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逝世後,為何法國外交官為他垂淚哀悼?
原標題:他逝世後,為何法國外交官為他垂淚哀悼?
蔡鍔,字松坡,別號擊椎生(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
1916年11月8日,護國元勛蔡鍔在日本病逝後,不僅全國人民為之哀悼,還有不少外國友人也為之流淚。時任法國駐雲南交涉委員韋禮德就是其中之一。
韋禮德 (1879~1935),1899年來華,1905年考入法國駐華領事界,開始了他在中國從事外交工作的生涯。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與越南、寮國、緬甸3國接壤。1885年中法戰爭後, 法國將越南霸佔成自己的殖民地,並竭力將雲南劃為法國的勢力範圍,強迫清政府於1885年將蒙自、河口兩縣開放商埠,並在蒙自設立了領事館(後遷至昆明)、銀行和洋行,修建了從越南海防到昆明的第一條國際鐵路一滇越鐵路,在蒙自設立我國第一個內陸海關,打通了通往內地的門戶。隨後,英國、義大利、德國、日本、美國也先後在雲南設立領事館。由此,雲南外交日繁。
1911年10月30日,時任雲南陸軍第十九鎮第三十七協協統(旅長)的蔡鍔,領導昆明新軍發動了「重九起義」,一舉推翻了清政府在雲南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了雲南民主革命政權「大中華國雲南軍都督府」,並被推舉為首任雲南軍政府都督。在以蔡鍔為首的軍政府領導下,雲南局勢迅速穩定,經濟復甦、百業俱興、政通人和、社會安定,「實為南北各省之冠」。
雲南都督蔡鍔
雲南軍政府成立後,蔡鍔對於外交,尤極慎重,即照會各國駐滇領事七條,對領事、外商、教士等生命財產均經竭力保護,各國駐滇領事皆無異言。但1911年12月3日,發生了蒙自前清軍第三營隊官李鎮邦、馬隊軍士龔裕和勾結蒙自邑紳李叔昌發動叛亂的「蒙自兵變」。叛軍先攻軍械局,搶快槍2百餘桿;繼攻道署,將儲銀劫掠一空;又擄商號、焚洋行,致使蒙自一片混亂。蔡鍔聞訊後,一面「與法領交涉,謂蒙亂指日可平,鐵路一帶當派兵沿途駐紮保護,決無他虞;法商所受損失,事後議償」;一面電飭臨安開廣各軍嚴加防堵,並先由省派軍隊保護鐵路,令南軍軍政府統領朱朝瑛星夜到蒙自安撫,又派雲南軍政府軍政部總長羅佩金赴蒙處置,同時電令陸軍憲兵隊進駐蒙自彈壓維持。12月6日,羅佩金、朱朝瑛先後抵達蒙自,設計擊斃李鎮邦、龔裕和等肇亂首魁,並先後正法其餘叛首20餘人,軍民為之肅然,蒙自兵變遂平,社會秩序迅速穩定。事後,雲南軍政府兌現承諾,對法商所受損失,給予了相當之賠償,「去滇洋人漸次來歸,騰越英領稅司均自緬返,法領屢稱滇省穩固,較他省為甚」。對此,時任駐雲南法國交涉委員的韋禮德感到滿意。
1931年1月,法國公使韋禮德(前排右五)與中法大學校董李麟玉(前排右四)等合影
以蔡鍔為首的雲南軍政府雖然對於駐滇外國領事、外商、教士等生命財產安全竭力保護,但對於法國在滇開設郵局,滇越鐵路加價、爭奪個(舊)蒙(自)碧(色寨)鐵路修築權等問題上,卻與韋禮德針鋒相對,寸步不讓,有效地維護了中國國家權益。
韋禮德與蔡鍔雖然是談判桌上的對手,但對蔡鍔,一個剛三十齣頭的年輕人,卻十分佩服,因為他認為蔡鍔有能力,有思想,把雲南治理得秩序井然。所以,得知蔡鍔不幸逝世的噩耗之後,韋禮德在第一時間就代表法國政府向蔡鍔家屬致以深切悼唁,並致函雲南督軍唐繼堯曰:
頃聞蔡鍔將軍已於十一月八號,在日病故。此種噩耗,在世界上必生重大之反響,本委員實深感悼。蓋本委員對於蔡將軍素極欽仰,以其在短壽期內,于軍事方面已具種種特長,於政治方面,亦具有公民之最高德性及最熱之愛國心,是誠為世界之大政治家,而足表率吾人者也。本委員於最困難時與之相識,即知為貴國革命偉人,而為歐洲自由先導之亞洲代表,良以中國人民之眾及其特性而論,在世界上應有相當位置。
蔡將軍之宏願,即欲使中國得此位置,並以共和制度施諸國民,使在經濟方面極力發展,而兼得政治上之完全獨立也。是凡蔡將軍之友人,對於其前途,均抱一極遠大、極真實之希望,以深知其既具毅力,復富有穩慎持久之特質,實足以履行其宏願也。至於中國與雲南暨其最誠篤之同事,與夫敵愾同讎,如貴將軍者,對於蔡將軍之死,實甚可傷。然以其為國服務,鞠躬盡瘁,為精力之所不能而致死,實與死於戰地無異。苟能舉其原因而妥記之,實足為一般後人之模範。中國青年,自更可於蔡將軍之生平尋師表,而謀為與中國相稱之人也。茲僅以法國政府及本人名義,向貴將軍表示最誠懇之悼忱,並請向蔡將軍家室代達此意為感。專此,敬頌勛安。韋禮德。一九一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在這之後不久,韋禮德離滇,先後赴漢口、上海等地任職。雖然離開了雲南,但韋禮德對於蔡鍔仍難以忘懷。1930年7月,韋禮德升任法國駐華公使。在抵京上任,會見司法院長王寵惠、立法院長鬍漢民、外交部長王正廷、工商部長孔祥熙、鐵道部長孫科等中國政要之時,韋禮德特別提到蔡鍔,並充滿感情地說:
余常欽佩中國革命先烈之人格,余曾識蔡鍔氏。其志氣高尚,令人生敬。當其患病時,曾請法國醫生診治。醫生囑其靜養,否則有生命之虞。蔡氏則謂,余已獻身國家,犧牲在所不惜。
1933年,韋禮德(左)與河北省政府主席于學忠(右)在天津合影。
※曾業英先生又栽大跟頭——三評《蔡鍔一篇鮮為人知的軼文及其價值》
TAG:老鄧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