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土高原上的「天府之國」,為何消失了?

黃土高原上的「天府之國」,為何消失了?

在中國神話故事中,天府原是一個官職,主要掌管人間珍寶。所以,天府之國也是用來形容「珍寶」般的地區,也即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提到天府之國,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四川地區或者成都平原,但是在此之前,還有一個地方被稱為天府之國。

天府之國最早是指八百里秦川——擁有鄭國渠的關中平原。關中即秦中,是指以長安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區,這個地方自古就號稱「陸海」、「天府」。

黃土高原上的「天府之國」,為何消失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渭河用滔滔大浪,把秦嶺山地和黃土高原的沃土源源不斷地運送到關中地區,年復一年的,讓渭河三角洲、涇河三角洲、滻灞三角洲連成一片,誕生了一塊新生的平原——關中平原。

時光如梭,一年一枯榮的黍和粟在此無言生長,多個帝國憑藉平原的豐富資源而崛起,也催動了華夏民族文明的發展。

建議手機橫屏觀看,西安城南秦嶺腳下的廣闊平原

黃土高原上的「天府之國」,為何消失了?

當戰國時期的縱橫家蘇秦誇讚秦國「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時,秦人已經利用關中的千里沃野創造了萬頃良田,為誅滅六國做好了後勤保障準備。

當「漢初三傑之首」張良說出「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的時候,渭河流域已然是中國最富庶的地方。

後來的司馬遷也用數據告訴我們:西漢時的關中面積僅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一,人口有全國的十分之三,卻擁有中國十分之六的財富。

這裡,才是中國名副其實的「天府之國」。而位於秦嶺以南的成都平原,在500年以後才姍姍來遲地登上「天府之國」榮譽榜。

黃土高原上的「天府之國」,為何消失了?

有史料記載,公元前647年,秦國是一個豐收年景,而秦國東面的晉國卻遭遇了饑荒,國內糧倉十有九空,晉惠公只能向已經結為秦晉之好的秦國買糧食。

為了維護兩國關係,秦穆公決定向晉國輸出萬斛糧食(斛是古時候的容積單位,一斛為十斗,一萬斛糧食也就是十萬斗,即150萬斤糧)。

隨後,數百隻大船首尾相接,浩浩蕩蕩沿渭水東進,到達黃河之濱時。船運的糧食又被車載馬拉,運送到汾河漕運,裝船北上直抵晉國都城絳城。

黃土高原上的「天府之國」,為何消失了?

秦國一次向晉國出售如此多的糧食,肯定是在留足了國內所需口糧後才出口的。貯藏如此多糧食的糧倉,自然應該遍布秦國各地,且數量極眾。

後來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後,《商君書》里曾對秦國糧倉有所記錄:「粟如丘山」、「萬石一積」的糧草倉庫隨處可見,咸陽城的糧倉甚至「十萬石一積」,連最初秦孝公因農業生產條件限制而放棄的故都櫟陽,也建有「二萬石一積」的大糧倉。

秦帝國誅滅六國最少需要百萬大軍、10年時間,這該需要多少糧食呢?如果光靠著流經平原的河流,恐怕遠遠不能支撐起秦龐大的野心吧。

黃土高原上的「天府之國」,為何消失了?

渭河北岸廣袤的台塬北高南低,雖然土質肥沃、土地遼闊,卻遠離渭河水源,十年九旱。如果能建起像都江堰一樣的堤壩,將渭河最大支流涇河的水引向東部,與百里之外的北洛河溝通,澆灌渭北廣袤土地,秦國是否就又多了一個巨大糧倉?秦一統全國是否就更有實力呢?

這時候,水利專家鄭國登上了歷史舞台。在他主持下,一條綿延150多公里的水利工程竣工,涇河水從涇陽縣西北瓠口轉身東流,途經涇陽、三原、富平、蒲城,將渭河北岸近4萬公頃乾旱少雨的旱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豐產田——這個水利工程,就是著名的鄭國渠。

黃土高原上的「天府之國」,為何消失了?


