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物流方案亮相進博會:冷藏集裝箱物聯網、自動集裝箱碼頭

中國物流方案亮相進博會:冷藏集裝箱物聯網、自動集裝箱碼頭

11月8日在進博會上舉行的2018全球貿易與國際物流高峰論壇,對進博會帶給物流的機遇和正在發生的變局進行了探討,並試圖給出中國方案。

進博會將讓進出口更為平衡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楊洪義在論壇上提出,進博會將給現代交通運輸和物流的創新發展帶來了機遇。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黃有方則認為,除了巨大的商機,進博會還會倒逼國內提升在港口、航運、口岸等方面的服務質量和效率。

在進博會期間,上海臨港集團與中國檢驗認證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臨港海外澤布魯日現代產業園與比利時Aprojects、荷蘭EUROTOWN供應鏈、上海嬰佳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或訂單,預計未來可拉動的貿易價值將超過20億歐元。

此次簽署協議和訂單的貿易範圍涵蓋了跨境電商、進口優質消費品等多個領域。同時,澤布魯日現代產業園還在洽談汽車貿易,以及協調推進與比利時肉類協會的貿易往來,將在符合國際安全監管的前提下,把歐洲優質的肉類加工品出口到中國消費市場。

澤布魯日現代產業園位於西歐的重要海上門戶——比利時澤布魯日港。作為該產業園的主要投資方,臨港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上海臨港海外發展(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菁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一產業園正在通過加強與洋山自貿區、臨港國際物流園區、上海南港的互聯互通,建設中歐一站式貿易便利化服務平台。該平台致力於整合貿易客商的物流對接資源,幫助中歐貿易商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提供不斷優化的跨境貿易一站式、菜單式的解決方案。

據楊菁說,目前該產業園已經拿到了土地特許經營,預計明年初開工建設,2020年可以正式投入運營。

黃有方在論壇上表示,進口博覽會還將促進我國進出口的平衡,從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進出口的不平衡,實際上給航運界業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出去的時候裝得滿滿的,回來的時候卻有很多是空箱。」他說,相信進博會將改善這種不平衡,與此同時,先進技術的引入也將促進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改善。

中國物流方案技術滿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微在上述論壇上分析了全球物流的新格局和變化。

首先,全球的貿易重心正在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加快轉移。目前全球貿易重心主要集中在以中國等金磚五國為核心的發展中國家。這將同時帶來全球物流格局的巨大變化。據聯合國貿發會統計,如今全球55%以上的海運的貨運量主要是在發展中國家的港口進行裝卸。

其次,全球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正在加快推進。特別是在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之後,全球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進入了新一輪的高潮。就在上個月,歐盟委員會專門發表了歐亞大陸互聯互通的倡議,跟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也有很多發展中國家正在提出自己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計劃,比如哈薩克的「光明大道」計劃以及印度尼西亞的「海洋強國戰略」。這將重塑全球的物流地理格局。

第三,全球正在興起新一輪的技術革命,交通、信息、能源等新興技術,不僅帶來了新興的製造產業,而且也在推動新的貿易方式的發展。比如跨境電商就已經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貿易方式。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還會給整個物流體系的運行、管理和服務,帶來新的商業模式、運營體系和基礎設施。

第四,全球的消費升級和消費市場的重塑也對全球物流體系的調整至關重要。正在召開的進博會就是應對全球消費格局變化的重大舉措,也是貿易方式的重要創新。

黃有方認為,中國的物流模式應該受到世界關注,而中國也有責任為全球提供中國的物流方案。「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技術型貿易措施,技術型貿易措施的質量和水平,將會給今後的全球貿易和國際物流帶來很大的影響。」他說,相關研究顯示,技術型貿易措施將會影響70%的全球貿易。

在論壇的現場,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和上海海事大學、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振華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來發布了4項科研成果,被歸納為全球貿易與國際物流中國方案的成果發布,包括已實現商業應用的冷藏集裝箱物聯網、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關鍵技術以及自由貿易區建設的中國方案等等。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與西安市人民政府還就共同主辦國際物流類大型會展活動達成合作備忘。

黃有方還建議,應該高度重視國際物流和貿易人才。當前國際化的物流人才仍然存在較大缺口,進博會將為上海乃至全球集聚全球化的物流管理人才提供良好的機會。

重視物流創新和開放

據楊洪義稱,在國際物流集輸運體系建設方面,我國已經有43個港口建成了集輸運鐵路,一半左右的重要港口接入公路網,集裝箱近年來均保持10%以上;中歐班列運行線路道路57條,2017年累計開行2489列,同比增長121%,並已成為國際知名的物流品牌,是交通運輸行業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抓手。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上述論壇上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物流領域的改革創新和開放合作。「十二五」以來,我國為物流大通道節點和重要的口岸城市投資補助了180餘個貨運樞紐,並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以增加物流供給和有效服務。2017年全社會貨運量達到479億噸,快遞業務量超過4千億件,連續4年穩居世界第一。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

在貨運效率上,我國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組織開展了無車乘運、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等為代表的試點、示範工程,帶動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達10%~15%。

在物流新業態上,我國則積極實施互聯網+高效物流戰略,加快促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與物流運輸的融合,大力發展無車乘用人、車貨匹配、智能配送等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加快實施「走出去」步伐的過程中,著力把中歐班列打造成了聯通歐亞的新名片。截至今年8月,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突破1萬列,覆蓋國內48個城市,通達歐洲14個國家43個城市,是構築歐亞貿易新格局的有效載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董明珠談專利創新:格力研發隊伍6年翻6倍
8年8次訪華!他拯救了底特律,認為「中國作用不可或缺」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