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漢橋話畫:龔賢《自藏山水冊》解密「三絕」才子

漢橋話畫:龔賢《自藏山水冊》解密「三絕」才子

名畫鑒賞

中國傳統繪畫最常見的裝裱形式有立軸、手卷、冊頁,冊頁每開最大不過盈尺,六開到二十開不等,一般不會出現奇數開的情況,彙集一冊。優秀冊頁統一中透著變化,翻閱起來,總有賞心悅目的感覺,龔賢的這冊自藏山水便當屬此類。

12開的《自藏山水冊》是龔賢從1668年夏天畫到1669年春天,末頁有他自己的題跋:「此冊自戌申初夏發軔,至己酉暮春卒業,留為笥中之藏,勿似米家石出諸袖中,為人攫去也。清涼山下半畝居人龔賢志,計12幅。」言語中流露出自己對此冊山水的珍視有加。這12開冊頁或蓊蓊鬱郁,春山含笑;或清明有致,江邊農舍,可嘆逝者如斯;或不取峰頂,只截飛瀑入水,山水相接處,構圖上別出心裁;或幽徑通山,巨石斜倚當道,疏者盡疏之致,密者極密之能,黑白相比相顯,豐富的灰在兩者糅合、調動著畫面的情緒。

龔賢《自藏山水冊》

每一幅都是一個令人嚮往的清凈世界。而畫家的筆法也是非常多樣,米氏雲山的味道雖然在畫中最是濃厚,但又隱隱可以看到董巨披麻皴,以及一些元人的筆意在裡面。龔賢對米氏雲山很是著迷,他自己說在20餘歲的時候就見到米氏雲山,並發現作這種畫是需要讀書修養與個人的氣質才能畫出來的,龔賢總是在揣摩、領悟米氏雲山,他的氣質與米芾父子自然有很大區別,米氏雲山在龔賢筆下不再僅僅是一種簡單適於文人筆墨遊戲的樣式,而是加入了許多豐富的內容,變得層次分明,繁簡得體,濃淡相宜。

畫趣拾珍

在中國文人繪畫的表達中,境界的顯現都落實於用筆、用墨,從山水畫的確立到山水畫的興盛,從山水畫的成熟到山水畫的創新,筆與墨這對概念始終為山水畫家循循探索的真理。宋元以降的山水畫在經歷了無數畫家的耕耘探索後呈現出自然真切、筆墨獨立與個性抒發的多樣流變

龔賢《自藏山水冊》

明末董其昌以「參禪入畫」的方式闡釋了他心中「山水畫是什麼」的命題,繪畫的過程演化為悟道的體驗,筆墨本體在全新的境界中生長,由此影響其後三百年間的山水畫的發展。明清畫山水者多如牛毛,龔賢能夠從中脫穎而出,留名畫史,與他獨到的審美情趣有很大關係,他繼承了其師的繪畫理念,但又依據自己的個性有所發展。從境界到筆墨,從古人到師友,心摹手追,契而不舍,以此日積月累,在龔賢的心中建立了高品位的審美坐標和筆墨評價體系。

龔賢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以筆墨精進為基本落腳點,在境界的追求表現上他的山水是精心的「造境」,對墨的運用成為他影響後人最重要的方面。龔賢以師出名門的較高起點,經歷著藝術風格的不斷蛻變,從「白龔」、「灰龔」到46歲時的「黑龔」,逐漸完成了脫胎換骨的全過程。「白龔」是龔賢早期的風格面貌,屬於極簡略的一路,用筆簡單到畫面上只有一些皴擦的線條。從「白龔」過渡到「黑龔」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時期,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

龔賢《自藏山水冊》

1657年,龔賢作《自藏山水冊》是其繪畫創作里程碑式的作品之一,提出了氣韻、筆墨、丘壑之間的關係,表達了他在藝術道路上的追求;59歲時所作《山水》巨冊(24頁)是他的得意之作,詩跋多表現晚年時期追求的筆墨精神。在龔賢看來用筆和用墨是繪畫基本的構成元素,經過長年累月的師古人,師今人,師造化的努力,最終形成了集大成的用筆論和用墨論。龔賢「筆盡筆法」之外,在「筆法中有墨氣」而且「墨求墨氣」、「筆墨非二事矣」,他認為:墨中有筆,筆中有墨。若墨中沒有筆法,就是一灘墨糊塗,一片墨團團,只有在墨色的千變萬化中筆法有致,才可稱為「墨氣」,才能稱得是有靈氣的「墨氣」。