鄭國渠修通前,渭北許多地區由於乾旱少雨,土地貧瘠;鄭國渠竣工後,涇河攜帶的大量泥沙不僅增加了土地肥力,還將大量鹽鹼地改造成了穩產豐產的良田。

有資料顯示,鄭國渠灌溉區域內的糧食畝產量,是當時黃河中游地區平均畝產量的6倍多——鄭國渠為秦國消除了後顧之憂。於是,在它建成6年後,秦國首先滅掉了韓國;15年後,秦王吞併6國,得以登上皇帝寶座。

黃土高原上的「天府之國」,為何消失了?

鄭國渠歷經風雨,歷朝歷代又先後在鄭國渠原址上興建過白渠、鄭白渠、豐利渠、王御使渠、廣惠渠和現在的涇惠渠——也就是說,即使過了千年,鄭國當年修渠的方向思路都沒有變,涇河水沿著鄭國渠的指向而澆灌關中北部萬畝良田的功能,也從來沒有改變。

當渭河流域成為天下糧倉時,這些能維持人類生存的食物,也改變了一個又一個帝國的命運,改變了中國大地的政治格局。

黃土高原上的「天府之國」,為何消失了?

堆積如山的糧食養育了大秦帝國,也養育了後來的帝國掘墓人——西漢帝國。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最初不打算定都關中,然而在深謀遠慮的婁敬和張良勸說下,最終將國都移至長安。

張良分析定都關中的優勢時,特彆強調了渭河平原的農業優勢與戰略優勢:關中既有沃野千,又有渭河及黃河運輸便利,天下財貨和貢品供給京師,十分方便。如果諸侯有變,既可沿渭河順流而下征伐,又可保證軍糧供給。

漢武大帝出征匈奴前,他的爺爺漢文帝、父親漢景帝已經為他積攢了大量糧食和錢財,渭河岸邊為貯存官糧所建的太倉、細柳倉、嘉倉等倉廩隨處可見。

見證者司馬遷如此記載:「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有了這麼多糧食和金錢,漢武帝才有了底氣和資本,讓他能夠連續17年向匈奴用兵,最終將匈奴人趕到漠北。

黃土高原上的「天府之國」,為何消失了?

漢代之後的亂世三國,渭河的糧倉沃土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蜀、魏兩國曾以秦嶺渭河為界展開持續爭奪戰,在渭河上游以天水為中心的隴右地區對壘。為了保障軍隊供給,魏將鄧艾與蜀將姜維身披烏衣、手執耒耜,帶領將士開荒屯田,「積穀強兵」。

而到了唐代,大唐帝國在河西道和隴右道的屯田數量也頗為巨大,全國三分之二的屯田都集中在這裡,糧食在田中蓬勃生長。從渭河源頭開始,河兩岸平坦的河川與向陽的坡地上,皆是大片大片的農田……

令人遺憾的是,在安史之亂爆發以後,長安的繁華盛世就不復往昔了。可以說,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也是關中平原繁榮不再的轉折點。

黃土高原上的「天府之國」,為何消失了?

《 舊唐書· 郭子儀傳》記載:「東至鄭、汴,達於 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洛陽四面數百里州縣,皆為丘墟」,可見當時關中平原及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荒涼蕭條。

加之唐末以後,北方氣候由濕潤氣候變為半濕潤氣候,秦嶺森林、黃土高原及北方水資源惡化,就此已不利於農業的發展繁榮,關中人口經濟就此衰落,且在此時黃河的水患問題就已經困擾著整個流域。

西安城牆永寧門

黃土高原上的「天府之國」,為何消失了?

而「不與秦塞通人煙」的成都平原,因為較少受到戰爭的破壞,加上人口的遷入,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期。由此,成都或平原逐漸取代關中,被譽為天府之國。

但關中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以及在眾多朝代都處於政治經濟及軍事中心,其於中華文明的重量是難以估量的,稱其為天府之國也不失為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