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互聯網+作業」走向情境化個性化

「互聯網+作業」走向情境化個性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人工智慧+」作為全新的生產力推動社會的變革。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變化,引起社會各方面的迅速轉變,最終對生產者這一要素產生了重大影響。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在「互聯網+」時代的首要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批判意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人。由於人工智慧被大量運用到生產的各個部門,一般勞動力被大量解放,生產力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個體必須成為不可替代的創新人才。在此背景下,教育的核心關注點必然要從傳統簡單的知識技能的理解、應用轉向核心素養、關鍵能力的培養,從顯性為主的知識技能傳遞變為更加隱性、抽象的批判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

作業對於教育評價的作用

相應地,教育評價也必將從對於學習知識掌握程度的評價向學習高階思維的評價轉變。「互聯網+作業」就是在「互聯網+」這種新的生產力背景下,作業訓練的目的從鞏固、評價學生所學知識技能轉變為訓練人的批判思維、創新能力等素養,同時考慮利用新的「互聯網+」技術,讓作業與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聯通性、及時性、交互性、展示性、智能性等特點,開展新的作業方式和作業內容以及重構作業活動的全流程,進而支持新的育人目標的達成。

傳統作業以紙筆作業為主要載體,教師通過作業評價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教學目標達成度,以便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進一步指導。有些作業側重於考查學生的知識技能,忽略對人尤其是人的核心素養的測評,評價標準統一,個性化水平較低,形式單一刻板,不利於教師因材施教,更不利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互聯網+作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傳統的作業方式和內容有些方面已經不滿足新時代教育的新要求。作業的發展歷史和社會對人的要求是一致的,經歷了從主觀評價到客觀評價,再到主觀評價為主的過程。在農業時代,作業考查內容是少部分知識和人的素養,評價方式和標準主觀化,如孔子以「文、行、忠、信」來教育學生,通過開放性問答考查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記憶和理解程度,啟發誘導,因材施教;工業時代注重對客觀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查,因此作業的評價也變得非常客觀,對錯明確。所以在作業中客觀題所佔比例較大,即使是主觀題,也強調有可參照的評分點,抑制了教育中人的個性、創新等能力的發展。

「互聯網+作業」的新趨勢

「互聯網+作業」的內容要由客觀走向主觀,通過主觀題比例增加提升對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作業考查學生能力由低階思維轉變為高階思維,作業題目不再停留在識記、理解、應用等簡單層次,而是逐漸升維到分析、評價、創造等高層次;作業評價要由對於作業這一載體的評價轉向直接面向學生個體的評價,學習不僅僅是學習顯性的知識技能,還有情感、態度、價值觀、批判思維、創新思維等隱性知識。學生的評價維度也要由單一的知識技能轉變為知識技能和核心素養等多維度的綜合評價。

所以當前,「互聯網+作業」的新趨勢在於:一是作業的客觀題評判由人轉向機器。這一場景在當前教學中已經基本實現。例如日常作業考試中,使用答題卡機器評分;簡單的數學家庭作業中,使用手機拍照評分等。

二是在作業題目設置方面,客觀題比例下降,主觀題比例上升。主觀作業評判標準由得分點組成,通過中間工具,如互聯網平台進行數據匯聚,通過多個子維度進行素養評分。

三是作業由答案為主轉向以人為主,作業的評判不僅僅關注作業本身的對錯,而是關注作業過程中所體現的人的思維發展,如學生的合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批判性思維。

四是教師的教學和評價任務轉向學生的高階思維學習活動,這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以及對於教學法有充分地理解和應用。教師在作業評價中對於學生評價內容泛化,評價標準多元化,讓每個學生都能變得優秀。

五是作業不僅僅是傳統的紙質作業,更要利用互聯網的聯通性、分享性、及時性等特點,展示學生的作業過程和結果,為學生搭建創造、分享、交流、展示的新舞台。通過「互聯網+作業」,把學生之間、老師和學生、家長和學生、社會和學生鏈接起來,形成一個高緯度、社會化、網路化的智慧育人空間。

在作業理論、作業內容和作業形式、作業技術等多個角度進行融合創新

當然,我們需要明確的是,「互聯網+作業」並不是簡單地將傳統作業通過信息技術直接照搬到互聯網平台上,也不僅僅是讓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來替代人的工作,只實現技術上的迭代,而是在作業理論、作業內容和作業形式、作業技術等多個角度進行融合創新。

「互聯網+作業」要從消費觀轉到生成觀、過程觀。以往,教育的價值觀以消費為主——消費知識,消費名師資源。所以「互聯網+教育」大多是將傳統作業、教學視頻放到網路平台上,提供試題、微課,但這些仍停留在知識技能層面,不能解決學生的根本訴求。新的教育價值觀是以創造生成為主,強調學生學習過程的合作、分享、展示、批判,通過互聯網平台發揮學生多感官功能。學生生成新觀點的過程就是批判和創新思維發展的載體。但這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名師和微課,知識技能作為學生學習和批判的載體,雖然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但也是必備的基礎。

「互聯網+作業」更加註重人的交互、人的智慧、人的參與。與傳統作業相比,「互聯網+作業」應該更加情境化、多元化、主觀化、個性化,為學生核心素養和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機會。作業評價的主體也不限於教師,基於互聯網作業平台的使用,學生將有機會參與到作業評價中,自我評價和同伴互評將和教師評價共同成為作業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將大大減少教師的工作量,提高作業評價的效率和質量。學生在對同伴作業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既要回顧、調動自己已有的知識能力,還能了解他人不同於自己的思維方式、觀點和看法,進而拓展自己的知識範圍,提升自身能力。更重要的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能夠收集學生在互聯網平台中作業行為所產生的全部過程性數據,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對學生的主觀表現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價,為每個學生建立長期的動態成長模型,幫助教師、家長與管理者對學生的表現做出準確、即時的反饋。

但「互聯網+作業」的新趨勢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完全拋棄傳統作業?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傳統的紙筆作業通過理論、內容和方式的轉變,也在某些方面可以達到「互聯網+作業」的要求。當前,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開始使用「互聯網+作業」的形式,便利教學的同時卻讓不少家長擔憂。有報道表明,網上作業致使學生過度使用電子產品,視力急劇下降,另一方面,學生依賴電子產品,沉迷遊戲教學,本末倒置。更嚴重的是,學生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很容易失去書寫能力。在不改變作業理論、作業內容的情況下,一味地強化知識技能的反覆訓練,僅僅把作業從紙筆搬到網路的方式,解決不了當前的教育問題。

凡事都有兩面性,對於新型作業,我們不能一味否定,應及時疏導。相較於傳統作業,「互聯網+作業」有其獨特的優勢和內涵。教師應平衡紙質作業和互聯網平台作業的比例,同時與家長做好溝通工作,引導家長進行有效監督和積极參与,養成學生良性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畢竟,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導之。

(作者單位: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10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18年年會在京開幕
科技築夢想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