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型古籍叢書《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出版總結大會召開

大型古籍叢書《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出版總結大會召開

會場 本網記者崔蕊滿/攝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項目是寫入《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綱要》的八個項目之一,是第一批國家「十一五」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項目,也是國家出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是響應國家「文化走出去」戰略的一次重要實踐,也是我國第一次大規模地系統整理海外漢文古籍的文化活動。2018年11月9日上午,《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學術座談暨項目總結會議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等研究機構與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報紙和網站等眾多媒體單位的記者參加了本次座談會。彙集了2000多種稀見文獻的800巨冊文庫圖書在會場展出,標誌著該重大文化項目取得了圓滿成果。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掠影 本網記者崔蕊滿/攝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所收著作為海內外各機構或個人收藏之域外漢籍善本、孤本、稀見本。本叢書收書大致包含三類:一,中國歷史上流失到域外的漢文古籍;二,歷史上域外各國翻刻、整理、注釋的漢文古籍;三,古代域外學人用漢文撰寫的、與中華文化有關的重要著述。主要分正編和叢編兩大部分,以影印整理為主,校勘標點為輔。正編部分按照傳統的四部分類法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以完整文獻為收錄對象;叢編部分以類相叢,以輯錄散佚文獻或特色文獻為宗旨。對於世間珍罕、價值極高的稀見本古籍則加以校勘標點,一般整舊如舊,以單行本發行。每種文獻皆附有提要,為讀者提供按圖索驥之效用。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掠影 本網記者崔蕊滿/攝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自2007年啟動以來,已經持續了十餘年。目前已經出版的有正編第一輯至第五輯共429冊;叢編10個品種共306冊;單行本19個品種共91冊。本文庫所收海外文獻內容豐富,包括宋元珍本、明清佳刻、名稿舊抄以及域外精著,共計2000多種文獻,絕大多數為國內首度出版。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掠影 本網記者崔蕊滿/攝

在編纂《文庫》過程中,學者們發現了清晰的漢籍傳播之路。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朝鮮版漢籍善本萃編》中的朝鮮刊本《聖訓演》為例,該本是極為罕見的版本,作者為明代的龔守愚。此書為儒學著述,但是明代刊本已經不見於人間,僅僅留下這本朝鮮刊本。書上有「宣賜之記」印,說明是李氏朝鮮王室刊刻或收藏之物。又有「養安院藏書印」,養安院是16至17世紀日本名醫曲直瀨正淋的藏書樓名,說明該書曾流入日本。北京大學圖書館除《聖訓演》之外,還藏有《洪武正韻》《格齋庚韻唐賢詩宋賢詩》《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等多部來自養安院的朝鮮本漢籍。19世紀後半葉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漢籍地位式微,大量古本流散書肆,時任駐日公使的李盛鐸、楊守敬等中國士人利用職務之便,大量購買珍貴典籍,其中李氏的收藏大部分歸入北大圖書館,楊氏的收藏也有部分歸入其中。這便是我們看到的上述珍貴典籍的來歷。這些書的內容源自中國,刊刻於朝鮮,曾被日本名士收藏,又回歸至中國,在中、日、韓三國之間,構成了一個清晰的呈現循環態勢的漢籍之路,正說明了東亞諸國之間在文化上存在著漢字、漢籍的基因。《域外漢籍珍本文庫》項目的專家們將這類文獻結集出版,從而將有「書籍循環」特徵的漢籍傳播之路凸顯出來,值得人們關注。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所收錄文獻涉及域外漢籍在古代東亞地區以國別區分的各種類型,將存藏於海外的中國本以及散見於世界各地的朝鮮本、日本本、越南本、琉球本作為整理對象,顯示了域外漢籍在地理分布形態上的完整一環,其歷史意義和文化意義宏大深遠。《域外漢籍珍本文庫》(正編)仿照《四庫全書》的裝潢用料,以綠、紅、藍、灰四種顏色的布料分別對應經、史、子、集四部,不僅古色古香,且寓意非凡,一經面市,便被譽為「海外《四庫全書》」,可謂名實相副。《域外漢籍珍本文庫》與《四庫全書》異曲同工,《四庫全書》以收集整理中國境內所藏或所刻的傳世文獻為宗旨,而《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則以海外所藏和海外所刻的漢文典籍為整理對象。換句話說,《域外漢籍珍本文庫》也構成了一部海外的「四庫全書」。內外兩部「四庫全書」的編纂,使得人們逐步認識漢字典籍的全貌。溝通內外兩部「四庫全書」的典籍傳播之路,我們稱之為「漢籍之路」,也展示了中國古代與周邊國家乃至歐美諸國的緊密頻繁的書籍交流和人文往來,向人們展現出了一幅恢弘的有關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畫卷。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項目由人民出版社與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申請立項,由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主持編纂。項目的編纂與出版受到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領導的高度重視,時任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傑同志擔任「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主任,並反覆核查書目,商議與確定編纂計劃,同時還聘請傅璇琮、林甘泉、白化文、陳高華、陳祖武、安平秋、王秋桂等數十位國內外相關學科的資深專家共襄盛舉。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的編纂將為文化界和學術界提供豐富的文獻資料,讓稀見古籍化身千百,服務學界,服務大眾,以妥善保存民族文化遺產,豐富民族文化內涵,陶鑄民族文化精神,從而強化民族的尊嚴,提升國家的榮譽。同時,《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的編纂出版得到了海內外各界的關注,它以漢籍為紐帶,以文化交流為管道,以文化遺產保護為共識,有助於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消除隔閡、互通有無、加強聯繫、增進友誼。

原標題:重走域外漢籍之路,共鑄海外四庫全書——大型古籍叢書《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出版總結大會召開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何迪雅 排版編輯:何迪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中國與歐洲:成就、挑戰與前景」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在現代文化名人手稿中,魯迅的手稿最為規整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