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從自卑變得自信,做好這三步至關重要
原標題:想從自卑變得自信,做好這三步至關重要
後台回復書名一鍵免費閱讀:自信力| 超越自卑| 向光生長| 自卑與超越| ……
一位讀者後台留言給我,說自己不知道怎麼奮鬥,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很煩惱。
面對這種問題,我一般都會反問一句:你是不是對自己沒什麼信心,時時刻刻都陷入到自卑的情緒當中?
我得到的回答,通常都是「是的,我很自卑」。
這就是這類朋友的問題所在。
很多自卑的人,往往會陷入到一個負面的循環圈裡面:因為什麼都不會,一無是處,於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感到很自卑;而正因為對自己感到很自卑,於是總覺得學什麼都學不會,反過來印證了自己的一無是處。
對於這些困惑,任何安慰的語言或者我給出的建議,對他們而言都不會起到任何效果。因為他們在這個負面的循環圈裡走得太久了,以致慢慢形成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
就是呆在這個循環圈裡面,儘管時常都覺得自己很沒用,然而一旦讓他走出來,卻會感到異常的擔驚受怕,如同這個世界會把他吞噬一樣。到頭來,他們的潛意識還是覺得呆在圈子裡感到更安全。周而復始,循環往複。
所以聽他們說得最多的話就是:「我知道自己這樣很不好,但就是改變不了」。
是真的改變不了嗎?
讓自己重拾自信,有這麼難嗎?
如何界定你的自卑?
自信和自卑,都是源於你對自我的根本信念。簡單來說,就是你對自己的看法,到底是基於哪種信念之上。
這些底層的核心信念,會直接影響你對自己或外界,是持有積極評價還是消極評價。前者會讓你感到自信,而後者就會讓你感到自卑。
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極端積極或者極端消極的人。我們往往是對某些事情持有積極的態度,對另外一些事情則持有消極的態度。
而一旦這些積極或者消極的態度,成為我們思想底層的信念,那這些信念就會全方位地影響到我們自身的「評價系統」。基於這個「評價系統」,我們對很多事情都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看法。
事物本身並沒有客觀性質的意義,只是我們的「評價系統」賦予這些事物某種意義而已。
例如下雨。
如果你想出外踢足球,突然間傾盆大雨,你的心情肯定會受到影響,因為下雨影響到你無法踢球,這很正常,並不足以說明你就是一個悲觀的人。
可是你並沒有出外的任務,而且也會一直留在室內。這時你看到天空下起大雨,卻竟然會心生悲憐,產生某種負面的情緒反應,那你的「評價系統」,很明顯就是偏悲觀了。
也就是說,自卑的人,其核心信念導致他對外界持有負面的「評價系統」,當這個系統不斷跟自身生活的事情聯繫在一起,那麼這個閉合的負面循環圈就因此而形成了。
於是造就了很多行為習慣上,都偏向消極的狀態:
? 對很多事往往都有心無力,總是覺得自己再努力也做不成
? 對自己的評價習慣性悲觀,不是自我懷疑,就是自我厭惡
? 情緒一直無法振作起來,好像怎麼自我激勵,都表現不出熱血的感覺
? 好像永遠都會感到疲憊,想做點什麼總是無法提起精神
? 遇事習慣逃避和退縮,不太敢表達自己的意見,說話閃閃爍爍
? 對別人的目光和評價很敏感,總擔心自己會被他人鄙視和針對
? 很難跟別人建立親密關係,好像隔著一道牆似的,誰都無法信任
? 有時候會表現出高傲的姿態,生怕別人看穿自己的弱小和偽裝
總之,自卑的人,他的心思都比較脆弱敏感,肩上好像有種無形的重物壓在他身上,很在乎別人的看法,於是無法自如地表現自己,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個性。
自信的人之所以自信,不是他天生體內就攜帶著這種因子,而是因為他從與周圍環境的互動當中,建立起一個相對比較穩固的「評價系統」。他知道自己擅長什麼,能夠做什麼,無法做什麼,更不會為不能做的什麼而感到傷心。
相反,自卑的人,對此並沒有清楚的認知,一切都簡單地歸結為自己「沒有能力」。這就是核心負面信念塑造的不同「評價系統」。
那這些負面信念,到底如何形成的呢?
是什麼讓你如此不自信?
