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鄭捷:法乳深恩難相報——感懷南師給我的教化

鄭捷:法乳深恩難相報——感懷南師給我的教化

本文作者鄭捷先生,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景觀)總建築師,人文景觀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建築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獲獎作品有:杭州西湖三台夢跡景區設計(暨江南會景觀改造設計),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一期工程十大人文景點設計,紹興會稽山旅遊度假區禹陵村改造設計,杭州靈隱景區法雲古村改造設計(暨杭州法雲安縵酒店建築與景觀設計),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二期工程——公園游賞區及藝術家村落設計,杭州中國刀剪、傘博物館建築及景觀設計,杭州拱宸橋橋西歷史街區改造設計,杭州餘杭區塘棲水北歷史街區御碑公園設計,浙江舟山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分院景觀設計,浙江溫泉湖國際度假旅遊區溫泉休閑區景觀設計等。

作者授權南懷瑾學術研究會、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發表,轉載請註明出處。

法乳深恩

——感懷南師我的教化

文/鄭捷

敬愛的南師已經遠行數年了。近年來,眾多門生弟子用各種方式一直都在懷念他、紀念他;不同地方不同的社會人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他、讚歎他。

於我而言,我從來沒有真正接近過南師,也永遠不會真正離他很遠。

家裡南師的舊書還是經常會拿在手裡翻閱,南師的新書總是第一時間被補充進書架;

曾經的太湖大學堂是心中的聖地,今天依然是心中的存在。

自從1994年拿起南師的書,在我心中,就再也沒有放下過。

我曾經反覆依稀揣摸著他一生的行履,試圖以此來描摹自己的人生旅程;

我一直執著地仰望著他的身影,希望藉此來刻畫自己的生命。

南師的身影何其高大,與我差別何止雲泥!可我依然執著不舍。

是南師塑造了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在我看來,

是南師,讓我對生命有了自己的認知;

是南師,使我身心得以稍作安頓、精神能有些許寄託;

是南師,給我打開認知民族文化傳統的大門,令我有所認識並堅定信念;

也是南師,為我走到今天的人生軌跡,帶來一些屬於自己特有的光色。

遙想當年從學校出來走入社會,自己一無所長、無所依靠,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眾多困惑迷茫,如何安身立命恐怕是最重要的的問題。工作幾年後不久,就接觸到南師的著作,陸續讀了幾本早年進入大陸的南師的書籍,頓感化飢解渴;加上練性乾先生的《我讀南懷瑾》,讓我困惑於社會經濟迅猛發展而無所適從以致不安起來的內心慢慢平復下來,將注意力和精力放回到一邊沉心做好自己的專業工作,一邊在南師的著作中追尋古人如何做學問、如何對待生死及如何認識與把握生命真諦等問題上來。

通過多年持續地閱讀南師著作,以我淺薄的眼光和水平,本沒有能力、也不敢對南師妄加評論,只是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心中南師的形象,表達自己對南師發自內心的敬仰。

我覺得南師的學問追求,簡單概括起來就是:內聖外王、經世致用。縱觀他的一生,也稱得上: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千秋之事業。

雖然南師從不稱「聖」,也無「王」的名分,但他自在聖位、自有王道。「內聖外王」雖然是我們文化大傳統中的一個眾人熟悉的重要概念,但縱觀上下五千年,真正實踐這種理念並取得的成就能名符其實的歷史人物,恐怕少而又少。而在我看來,南師完全可以作為實踐這種理念的典範中的代表。南師的學問和成就根本出於心性的明慧、承接於文化傳統的本源,從而成就了他一生定將影響千秋的不世功業。南師的一生,正如他的客廳中所掛的對聯「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涉及到文化傳統的方方面面,並將它們融匯貫通而集大成。南師對傳統文化認識透徹觀點獨到,信念堅定使命獨當,在數十年如一日的大力詮釋、宣傳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展現出非同凡響的堅毅、遠見與智慧。在正本清源的同時,南師又絕不泥古,並且戮力吸收時代發展的最新文明成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現代化,以及未來的弘揚發展,可謂嘔心瀝血。

