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圖說1951年蘇聯和波蘭的領土互換,雙方交換了面積相等的土地

圖說1951年蘇聯和波蘭的領土互換,雙方交換了面積相等的土地

二戰後波蘭疆域經歷了較大規模的調整,相較於戰前,其界線整體向西移動兩百多公里。其中西部以尼斯河和奧得河為界,東部則以寇松線為準(寇松線是1920年蘇波戰爭停火線)。這使得波蘭獲得了原屬德國的西里西亞和波美拉尼亞,但卻失去了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等地,而且相較於二戰前的版圖,波蘭仍損失了約7.6萬平方公里土地。此後波蘭疆域基本保持穩定,只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有過一次微小的變動,即波蘭與蘇聯進行了一次領土互換。

圖說1951年蘇聯和波蘭的領土互換,雙方交換了面積相等的土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波蘭和蘇聯的領土互換髮生在1951年。當年的2月15日,波蘭共和國代表亞歷山大·薩瓦茨基和蘇聯外長安德烈·維辛斯基在莫斯科簽署邊界調整協議。雙方相互交換等量的土地,均為480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崇明島面積的38%),蘇聯以桑河上游以東地區換取了波蘭的布格河上游以西地區(以切爾沃諾格勒為中心),那麼蘇波之間互換領土的原因是什麼呢?

按照官方的說法此次領土互換是在波蘭的倡議下進行的,因為缺乏油氣資源的波蘭想要獲得桑河上游以東地區富含石油的沉積層,所以向蘇聯提出了互換領土的建議。然而事實上,蘇聯對原屬波蘭的布格河上游以西地區更加感興趣,可以說蘇聯才是此次邊界調整的真正主導者。而蘇聯對布格河上游情有獨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自然資源,二是區位優勢。

圖說1951年蘇聯和波蘭的領土互換,雙方交換了面積相等的土地

布格河上游以西地區在二戰以前就被探測出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而蘇聯在換得該地區後,八年時間內就在當地接連建造了四座大中型煤礦,年均開採總量高達1500萬噸(1952年的中國原煤產量為6600萬噸)。而區位優勢方面則體現在布格河上游地區擁有一座交通樞紐城市(即切爾沃諾格勒)和一條鐵路幹線。這條鐵路幹線一端連接著蘇聯西部重要的工業和文化教育中心利沃夫,另一段則向北一直延伸到科韋利、布列斯特等地。根據換地協議,被交換土地上的一切不動產,如基礎設施、房屋、農場和鐵路等均需自動轉讓給新的所有者。這使得從利沃夫到布列斯特地區的邊境鐵路線完全處在了蘇聯的控制之下。

圖說1951年蘇聯和波蘭的領土互換,雙方交換了面積相等的土地

總體來說,蘇聯在此次領土互換中的獲益更大。波蘭換得的土地大多屬於山地丘陵地帶,那裡不僅工業基礎十分薄弱,而且缺乏可供農業種植的肥沃土壤。但波蘭也並不是一無所獲,其獲得了日產原油85噸的油井以及桑河上游地區相對豐富的水力資源。後來為了開發桑河,波蘭在一個名叫索利納的地方建成了一座大壩,這座大壩長664米,頂寬8.8米,高82米,其在預防洪澇和向周邊輸送電力的同時,亦促成了波蘭最大的人工湖泊,即索利納湖的誕生。現在索利納湖的範圍已經延伸到了1951年時波蘭換得的土地之內。

到了1951年底,蘇聯和波蘭基本完成了領土交換,居住在當地的民眾得到了疏散安置,邊防部隊亦重新部署完畢。至此,蘇波邊界最終成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明號 的精彩文章:

1965年,馬來西亞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將新加坡踢出聯邦,為什麼?
敘利亞和土耳其的水資源爭端,土耳其攔截了幼發拉底河50%的水量

TAG:大明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