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口長城——各地修復明長城樣本
由於位於山西省代縣與山陰縣交界海拔1750米的猴嶺上,白草口長城又名猴嶺長城。白草口長城是山西境內設計最巧妙、構造最精緻、現存包磚最完整的明長城,也是萬里長城最長的一段原汁原味古長城。八達嶺、山海關長城雖然雄偉壯麗,但與白草口長城的原始風貌相比,總是少了幾分神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出大運高速雁門關隧道 (北出口),便可看到蜿蜒向上的長城。沿著高速疾馳而行,接著會經過白草口隧道,白草口關就在隧道上頭。
白草口長城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明內長城,也叫內邊。西起白草口河東,東至新廣武村,全長有五千多米。這段保留至今的長城,為明萬曆33年巡撫都御史李景元所築。白草口關是雁門關的西陘關北塞,新廣武為雁門關的東陘關北塞。
山西境內的長城,承載著太多山西的歷史信息和社會人文信息。著名的長城關隘「外三關」——偏關、寧武關、雁門關也都在山西境內。雁門關由兩關四口組成,東陘關、西陘關互為倚角,又有南口、白草口、廣武口、太和嶺口這四口相聲援,可以說是固若金湯,天下無雙。其中,白草口關是雁門關龐大軍事體系中的關口之一。然而,經過歲月的洗禮,白草口關的長城卻形成了幾處獨特的景觀。因為自然災害損毀形成的「鳳回頭」景觀惟妙惟肖,「月亮門」景觀更是堪稱長城景觀之極品;位於高山絕頂之上的鋸齒形長城更是國內罕見。
據山西省考古所歷史考古研究部主任劉岩介紹,白草口長城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原因是文物保存現狀完好,是全國各地修復、復建明長城的樣本,提供了最真實的實物。「北京八達嶺長城在修復前,文物專家曾專門到白草口關、雁門關等長城遺址考察。」劉岩舉例說。
初冬時節,越往高處走,風就越大。長城依山就險,因坡取勢,山谷隘口和平川地帶多用夯土築成,山地則多用石砌或土石混築。
白草口長城過猴嶺山頂峰,向北循山而下,至山陰新廣武城為磚砌,城外側磚保存好,里側磚已毀掉,上有戍堡、敵樓,下有暗門。白草口長城共有敵台22座,4座較好,敵台門額上各嵌有一石匾,分別刻有 「天山」「雄皋」「控城」「扼扁」字樣,落款均為「萬曆丙午仲秋之吉,巡撫都御史李景元、兵備副使李茂春、左參將陳天爵、管糧通判蒲喜輪立」。
敵樓多數築於長城外側,面寬10米,進深8米,總高15米左右。壯櫓樓建於長城正中,前後兩道門可將長城封閉。靠白草口一段,原垛口、女牆築於石山上,現在已經沒有土牆,唯有磚垛口巍然矗立於奇岩陡峰之巔,十分雄險壯觀。暗門內側可以屯兵,外側就是衝鋒的地段。長城頂部三層城磚鋪面,上面可以騎馬。長城附近建有烽火台、兵營暖屋,只是如今已被毀。
位於高山絕頂之上的一段鋸齒形長城更是國內罕見,向上遠眺,鋸齒單邊指向天際。
長城內外奇險無比,白草口長城有一段最難攀爬的地方,需要手扳牆頭,身貼牆體,一步一步挪過去。所以,長城愛好者、徒步愛好者一定要多加小心。
歷盡滄桑的白草口長城堅強地蜿蜒于山川之間,萬里長城的滄桑神韻和瑰麗壯美呼之欲出,動人心魄。
從白草口長城徒步而下,便可到新舊廣武城一覽古城風姿。
廣武城是明長城山西鎮重要關堡,位於山西省山陰縣境內。廣武堡有新、舊兩座,新城緊傍長城而築,舊城在新城西,居長城之外。廣武舊、新兩城是研究國家軍事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在當地有個說法,「新城不新,舊城不舊」。原來,新廣武城是建在戰國時期的關城遺址上,明代重修;舊城是在遼代所建,比新城晚1000多年,但又比明代重修新城早200多年。
新廣武城位於雁門關北3公里處,是內長城防禦體系內的重要設施。新廣武直接扼守勾注山之咽喉,是鎖鑰中原的北大門和戰略要點。進入古城,城內由瓮城、中城、南瓮城三道防線組成,中城形狀像簸箕,南瓮城呈斗狀,故有 「金斗銀簸箕」之稱,意思是城防堅固。
舊廣武城位於縣城南40公里、雁門關外勾注山下,城外就是漢墓群,是山西省現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城牆上有一株古榆樹,城西南處有兩株古柏樹,均蒼勁茂盛,曆數百年風雨。最為奇特的是,在一株香柏的枝椏處,還寄生著一株枸杞,和諧相擁,融為一體。
舊廣武雄踞關口,南接長城,對峙敵樓,相望烽火台,進可攻退可守,是中國歷史上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發生戰爭的重要據點。
在山陰縣廣武城有一座穿心樓,是明長城重要軍事堡壘。提起它另一個名字 「月亮門」,一定是耳熟能詳。
上世紀60年代,由於穿心樓部分建築坍塌,只留有一面的拱形牆體高高聳立在山脊上,形成了「月亮門」的獨特景觀,也構成了廣武城這段長城的標誌性景觀。
然而,2016年,經過長年風蝕雨侵,砌磚脫落的「月亮門」,遭遇強風自然坍塌。
據山陰縣文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穿心樓坍塌後,當地組織人員連夜冒雨搭建防護架,防風防雨,防止再次發生損壞。隨後,山陰縣邀請長城保護專家進行了實地勘測,制定搶救性保護方案,並很快開始了修繕工作。
按照山西省 《關於公布山西省歷代長城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的通知》的要求,在長城的保護範圍內,不得拆除、改建原有長城遺存,不得添建新建築和進行其他建設工程。因此,負責穿心樓修復的施工單位採取最少干預的原則,利用原有的和從附近村莊回收的兩萬多塊長城磚,採用仿古工藝,對穿心樓的台基和樓體殘跡實施修繕加固。
東眺鳳回頭,北望舊廣武,西瞰白草口,雖然這裡的長城部分牆體已坍塌,但厚重的城磚、寬闊的牆體,足見當年雄風。夕陽西下,陽光返照,可別錯過了這邊塞蒼涼雄渾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