讀南師著作二十幾載,囿於學力和天賦,雖然人生未見精彩、事業未能有成,但南師的教化對自己安身立命、工作生活的幫助,卻有實實在在的一些體會。

首先是對生命的內涵,有了自己基本的看法。由此塑造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工作和生活不同方面的價值取向,多年下來受益匪淺。其次是對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和基本精神,有了一些結合自己身心有限的體認得來的理解和看法,並在一定程度上能將這種認識與工作實踐有所結合。

體會生命本質

安身立命是人生的大事,大多數人在衣食生活無憂後,都需要精神有所寄託,同時都希望健康長壽,常人最苦惱的事往往是生命不由自主,不知自己如何生來死去。這些方面的問題追尋到最後,會發現都與認識和把握生命的本質息息相關。

通過多年閱讀南師著作、結合自己生活閱歷的心得,形成了我對生命的一些基本理解。按照我們文化傳統的觀念,我們普羅大眾在沒有證道之前,按理是沒有資格談論生命本質層面的問題的。充其量具備一些理性的知解,而與往聖先賢證悟之後的認知不可同日而語,不可能在本質層面有真正透徹的認識。因而在此,我也只是談談在認知生命的過程中所獲得的一些體會和一些相關認識。

認知生命是一個亘古的大話題,中西文化對這個話題的探索採用不同的方法、遵循著不同的路徑。在西方,至今也仍然是科學研究的前沿課題。

借用余英時先生的觀點,西方文化走的是所謂外向超越的路徑,而東方文化走的是內向超越的路徑。西方的宗教以自身以外的客體(上帝)為更高的價值寄託來解釋宇宙和生命的道理;西方的科學則通過對物質構成和生化反應原理的研究來認識宇宙和生命。東方文化走的內向超越的路徑,是通過對自身心性的深入探究,以實證的方式追溯本源、徹悟生命的真諦。這是兩套完全不同的方法論和本體論體系。相對西方的體系,東方的體系一以貫之的傳統具有更為悠久的歷史,在文化傳承方面具有相對的歷史穩定性。

到底哪種方式能讓我們更為客觀地認識生命的真相併把握生命的本質,每個人基於不同的認知方式和主觀的價值取向,都有不同的價值立場和具體看法。在這個倡導科學的時代,大多數人認知生命的途徑主要依靠科普材料,通常是被動地接受所謂科學的信息和觀點,很難有真正的洞見;另一方面因為生命的真相常人的確難以所把握,使得少數具備了真知灼見的人群,特別是能準確把握傳統文化本體論和認識論的精英,未必能引導社會大眾(尤其是我執較強的知識階層)的主流認識或影響他們的價值取向。

於我有三方面的因緣,使我有別於周圍大多數人,而對生命認知另有一番自己的體會。這三方面的因緣包括:首先,小學五年級時父親的離世,以及其後十多年的過程中,族裡長輩每隔二三年陸續有人離世,讓我對生命和身心與自我存在的關係開始有了疑問和思索。另一方面,大學期間逢上社會盛行氣功熱,跟隨一位從事中醫的師父修習了三年多的藏傳觀想一類的法門,對身心的變化有了比較切身的感性認識和體會,對生命的認知有了不同常規的層面和角度。第三方面的因緣與南師有關,通過自1994年起對他的著作20多年的持續閱讀,徹底塑造了我的世界觀,並形成了我對生命的基本認知。

從父親離世乃至其後數位長輩的離世,很自然讓我不斷地對人何以生來死去產生追問。親人的音容笑貎一別難再,那種對生命無常的體驗,使我對自我的存在也產生了莫大疑問。

自我下意識不自覺地就產生過一系列的問題——我是怎麼來的?我這個覺知的意識與我的肉身是怎樣的關係?我和他人的差別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我沒有扮演他(她)那樣的角色?我死後這個我呢?人生的意義何在?