想要擺脫自卑,重拾自信,首先就要弄懂自己的自卑到底從何而來。把原因搞清楚後,才能夠針對性地解決這個問題。
而負面信念的形成,不外乎三個原因:
成長過程中獲得負面反饋
孩童時期,對於自我信念的行程,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如果在這段時間,個人獲得太多外界的負面反饋,那負面的信念,就會慢慢由此形成。
所以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的鼓勵是你能否建立自信的重要因素。假如你做任何事情,父母都用否定的口吻跟你說話,別人考80分獲得讚美,你考了99分還受到批評,那在這種互動的反饋當中,一旦你無法收穫到預期的積極信息,相反還獲得消極的情緒,於是你的大腦,就會形成一種「努力」等於「不好」的評價感覺。
當這種負面反饋如同「家常便飯」般出現在你的生活當中,這種感覺就會變成你的底層信念。長大之後,你面對任何事情時,下意識都會湧現出這個不好的感覺;而你需要比其他人花費更多的力氣,才能夠克服這種感覺對自己的影響,把自己的正常能力發揮出來。
不管你在小時候,由於生理缺陷或者某些行為舉止,而遭到家人或朋友的指責和嘲笑,這些反饋有意無意地損害到你的自尊,長此以往形成了一個負面的「評價系統」,你就會覺得自己很沒用,想做什麼事都做不成。
無法達到圈子內的默認標準
不合理的比較,也是導致我們自卑的「導火線」。
合理的比較讓人進步,但不合理的比較就會讓人陷入萬劫不復的悲觀當中,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永遠都是最沒用的那個。
什麼是不合理的比較?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力係數的前提下,跟一些能力係數比自己高的人比較,這就是不合理。
周杰倫喜歡打籃球,讓他站在喬丹面前,他會自卑到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一點價值都沒有嗎?當然不會。因為他很清楚自己在籃球方面的能力係數,一輩子都達不到喬丹的高度。但在音樂方面的能力係數,也許就比喬丹高。假如他不清楚自己的能力係數,貿貿然跟喬丹這種圈子的技能標準去比較籃球,他肯定自卑到無地自容。
自卑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係數到底有多高,不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受挫,就是低估自己的價值而缺失信心。
更嚴重的是,連自己到底有什麼能力都不知道。這樣一旦跟更厲害的人在一起,覺得自己無法達到外界要求的標準,有什麼理由不自卑?
無法擺脫消極的自我限制
俗話說:「知恥而後勇」。
一個自卑的人,當明白到自己的不足之後,更應該調整心態,重新振作,努力去補強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然而,很多自卑的人,往往即使「知恥」也不會「後勇」,因為他們依然在心裡默默期盼,別人會「大發慈悲」地主動讚美他們,欣賞他們。
正如一個條件不是那麼好的男生,遇到喜歡的女生,想的不是怎麼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吸引女生的注意,而是去想,對方什麼時候會無意中看上了他,對他產生好感。一旦期望落空,又會繼續陷入自卑的情緒當中,負面的循環圈就是如此限制了自己。
想要擺脫這種沒意義的自我限制,必須找出一個缺口,讓自己鑽進去。當這個缺口越來越大,你能夠通過這個缺口衝破這個循環圈,你就能夠朝著自信的姿態邁進一步。
所以你知道自己的能力係數不夠高這沒什麼,但假如你知道自己的能力係數不夠高後,依然不採取相應的行動去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這就有很大問題了。
那具體應該要怎麼做呢?
