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如何保養?張其成:先分清人體陰陽
原標題:天寒如何保養?張其成:先分清人體陰陽
張其成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
人最希望了解的是自己,人最不容易了解的還是自己。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養生就是「養成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什麼方式才是適合自己的呢?這就需要了解自己,然後才能知道什麼最適合自己,就養生而言,第一步要了解的就是自己的體質。雖然每一個人的體質都不同,但萬事萬物都不離陰陽,人的體質也分陰陽,把握住陰陽就把握住了體質偏性,也就把握住了怎麼養生。
有的人說陰陽太泛了,怎麼把握呢?其實也很簡單,因為陰陽原本是中國的古人在觀察自然現象的過程中發現並總結出來的,中國位於北半球,我們都有一個經驗:山的南邊陽光可以照射得到,山的北邊陽光照不到,這個現象古人也發現了,他們就把南邊向陽的一邊叫做陽,北邊背陽的一邊叫做陰。
後來陰陽的概念逐漸引申到其他方面,把陰陽當成了解釋萬事萬物的一個基本框架,萬事萬物都可以裝到陰陽這個框子裡面去。只要是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劇烈運動的,都屬於陽;只要是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相對靜止的,就都屬於陰。
這樣一來,我們自己判斷自己的體質屬陰還是屬陽就很容易了。
對偏陽性體質的人而言,我們可以歸納出4個偏向性的特點:熱、燥、動、亢。這四點中偏熱是最基本要素,因為陽盛則熱。如果一個人平常的時候,也沒有做什麼事情,也沒有生病的情況下,身體總是熱乎乎的,還容易「上火」,那一般都是偏陽體質。
偏陽性體質的人還怕熱,討厭過夏天,而冬天對他們來說不是那麼難受,喜好喝水,而且喜歡喝冷水。偏陽性體質的人的動作是比較快的,走路急沖沖的,比較好動,性格比較外向。
還有一點就是這種偏陽性體質的人往往比較乾燥,皮膚的水分不夠,因為陽的多了,陰的就少,而水分屬於陰,陽偏多就水分偏少。如果再進一步,陽太多了,就易患陽亢的熱性病,比如大便乾燥、長癤子,容易上火等。
相反,對偏陰性體質的人而言,我們也可以歸納出4個主要的偏向性特點:寒、濕、靜、藏。
這四點中「寒」是最基本的要素,因為陰盛則寒,一個人的陰多了,就會怕冷,這種人冬天的時候就不太好過了,他們討厭冬天而喜歡夏天。這種人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身體的體溫偏低,有的人還會手腳冰涼。這種人不怎麼愛喝水,就算是喝水也是喜歡喝熱水,他們的動作不快,比較和緩,個性比較內向安靜。
如果再進一步,陰太多了,就容易患陰盛類的疾病,比如大便總是稀稀拉拉的不成形,小便清亮而且量偏多,特別怕冷,而且病了之後不太容易好利索,總是纏纏綿綿有點沒去根兒的樣子。
可是,有的人說:我不熱也不寒,不燥也不濕,動作不快不慢,個性不內向也不外向。各方面陰陽都差不多,偏向不明顯。有沒有這種人呢?也是有的,這就是陰陽平和之人,這種人一般都能長壽。
還有的人說:我有一點偏陽性,但是有些特徵沒有,說是陽性體質吧又不那麼明顯。這種人是什麼體質呢?我們叫做「少陽」,就是年少的陽,還沒有那麼厲害的陽。相對應的我們也就有「太陽」,非常厲害、非常明顯的陽。陰這一邊也一樣,陰性體質不那麼明顯的,我們稱之為「少陰」,特別明顯的陰性體質表現的,我們稱之為「太陰」。太陰、少陰、太陽、少陽加上陰陽平和,這不就是五行嗎?所以,陰陽五行是一體的,太陰在五行就是水,少陰在五行就是金,太陽在五行就是火,少陽在五行就是木,陰陽平和就是中央土。
霜降以後,在自然節令來說就是從少陰往太陰走了,自然界的陽氣會越來越弱,陰氣會越來越強,這個時候陽盛應當注意些什麼呢?首先,不管是陽性體質還是陰性體質,都要順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在這個大原則之下結合自己體質特點養生。比如都要開始注意防寒保暖,顧護陽氣,而順應陰氣的增長,都可以開始「秋冬養陰」,這個養陰是指的多補充富含水分的、養形的、養精的東西。
對偏陽性體質的人來說,他們不怕過冬天,他們只需要注意保證休息時間,跟隨陰氣的節律來安排日常活動就可以了,比如「必待日光」,等到太陽出來了再開始活動,太陽休息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休息。而對偏陰性體質的人來說,因為他們特別討厭寒冷的冬天,所以更加需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更加需要注意適當活動肢體、適當補充能量高的食物。
每晚十點
TAG:人生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