這些問題的思索,在我腦海里不是一種理性邏輯的演繹過程,而是意會體驗式的直覺把握。數次下意識中莫名其妙地形成過一個觀想的過程:肉身從血肉之軀化為骨灰、到粉碎消散於虛空,曾經的身體存在和意識歸於哪裡?身體分散成不同的物理分子、原子後,意識又何去何從?一串直覺式的疑問閃過,在最後那一刻隨之也有過身心為之一空的體驗。這些都只是因外緣引發的下意識的思維活動和感受,卻讓我有了分辨意識心念與身體關係的初步的直覺體驗。

在大學畢業前的前後三年多一些的時間裡,通過相對規律和持續的觀想法門為主的修習,身心的變化和體會都很明顯。對諸如止息及之後的靜定、身體徹底放鬆入靜後對意念遊離的控制,都有不同程度的切身體驗;在生活日常中,也能時時覺照自己的心念,並對負面情緒能通過覺照及時對治轉化;其它過程中的身心變化的感受還有不少……

當時只是覺得與周圍的同修體會有所不同而已,卻不知深淺。而多年後在南師的著作中,對當時功夫境界中的各種體會才有了確切的認識和印證。雖然極其粗淺,卻也似乎在靜定功夫層面站到過門囗略窺門徑了,對於身心相互影響有了不同於常人的切身體驗,也為之後進一步理解身體和意識與生命本體的表裡關係,以及孜孜不倦閱讀南師的著作打下了有益的基礎。

1994年從樂清老家親戚那兒聽說同鄉中有一位修道的高人,推薦並送我看他的一本書,那就是南老師和他的《如何修證佛法》。從此開始,在20多年的過程中越看越上癮,除了近年來新出版的南師著作未及認真讀完,把南師的大部分著作基本上都看遍了。諸如《如何修證佛法》、《金剛經說什麼》、《習禪錄影》、《參禪日記》這些書,以及「南禪七日」的視頻,前後都看了不下四五遍。其間還參加了南師在義烏雙林寺的禪七。雖因沒有足夠因緣能時常親聆南師教導,也談不上有多大的心性層面的進步,長年累月看南師的著作和視頻資料、受南師理念的熏染,卻讓我每每能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作一短暫的身心調整,放下不該執著的煩惱,釋放身心並積聚前行的力量。而在那次禪七中的一個晚課後,南師經過我身邊,在拱手之間把我對他崇拜的執念消除的體驗,是一次特別奇妙難忘的經歷。

多年來讀南師的書,通常是在晚上睡覺前上座盤腳,邊看邊用意念調整身心。在內容涉及到功夫的要領和心行方面的心法,經常能有一些不同程度的感應。特別是在內心反省方面與南師的引導相應並有所感觸時,或者對南師剖析的某些禪門公案有所感悟時,身心不同程度地豁然一松帶來的身心融通和愉悅的體驗,以及由此引發的相對澄明空靈無礙的覺受,雖然很粗淺,卻令我領悟到傳統文化對於實現生命超越而言的作用和價值,以及其真正的活力源泉何在。南師的著作多處引用朱熹《觀書有感》一詩中的「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句,來說明靜定功夫和心性探究有所收穫後,內心生髮的智慧給人的學問乃至生活所帶來的效用和力量。南師的許多觀點和教導往往出人意外,實在是基於他不同於常人的對於生命本質的透徹認識和超凡的智慧,才使他具備足夠的認識高度和對世事人情通達的理解,這也是讓我能反覆閱讀南師相關著作的重要原因。

南師的著作中,有《人生的起點與終站》專門講述生命現象和變化原理,從生命的本質出發,讓人對生命的歷程和主要環節及其關鍵,能有更全面感性真切的認識與掌握。而在其它眾多著作中,對生命表象的研究與本質的揭示,也都有從不同層面和不同角度的切入和涉及。從總體來看,南師所有著作的基本精神在於讓大家能意識到從根本上認識生命進而把握生命的重要性,進一步引導大家通過切實可行的路徑來提升生命的境界,使大家具備更大的智慧與能力,從而去實現對自身生命價值的絕對超越。

南師始終強調我們文化傳統「心物一元」的世界觀,以及生命的本體、現象與功能三位一體、互為表裡的特點。人的生命以形而上的本體為根本,有形的肉體和生活中的所有遭遇,只是生命本體呈現在表面的現象,這些現象來源於各人不同的業報。所謂「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就是這個道理。就生命的本體而言,眾生都歸於同一個本體,而本體與不同個體的人生現象是渾然一體的表裡關係。由此也可以看到,他(她)是依託與他(她)直接或間接關聯的人和事(因緣)而存在,個體的生命現象並無純粹獨立、先於其它價值的前提性的價值。這種特點外化在我們文化傳統中具體表現為,我們的社會組織往往強調社會的整體價值而非首先是個體價值的意識傾向。

