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 還有沒有下一個十年?
10 年前,蘋果為我們帶來了 MacBook Air。這台可以裝進文件袋的筆記本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今後輕薄本的發展,也促使英特爾拿出了超極本(Ultrabook)的標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MacBook Air 都是同級別的筆記本電腦中最輕的一款,也對應了其名字中的 Air。
MacBook Air 曾經是蘋果銷量的中流砥柱
由於此時 Windows 陣營尚無可以與 MacBook Air 對標的筆記本, MacBook Air 成為了輕薄筆記本的唯一選擇。除此之外,由於蘋果將 MacBook Air 定位成 MacBook 產線的入門轉化機型,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吸引用戶使用 macOS,因此 MacBook Air 的價格也極具競爭力。優秀的產品加上試探性的售價,再遇上沒有競爭力的 Windows 輕薄本,MacBook Air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 MacBook 銷量中的中流砥柱。
但 MacBook Air 不再是輕薄的唯一選擇了
Windows 陣營並非一成不變,在 MacBook Air 這樣的「先驅」(與英特爾)為自己指明道路後,Windows 陣營的廠商紛紛開始行動,準備自己的輕薄筆記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就是 2012 年發布的 ThinkPad X1 Carbon 了。MacBook Air 選擇了當時最為高端的鎂鋁合金機身,而 X1 Carbon 則選用了當時才剛剛成熟的鎂鋁合金與碳纖維混合材質外殼。在發布之後,這台電腦被認為是當時 Windows 陣營對 MacBook Air 的最好回擊。由於相對高昂的售價,X1 Carbon 並未對當時的 MacBook Air 造成威脅,但 X1 Carbon 的誕生讓也讓蘋果意識到了危機感。
X1 Carbon 被認為是 Windows 陣營中的 Mac
在 2015 年,為了接替較為老舊的 MacBook Air,蘋果拿出了市場定位極為激進的全新 MacBook。大多數人認為,MacBook 與 MacBook Pro 的市場定位與銷售策略是想延續 iPad 與 iPad Pro 的組合,MacBook Air 則被打入冷宮,只例行更新了處理器等基本配置。這樣的高低配也造成了斷檔現象,很多用戶不需要 MacBook 的極致輕薄,也不需要 MacBook Pro 的極致性能,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台類似 MacBook Air 的筆記本。
同時 MacBook Air 也遇到了真正的對手,在 2015 年,戴爾發布了全新設計的 XPS 13。新 XPS 13 很好的填補了 MacBook 與 MacBook Pro 之間的市場空缺,與更新後的 X1 Carbon 成為了輕薄筆記本的新選擇,MacBook Air 在輕薄筆記本中的地位也正式被取代。
老舊硬體讓 MacBook Air 輝煌不再
根據 2018 年 Q2 的財報,Q1 中 Mac 的銷量是自 2010 年以來單季銷量最低的一次,Mac 的出貨量只有區區 372 萬台,同年下跌 13%,更是自 2013 年(也就是 X1 Carbon 發布次年)以來出貨量首次低於 400 萬台。銷量下跌可能有很多原因組成,但對於 Mac 而言,多年不更新的產品線與高昂的售價很有可能是其主要原因。Mac mini 作為 Mac 系列的入門轉化機型自 2014 年後就遲遲沒有更新,不可升級的硬體設計也讓消費者打消了選購的念頭——誰會在 2017 年買一台不能升級的、3 年前的電腦呢?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 MacBook Air 身上,蘋果已經 5 年沒有更新過 MacBook Air 的模具了,即使是 2017 年的 MacBook Air 更新,也只是基本的處理器更新,直接影響到用戶體驗的屏幕解析度依然保留在 1440 × 900。可以說蘋果正在通過「砍掉 MacBook Air 產品線」的方式促使用戶轉到 MacBook 或 MacBook Pro 上。而上文已經說過了,這種斷檔只會使用戶轉化到 Windows 陣營。
MacBook Air 能擔負起重振 MacBook 的大任嗎?
我覺得不行。
暫且不提 9499 元的售價與蘋果近乎詭異的定位策略,MacBook Air 已經失去了當年在尺寸與重量上的優勢。1.56 毫米的最大厚度、1.25 千克的重量與以 XPS、X1 Carbon 為首的 Windows 輕薄本相差無幾,更不用說還有 Surface Laptop 這種軟硬體一體化的第一方出品。同時得益於第八代酷睿的加入,部分超極本的續航時間已經與 Mac 相近,也有 LG gram 這類為續航而生的電腦。換句話說, MacBook Air 要面對的對手已經不再是 10 年前厚重的 Windows 超極本了。
MacBook Air 的部分優勢在一些 Windows 超極本面前已經不復存在
再有就是性能了。默頻 1.6GHz 的雙核低功率 Y 系處理器註定了 MacBook Air 的性能不會太出色,而最高 3.6GHz 的睿頻對於 MacBook Air 來說無異於飲鳩止渴——MacBook 的降頻散熱法將通過降頻的方式保證電腦的散熱。兩個 Thunderbolt 3 介面如果放在一兩年前還算有點競爭力,但在 2018 年,這個價位的筆記本電腦幾乎都有兩個 Thunderbolt 3 介面了吧(除了微軟)。
如果說 MacBook Air 定價在 7999 這個價位,那它還能靠著售價、macOS 與優秀的做工在 Windows 超極本前找回些許優勢,但 9499 元的起步價確實「勸退」了不少潛在用戶。想要輕薄可以加錢買 MacBook,想要性能可以加錢買 MacBook Pro。我不明白蘋果為什麼會將 MacBook Air 的價格定在與 MacBook 如此相近的位置。如果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MacBook Air 會是 MacBook 系列入門轉化機,負責將其他平台的用戶轉化到 MacBook 上,從而轉化到以 iCloud 為首的蘋果生態中。
但 9499 元的起步價已經接近、甚至是超過了部分高端 Windows 筆記本的售價,照這麼看,蘋果似乎是想用一台性能「不怎麼出色」的電腦,去撬動 Windows 筆記本中最頂端的那部分用戶。
至於 MacBook Air 的市場表現如何,就不用拭目以待了吧。
※這次 Apple 發布會,你最期待發布希么?
※爭議中前行的特斯拉,下線了第 10 萬輛 Model 3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