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佩孚與曹錕的真實關係:分歧始終相伴,只是未徹底決裂

吳佩孚與曹錕的真實關係:分歧始終相伴,只是未徹底決裂

原標題:吳佩孚與曹錕的真實關係:分歧始終相伴,只是未徹底決裂


在北洋史上,有兩對搭檔最令人稱道,分別是「北洋之虎」段祺瑞和「小扇子」徐樹錚,以及「保定王」曹錕和「玉帥」吳佩孚。關於段、徐兩人之間的關係,徐樹錚死後,段祺瑞對後人有言,每年拜祭也要有徐樹錚的牌位。而曹錕和吳佩孚的關係,似乎也是「始終信任弗渝」。曹錕也確實曾說過「無子玉無以至今日」,甚至在直奉戰爭時對吳有言: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兄弟雖親,不如自己親; 你要怎麼辦,我就怎麼辦。」孫運開也曾有載「自元年起至民國二十七年曹病逝,二人始終維持生死刎頸之交」


其實,李良和周彩玲也認為「吳佩孚的成功與失敗,都與其上司曹錕有密切關係,憑藉吳對曹的絕對忠誠,以及曹對吳的絕對信任,兩人以北洋軍第三鎮一師兵力起家,屢敗強敵,最終得以入主京畿」。馬永祥亦認為吳佩孚早年對曹錕「蕭規曹隨,亦步亦趨」。不過兩人之間的真實關係絕非如此,滌清曹吳之關係,對於看清北洋跌宕起伏的宦海大有見地。曹錕早年隨老頭子的摯友徐世昌經略東北,麾下第三鎮北洋軍駐地為長春,當時吳在吉林駐防,曹錕要用東北地圖,自己親信內竟找不出,只有吳佩孚有,因此吳才保全營長職位,其後調任第三鎮副官,但曹錕仍不喜歡吳,師部會議經常不讓其參加。



但是,轉機發生在民國二年湯薌銘督理湖南。曹錕的第三鎮北洋軍駐防岳州,毛遂自薦的吳佩孚,被湯薌銘點名要收歸帳下,對曹稱吳為了不起的人才,要借任其為旅長。曹錕沒有答應,在民國三年,提拔吳為第三師第六旅旅長,所謂的「受曹錕之特知,保升第三師第六旅旅長」並非如此。民國五年一月, 第三師奉命入川,「先駐纂江,二月調瀘縣納溪作戰」。滇軍遇上頗有「死戰精神」的吳佩孚,旅長陳禮門戰死沙場。此時,曹錕也想在納溪立功,以博封妻蔭子,不想讓部將吳佩孚全占風光,卻因為輕敵被困,幸得吳佩孚率領一千餘人孤軍馳援解圍。吳佩孚得以代理北洋陸軍第三師師長,嘉封三等男爵,晉中將銜。不過戰事結束後,吳並未因勝仗得到優待,還是在曹錕手下當差。


直到民國七年,北洋軍閥武力南征,吳佩孚率領第三師入湘,攻克岳州、繼下長沙、進佔衡陽,這才漸露頭角。民國九年的直皖大戰,直奉聯軍大勝,也是吳佩孚之功。此後吳聲日高,以致處理戰後問題時,曹吳亦有相當分歧。結果是曹錕、張作霖、徐世昌以及靳雲鵬等人坐地分贓,吳佩孚是戰場上的勝利者,在談判桌上則成了失敗者。張作霖也認為「孺子吳佩孚,亦繼張敬堯之後,而畀以湖南督軍可也」。吳佩孚於鄰室聽此語,「以張氏有知人之明,私念他日為我敵者,必為此人無疑」。直奉戰爭的伏筆也自此埋下,曹錕為拉攏奉系軍閥,遂有「曹張聯姻,以圖彌縫直奉兩系之惡感」。更是因為「曹錕左右亦有深妒吳權過大,欲諫而去之者,指責對奉招禍,應予重處,此派以曹銳曹英兄弟為魁」



民國十年,曹錕升任直豫魯巡閱使,吳佩孚以「曹左右漸多妄人,不敢與近,遂以洛陽為駐節練兵之地」。其後,直奉戰爭仍然爆發,不過戰後吳佩孚聲名大噪,曹吳分歧愈大,大有「保洛分家」之勢。曹錕做壽之時,吳景濂等直系軍閥達官顯貴,紛集保定光園祝壽,「吳獨不往,曹及左右銜之益深」。霧裡看花的曹錕,意欲過一把總統的滋味,洞若觀火的吳佩孚,自然授意洛陽系各督軍「直電曹,主張慎重」。但是曹對吳之意見置若罔聞,津保親信緊鑼密鼓地張羅鬧劇,吳憤懣不已,整日「除飲酒之外,喜談四書及八股文」。其處境之困,有非局外人所能想像者,對於曹錕之逆流,「順之則不義,叛之則不忠,勸阻無效,終至無力回天」。待到曹錕鬧劇告成,吳佩孚「頓足嘆息,痛責宵小誤曹」



最終,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曹錕臨時將「大名鎮守使」兼第十五旅旅長孫岳的人馬調入京畿,充當守備力量,把其他所有的軍隊都調出去打仗。臨危受命的吳佩孚,意思是將自己的第三師留守在北京附近,曹對吳說:「我這個位置誰都願意要,軍隊不必駐防了,你也去前方吧。」言下大有對吳不放心之意。前線奮戰的直軍,因為後方倒戈而功敗垂成,其中就有曹錕欽點的孫岳的人馬。結果東山再起的吳佩孚救得曹錕,不過曹仍想複位,吳佩孚對來當說客的王坦說: 「三爺這人你不是不清楚,在前台他是唱不好的,我看還是請他在後台獃獃吧。等我把大局奠定,咱們再商量。」一輩子沒想過犯上的吳佩孚,忠上的思想,使之與曹並未徹底決裂,不過也鑄就了一生的禁錮,以至於難逃宿命。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菜根譚》、《吳佩孚的一生》、《論曹錕與吳佩孚之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