從傳統的佛法教義來看,表象的生命是無常的,它的歷程是分段變化的。就一個個體的生命而言,它的前生後世看似沒有故事情節或邏輯的關聯性,而實際上都有對應的生命種子(阿賴耶識)在背後起著根本的作用。由它含藏的豐富的生命信息,演化出分段生命的不同變化。基於南師的闡發和自己與南師某種程度的相應,我認為這套學問系統對生命的研究特別深刻、表達特別透徹。

普通大眾的生命被業力牽引而不自覺。既使我們有所反省,仍然不免為生理和心理種種問題所困擾並難以超脫,也不可能獲得真正自由的生命境界,更不用說讓我們的生命得以實現超越性的價值。我們要真正認知生命、超越現實面對的困境,只有東方傳統的真修實證一途,它能幫助我們獲得無上的智慧和對生命真諦的認知、獲得生命真正的自由自在。在此基礎之上才有可能解決實現生命的更大價值的問題。所以南師常說,佛法是科學,是用生命去實證的科學。

只是這條路徑充滿歧途,需要有足夠的福德和智慧、通過性命雙修的方法,才有可能接近目的地,而「見地」、「修證」、「行願」是必須同時具備的條件。在心性本體的認識上、實修的功夫上和日常的心行上多管齊下,是穩妥實修的要領。

每個人的生命有不同的層面和形態,對於我來說,父母造就了我肉體的生命,而南師給予了我享用不盡的思食,也用法乳哺育了我的慧命!

認識文化傳統

我的專業工作涉及的內容,較多地與地域性人文題材相關,通常會與社會和人生等主題內容有不同程度的關聯。許多規劃設計的前提,需要結合每個項目特定的地域性歷史人文資料的整理提煉,對任務目標和要求在認識上具備一定的高度和儘可能的深度。工作中為了能對相關問題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往往要求我從文史書籍中去獲取更多的認識和養分,也激發我結合工作需要乃至在業餘時間閱讀南師和其他文史書籍的興趣。這種建立在個人人文素養不斷提升基礎之上的專業工作特點和具體需要,使我有條件讓我的工作與讀書生活形成極好的相輔相成的關係,也因此而讓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有了不斷提高的機會。

相對而言,一般的書讀完後,之後也可能會翻閱多次,更多地只是作為工具書為解決問題提供技術性的幫助而已。而南師的著作確是百看不厭,隨時拿起來閱讀,都能讓我心有共鳴,化為工作和生活中內心的力量。南師的思想和理念具備更高的視角和更寬的視野,能啟發我對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並為尋找解決問題切入的角度提供靈感。究其原因,南師以深湛的體證功夫、超凡的境界為基礎,以經世致用為追求的學問體系,透出生命的力量、洋溢著勃勃生機,讓我身心倍感受益。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他那源於傳統智慧的深入淺出、厚積薄發的經驗之談,常常讓我體會到一時莫名其妙而歷久愈見透徹、愈覺受用的妙趣。

東方內向式的超越,以探究「心性」為指向,以「見道體」為目標,以「經世致用」為追求。

通過內向的、心性的路徑,來達到了生脫死的境界。不僅解決個人世界觀的問題,也同時使自己兼備非凡的智慧與入世的能力。這是建立在心物一元的世界觀之上的、數千年來被無數聖賢高士不斷實證後,形成的一套完整備至的文化體系。它的價值在於,它與可以通過實修實證來驗證的世界的本質和真相相契合。

基於這樣的世界觀,孔子就講「古之學者為己」,意謂古人做學問首先解決自己的問題。通過對「心性」的探究,把握生命的本體,具足莫大的智慧,先解決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再來返身社會經世致用,做一番入世的事業。

如王陽明,必有龍場悟道一節,才使他的學問能有千秋的影響力。只因龍場悟道生髮了身心的質變,使陽明具備了與眾不同的智慧,以及由此而來的認知能力和處事應變能力,這才是他真正的立身之本。

