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寶貝,媽媽只願比你多活一天

寶貝,媽媽只願比你多活一天

編者按:每個人都渴望完美,可又總是和完美背道而馳。這不是誰的錯,畢竟自私的天性無罪。其實我們只是和完美天涯咫尺,欠缺的只是一個契機。

造就第371位講者戴榕

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理事長

揚愛特殊孩子家長俱樂部董事長

職業經理人

我是一個自閉症孩子的母親。常常會有人問我,常年陪伴自閉症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把這種體驗比喻成一場意料之外的旅行,當你做好準備去嚮往已久的義大利去旅行,夢想著古羅馬競技場、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時,卻被告知航班飛到了荷蘭。

陌生的語言和環境、突如其來的失望和哀嘆,難道就讓這一切征服你自己?

或者換一種心態,荷蘭也有自己的美。優美的鬱金香、荷蘭風車、倫勃朗的名畫,只要睜開眼睛,美就在那裡。

我常常用這來形容自己的心路歷程。從迷茫、絕望到拾起信心,最後找到了希望。

現在,我的孩子已經21歲了,而我,也像經歷了一次新生。


我跌進了黑不見底的深淵

我家孩子不到三歲的時候,被診斷為自閉症。走出診室的一剎那,我忍不住地抱著我的兒子狂哭,我不知道我和他的明天會怎樣。

之後的三個月,我不停地焦慮、痛苦,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無奈。每天早上我的床頭都掉滿了頭髮。

我跟老闆辭職,他說我給你一年時間,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這個位子我會給你留著。

帶著半分迷茫半分希望,我開始學習,參加廣州各種關於自閉症的培訓班,走遍北京和深圳的醫院,還不停地拜訪相同遭遇的前輩家長。


最痛苦的其實是家長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比孩子多活一天。那種痛徹心扉的感受,那份絕望,時刻折磨著我。就算用我的生命去換兒子的健康,我也願意。但這又怎麼可能?

自閉症對我們來說無葯可醫、病因不明,而且伴隨終生。但消極的面對,對孩子,對家庭,都於事無補。積極地面對,反而可能換來一線生機。

我開始面對現實,忘掉痛苦,忘掉悲哀,讓自己非常忙碌起來,去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學習關於自閉症的一切。

慢慢地,我適應下來,一年後我重返了工作崗位。

轉變的契機是我找到了和自己同病相憐的家長朋友們,我們在一起分享陪伴自閉症孩子的經驗、會遇到的困難,我們抱團取暖,互相打氣。

這非常重要,因為和活在自己世界的自閉症孩子相比,家長們承受的心理煎熬才是沒有盡頭,最痛苦的其實是家長,也唯有同病相憐的依偎才能心意互通,重新振作


與不完美的相遇,孕育出完美的人性

我找到了廣州市揚愛特殊孩子家長俱樂部。這裡幫我度過了最黑暗的時光。我不僅拾起了信心,還學會了更好的培養我的孩子,這一切都是來自俱樂部家長朋友們的分享。

醫生建議我的孩子去普通學校,跟普通人相處、學習。我們圈子裡有個詞叫「陣亡」,是指自閉症孩子通常會在讀到三四年級的時候沒法兒在學校待下去。而我的孩子很幸運,不僅讀到了小學六年級,還完成了9年義務教育、職業高中的特教班、啟能班。他現在都可以自己獨立做幾個小菜、送送快遞、洗碗洗衣服、畫畫兒,還學會了使用社區的公共設施、獨立坐公交車去理髮。一個不完美的孩子,他依然可以活得如此精彩。

這都是我在揚愛得到的東西。我們為孩子做評估,派特教助理去學校幫助孩子適應普通的學校生活,我們也向學校的其他孩子、老師呼籲,提倡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的真正的意義在於什麼?就是所有的受教育者都享有高品質的教育。

就這樣,不僅我的孩子順利完成了學業,我們還不斷收到來自學校和其他家長的感謝。因為正是這種融合教育讓班級變得前所未有的包容,普通孩子們也懂得去接納和自己不一樣的特殊孩子,充滿了人性的溫暖。他們說,正是和這樣一群特殊孩子相處的機會,讓自己懂得愛是什麼。

我們和我的孩子一起,破繭化蝶,我們在全國範圍內成立了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還發起了融合中國公益事業,不僅幫助心智障礙者家長走出陰霾,更把特殊人群就業問題、社區養老問題、校園友愛行納入了我們的戰略規劃,受益家庭已經超過20多萬、覆蓋了70多個城市。

我們可以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就如同森林裡有參天大樹,也有灌木叢,都是生命,只是存在形式不同而已。

正是這種由不完美所激發的契機,讓我們團結在一起,把利己和利人人性化地連接起來,每個人都得到了個性化的發展,互相尊重、互相包容。

我想,我們的社會就是因為這樣一點一點一點的變化,不斷向文明邁進。

文字:張少軍

校對:其奇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台,發現創造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激光雷達勘測顯示,瑪雅文明圈的政治經濟先進程度超乎想像
瀕死是一種什麼體驗?科學家發現,迷幻藥可以高度模擬

TAG: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