計時器:古老的天文探索
同向而行共育良好家校關係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