解決自己人生的大事、證悟參透生命的本質,正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的第一步。所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並沒有第四界和第六行,只是不受三界和五行的束縛。這才是真正的生命自由的境界,完全超越了一般常人對生命自由的理解和想像的境界。雖然難能,尤其可貴。

通過數千年來像南師這樣的無數先賢高士,以自己身心投入、反覆實證垂範的方式,將「心物一元」這種世界觀的價值不斷地揭示和闡發。正是在這樣的世界觀的基礎之上,我們的傳統文化確立了自身的價值體系,也奠定了方法論體系的基礎。我們的傳統文化體系覆蓋了社會人生出世入世的方方面面,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它的價值,只有從世界觀層面來認識和把握,才有可能對它加以完整而透徹的理解和把握。

我們的傳統文化體系,既為少數人中俊傑找到了一條從現實社會生活通向把握形而上本體境界的超越之路。這條超越之路由文化傳統中的形而上學體系和各種真修實證的精華內容來架構。我們通常所熟悉的傳統文化中的佛家明心見性、儒家存心養性、道家修心煉性等精華體系,都是圍繞著引導一個普通的生命,走向認知世界的本體、掌握生命的真諦乃至超越人生的局限、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來服務的。同時,遵循這條超越之路的基本的價值觀,也為社會大眾更好地應對人生的現實生活,建立一整套完備可行的社會倫理道德與法則。這套系統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基本路徑,以入世方式的價值超越為追求,建立與出世的價值超越完全不同的維度。這套文化體系在科舉制度時代,外化形成耕讀傳家等農耕社會中各種不同的社會傳統,成為社會廣泛認同的隱性的社會價值基礎。這兩條不同維度不同方向的價值超越之路,對於任何砥礪前行的人生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猶如一個幼兒園的孩子,他一定要通過青少年的一個不斷學習成長的階段,通過十年寒窗的苦讀來提升自己、完成自己身心的成長,從而能夠具備足夠的能力來實現更大的社會價值。任何一個孩子,對玩樂有所放棄、犧牲不少享受,通常是成長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對於少數社會精英來說,要實現人生通過認知本體來實現的價值超越,所付出的努力和所遭遇到的艱難,則不是一個普通孩子的學習成長的付出所可以簡單比擬的。同樣,對於絕大多數面對現實社會和生活的普通社會大眾來說,要想理想地實踐「修齊治平」的整個過程並真正有所成就,恐怕窮盡一生也難見成效。更多的人只是在不同層面、不同程度地來實踐「內聖外王」的追求。

「內聖外王」強調的是內養外用,內在修養以聖賢為榜樣,外用於濟世利他。王者,旺也,就是應用。任何人通過修養與應用成就事業,皆可如是,只是程度有萬千差別而已。這種同構性不僅僅存在於人生追求、價值超越這樣的大話題層面,也普遍存在於與我們古人社會生活相關的方方面面。而其它重要的文化概念在不同層面都有相類似的同構性,比如「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這也是我們傳統文化區別於西方文化的一大顯著特色。

感悟園林藝術

對應於文化的大傳統來說,我所從事的專業工作也有它的小傳統,它源於大傳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並區別於大傳統而在專業領域的層面與大傳統顯現相似的隱性結構。我的職業淵源來自中國的傳統園林,其中具體的內容涉及小到庭院、私家園林,大到傳統村落、風景名勝區等不同的題材和類型,「文以載道」是其最大價值所在。對於「道為何物、如何載道」等問題的追問,是我職業的出發點。伴隨實踐和思索20餘載,得益於南師的教化而略有心得。

雖然出於職業追求,其實是性有所好、師有所源。重要的是,是南師發我心源。

一般的觀點,我們傳統的風景園林是「載道」的。這是區別於以西方文化為背景的園林景觀的最重要的特點。

而按照文化傳統的觀念,道無所不在。那又何來「文以載道」多此一舉?