通過這三步去做就行:先行動,再心態,後調整。
1
用微小的行動積累成就感
自卑的人,往往沒有積累足夠的成就感,所以才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假如能夠不斷完成一些細小的挑戰,這些挑戰積累下來的成就感,就會慢慢改變他們的自我「評價系統」。
問題是,行動對於自卑的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他們不敢挑戰自己,也不知道用什麼事情去挑戰自己。
我曾經看過一個網上節目,一個自卑的女生想要讓自己變得更自信,心理學家讓她每天跟一個陌生人打招呼,說一兩句話,持續一個月。一個月後,女生對於與人接觸這些事慢慢不會有那麼多的抗拒感,開始習慣跟別人聊天的感覺。這就是讓自己積累成就感的變化。
如果你真的希望消除自卑,以下這份行動「清單」,你必須要選擇一樣去做,堅持一個月:
? 每天跟接觸到的人說上一兩句話,無論是打招呼還是寒暄問好,主動示意
? 每天朗讀書中任意一段你覺得有意思的段落,每次朗讀十五分鐘,直到自己脫口而出
? 每天唱一首喜歡的歌曲,不管自己唱得怎樣,盡量投入情緒去把這首歌唱得熟練
? 每天故意麻煩身邊的朋友,設想一個對方感興趣的問題,然後假意去諮詢對方
? 每天學習一個知識點,一本書有無數個知識點,每天用本子編號記錄,積少成多
? 每天雙手緊握拳頭的跟自己說一句「我一定能克服這個缺點」,說十遍才算完成
這些小事情,看似很簡單,但如果你能夠堅持去做一個月,你就能夠做到別人做不了的事情。久而久之,你不但獲得能力的提升,而且自信心也會在無形中得到增強。
這些都是非常具體的事情,不用你自己設定,你也不用去思考這樣做有什麼意義。還記得我面前說的嗎?意義是自己賦予的,直接做,就是了。
用行動改變思維,而不是想好了再去做。
2
建立一個平常心的心態
自卑的人,心思比較謹慎和敏感,別人隨意的一個眼神一句話,就能夠「撩撥」到他的心弦,讓他渾身不舒服。
當然,平常心不是說做就能夠做到,這需要時間成本的投入。而投入方式,就是當你遇到某些你認為對你不好的事情時,你要針對這件事做一個「理性思考」的步驟。
很多自卑的人,容易受到他人舉動的影響,就是因為他們無法理性地看待這些舉動,總是賦予這些舉動太多不客觀的意義。
所以當「壞事」出現在你面前時,你要放下情緒的影響,立刻問自己三個問題:
1,這件事是否針對你而來?
2,如果是,這番針對是否客觀?如果不是,這番針對背後是什麼原因?
3,我能夠找出除我以外的其他原因去解釋這件事嗎?
例如你的頭髮明明是黑色,突然有一個人語氣挑釁地看著你說:「把頭髮染成這種綠色,你也夠大膽了」。既然看著你說,當然這番話是針對你而來了。
可是你明明知道自己的頭髮是黑色,對方這種評價根本不客觀,他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排除自己是自己的問題,只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那就是這個人是腦子有問題,他在胡說八道。
有了這個理性思考的過程,你用得著還經常想著這事而悶悶不樂嗎?
3
用調整後的新姿態去面對外界
完成上面兩步之後,接下來,你就需要從內到外地調整自己,建立一個新的姿態,重新去面對外界了。
也就是說,你一定要拋棄舊有的形式方式,不用重複自己固有的做法,否則你這個負面的循環圈,只會一直走不出來。
而用新的姿態去面對外界,就是讓你走出這個循環圈的突破口,你一定要在這個突破口逗留得足夠久,才能夠讓自己脫胎換骨。
所以,無論你身上還有多少個缺點仍然沒有克服,你也要擁抱自己,喜歡自己。用正確的比較系統去評價自己的能力係數,也要用正向的信念去建立你的「評價系統」。
一旦某些事情讓你產生否定自己的衝動,你就要立刻打住,想一想有什麼辦法可以彌補、改善和提高,而不是一味的抱怨。記住自己當下的新角色和新姿態,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繼續「重蹈覆轍」,走老路。
而這個新姿態,你必須要做到以下這些行為:
? 多說積極的語言,不要對中立的事情賦予太多消極的意義
? 多與積極的人相處,感到他們的處世態度,學習他們的行為方式
? 學會積極去思考事情,從抱怨問題發生,變成思考問題解決
? 敢於試錯,不害怕失敗,樂意從挑戰當中吸收成長的經驗
? 不要等等再說,能夠解決的問題就立刻行動解決,想到就去做
? 經常肯定自我,懂得如何自我激勵,能夠正視缺點而去改正
簡而言之,運用正確的「評價系統」去看待自己和外界,然後找到自己的能力所在,提高自己的能力係數,從這些能力當中培養出自己的處世價值,然後用這個新的姿態去面對人生,你的自信就渾然天成了。
本文作者NIPer,轉自公眾號陳慕妤(ID:chanmuyu)。歡迎下載網易蝸牛讀書app或使用公眾號搜索功能閱讀更多圖書。
- END -
○
○
TAG:網易蝸牛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