南師經常引用古人《指月錄》中的故事來啟發大家,而這本書的書名就是一個引人深思的話題。一個個祖師先賢點撥不同的學人的形式和方法,猶如指向明月的手指,在大多數深陷執念的學人的眼裡,手指被誤認為明月了。要超越表象把握本質與實相,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確實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以我之見,我們所有的文學藝術形式歷來就應該是用來「指道」的,在物質生活之外,為人引發精神升華而發揮積極作用。而於大多數對「道體」的認識和把握有極大局限性的藝術創作個體來說,更不如說是「文以尋道」的。歷史上文學藝術領域大家輩出,但真正能夠「見道體」的則可謂鳳毛麟角。對於「道體」的認識和理解,大多數人駐足在照貓畫虎或瞎子摸象的水準上,並沒有真正「見道體」的水準,更不用說具備為他人「指道」的能力了。

傳統風景園林對「道」的指向性功能,既有由環境整體的各種看似隨機形成的形態所發揮的對「道」的客觀表徵的一方面,又有參與建設者對「道」的主觀理解和表達的一面。由於後者在風景園林中對「道」的這種指向性的追求,使得傳統的藝術作品的評價標準,傾向於以「意境」的表達水平來評判高下,「境深意藏」、「形神兼備」等原則,也成為藝術創作所追求的基本宗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離形取意、直指人心,才有可能讓人依稀看到一些「道」的光影,而避免認月為指。這是傳統風景園林在價值觀層面對文化大傳統的相應與同構。

傳統風景園林所營造的環境,追求人工與自然渾然一體的趣味,即可遠觀,又可近玩。通過花草、林木、山石、水池、小橋、亭榭等豐富的景觀要素的組織構圖,模擬寫意自然山水和林泉的風韻與雅緻。通過一系列的空間深境的塑造,達成境深意藏的空間藝術效果,同時映射引發對文化深境的豐富體驗。這些情景化要素及其組織的畫面感,因季節時辰的不同、晨昏晴雨的變幻,而引人觀春秋榮落、嘆千秋寂寥,從而達成人與自然深層次的交流。在我們古人眼裡,自然風景從來都是自己內心的外化,是心相的呈現。所以我們的風景園林具有濃郁的人文特性,從來不是純自然的物理性的客觀表達。當認識到自然本質上就是內心的鏡像,面對自然屬性的客體,通過與自然的交流、遠離社會現實的功利和物慾,使審美移情乃至觸機見性更易於擺脫普通的生理與心理習性所帶來的障礙,讓人有更多的機會豁然解脫而頓悟心體。這是傳統風景園林在方法論層面對文化大傳統的相應與同構。

從審美的心理活動來看,「境深意藏」必耐人尋味,而這種內心尋味的審美心理活動過程,一定需要審美主體沉靜內省。一次次的審美活動就是一次次的性情陶冶,與傳統實修的靜定功夫就大約類似了;而對於根器好的人來說,根本就可以看作是一次次參悟,都是尋機覓道的過程。古人山水畫論中有語:學畫所以養性情,且可滌煩襟、破孤悶、釋燥心、迎靜氣。昔日謂山水家多壽,蓋煙雲供養,眼前無非生機,古來大家享大耋者居多,良有以也。「滌煩襟、破孤悶、釋燥心、迎靜氣」就相當於調整身心,「煙雲供養,眼前無非生機」則相當於作意觀想吧。古人的藝術創作方法和過程,與出世專修法門的要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傳統風景園林的創作過程和審美情境同樣也如出一轍,這是傳統藝術不同門類之間的相應與同構。

就中國的傳統園林而言,寄託了園主的世界觀和精神追求。不同的園主可能人文素養多有不同,但至少都能通過園林生活和其中的文化活動,達成促進人格完善的功用。它是隱逸文化的產物,是將出世與入世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完美地融合與平衡的理想載體。

園主與出入活動於園林中的士大夫階層,肩負承擔道統的使命,發揮平衡政統的歷史使命。傳統園林的「文以載道」,具體到園林的日常生活中,是以豐富多彩的藝術生活方式,來承載和完成引導參與者實現「見道體」的任務和追求。所謂琴、棋、書、畫、詩、酒、茶,作為生活方式對於日常參與其中的個人來說是在托物尋道、乘物悟道,而對於將其作為文化現象審視的旁觀者來說,可以從中領悟無上妙旨,則無一不是「載道」的具體形式。

從方法論層面來看,傳統藝術在藝術手法的處理和形式語言的運用方面,圍繞價值追求而形成了一系列極富特色的規律和具體法則。諸如傳統國畫中的「計白當黑」,傳統文學和繪畫都強調的「寫意」手法等等,都是典型的由我們傳統文化藝術的價值觀衍生出來的方法論。「寫意」手法強調不過分追求和拘泥於對形象的刻畫,而是追求賦予有限形象更深廣寓意的藝術宗旨。只有通過這種特定的手法,才能實現對意境更好的追求和表達。

而在傳統的風景園林中,除了以自然為主、強調人工尊重自然並隱於自然作為運用手法時所遵循的基本原則,特別注重以各種自然和人工要素的結構性的組織,來引導人們的審美乃至對道體的感悟。它以反對某個要素凌駕於整體之上的、突出個體的主體性,來作為表達方式的特點,包括個體的體量、尺度、形態、色彩和文化類型等等,都應照顧到周邊其他要素對他的要求。至今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強調環境整體的協調與和諧的相對主流的大眾審美習慣,既是由此而來。事實上,這種由文化大傳統從本體論、認識論到方法論一以貫之而來的集體無意識式的審美文化,不僅僅是一種民俗習慣這麼簡單,值得注意的是它所內含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體、相、用」三位一體的體現方式, 表徵了這個世界隱性的本質的規律。簡單地說,這種審美習慣或者說審美方式,契合了、隱喻著這個世界難以名狀的本質特徵。這是我們認識文化傳統的當代價值時,所必須把握的關鍵所在。

南師常說:我們文化傳統的特點是文史不分、文政不分、文哲不分。我覺得還可以加上一點——文藝不分。事實上不是多一點少一點的問題,而是我們對比西方文化學科細分的特點,中國傳統文化確實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呈現高度複合、高度同構的現象,跨專業、專業不分的領域遠不止這些。在我們傳統風景園林的建設過程中,歷史上從沒有出現過那麼多的不同專業,都是由主事的人來根據自己的人文理念和建設設想,整合利用各方面的技術資源和條件,創造一個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理想的居住或游賞環境。所以,傳統園林的建設從來都強調:七分主人、三分匠人;而主人重要的是見識和品位,因為園林最後會承載並呈現出主人的世界觀、人格追求和學問品味。沒有這樣一種世界觀層面的內涵的追求和表達,就不符合傳統園林的法統,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傳統園林。

我所從事的專業方向,以規劃、建築和景觀三個專業的跨專業整合為特色,通過多年的不懈耕耘,積累了不少為社會各方面所認可的作品,在相關專業領域表現出越來越大的技術與市場優勢,這與我跨專業的技術特點和工作方式有非常大的關係。雖然只是工作方法層面的優勢帶來的收穫,但我相信,只要我的專業工作還在朝著與東方人文相關的方向走下去,這種跨專業的特點一定是我要堅守的技術路線和方法,藉此也一定會取得更多的成績並贏得更大的優勢。

我與南師於03年在義烏雙林寺的相遇只有短短的幾天,此生已經再無當面受教的可能了。但在我內心的精神世界中,他的神采、諄諄教導和思想理念,卻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消散。

南師的一生,真正實踐了古往今來無數先賢所追求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偉大理想。他傳道、授業、解惑,是自立利人的典範。以他人生中的精彩與風光作為鮮活的案例,讓我認識到傳統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是一句空話,也讓我對這條傳統聖訓的內涵和價值有所領略,由此也對傳統文化的永恆價值樹立起堅定的信念。

回顧既往的生命旅程,人生有幸得遇南師,使我能夠得以對照我們先人認識和對待生命的傳統,用志趣融入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以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心態,做一個內心明白、信念堅定的人。展望未來,「學問為己」的方向是越來越明白了,只是還沒有真正實修上路。明知是非而不為,自認只能做一反面教材,深深愧疚於有負南師的教化!頂禮南師!

南懷瑾先生誕辰百年紀念文章分享

南懷瑾先生誕辰百年紀念大會內容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恭迎地藏菩薩聖誕日
人的盡孝,主要在「敬」字!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