在現存的「黑龔」遺迹中最突出的特點是,龔賢將「積墨法」發揮的淋漓盡致,用潤墨一點點的積累,反覆皴擦,層層皴染,面貌多屬於「渾厚華滋」一路,他用凝重、遒勁的線條勾勒山石樹木的輪廓線,內皴其結構,遍遍加皴、復皴,直至自己滿意為止。在這層層皴擦的過程中,他對水分的控制能力非常的精道,水少則枯,水多則濕,水少墨多則濃,水多墨少則淡,水多墨多則可潑,水少墨少則可皴擦,水墨的比例根據畫面需要可靈活掌握,他多以渴筆皴擦,積渴成潤,在這層層皴染中筆法有致,筆與筆之間留有空隙,到二、三遍積染時,便增加了景緻的厚度,厚度中見淋漓生機,到了七、八遍時則越積越厚越黑,且這黑是黑到了老的極點,墨有了鮮活力,有了柔美,有了蒼勁,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美感,趣味橫生,謂「簡貴自冷」。

龔賢《自藏山水冊》

龔賢的墨色中有空間有層次,所作山水嚴謹細密,筆筆不苟,中鋒攪動,節奏韻律與心相應,造型的張力特點經長期心手相摹,演化為習慣動作,進入到自我的節奏中,以此生髮的水墨空間呈現出層層聯繫、層層對比、層層深厚的意韻,空間的跳躍借丘壑、山林而呈現出可呼吸的生命狀態。

在空間轉換上龔賢繼承了兩宋時期山水真切、虛實掩映、變化無窮的視覺經驗特點,畫作中的空間以「黑龔」為例,可追溯為宋人式的真切,精謹的筆墨,虛實的推演,營構了亦真亦幻的丘壑、叢林,或進入幽邃神秘世界,或登頂山巒一覽群山,用虛幻的筆墨營構了一個個真實可信的場景,氣息寂靜而沉鬱,北宋大家巨然、李成尤其是董源的空間意味在他的繪畫中反覆出現。

龔賢《自藏山水冊》

龔賢對於畫面構圖章法的安排也有他個人非常獨特的視角,突然一個很奇怪的構圖會讓讀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他早已習慣順應自然的隱士生活,在他的山水畫中我們找不到人跡出現,他是個幾乎不畫除山水外任何題材的畫家,一心經營的只是筆下丘壑,因為他害怕人的出現會打破山水的純凈與安靜,所以他的畫面總是那麼安靜,像是一個不會有人打擾、能夠得到恬然與夢幻的好去處。龔賢創造了一個世界,但又不想讓人涉足,任其荒蕪,他醉心於山水畫,萬事萬物皆如縷縷煙雲,片片浮生,又何必再去尋找煩惱呢。

山水畫的創作是龔賢重要的生命表達,其一生的探索與追求完全融入到山水畫史的發展過程中。對於筆墨氣息和位置章法,龔賢將其歸結為:「筆法要古,墨氣要厚,丘壑要穩,氣韻要渾。」在治學方式上,龔賢繼承了董其昌的理念,延續了中國傳統文人修鍊的途徑。龔賢題跋或論述中闡述了他的藝術觀:「我用我法,我法盡,而我即為後起之古人。」他的身後留下了大量的山水畫作,以精求美,並且實踐教授,傳下多部課徒稿以及畫論、畫評,以漸悟式的不懈努力而成就藝術。

龔賢《自藏山水冊》

龔賢獨特的筆墨精神在當時和後世產生了不朽的影響,當代山水大家黃賓虹、李可染等是在龔賢的「積墨法」山水畫的基礎上得以發展的,法有同異,黃賓虹兼用積墨、潑墨、破墨追求老辣、樸厚的味道,李可染將西方繪畫的「逆光」引入到積墨中,最終形成黑白對比強烈的特色。

龔賢出生於官宦世家,祖父、父親都曾在明朝為官,有著較為顯赫的身世背景。明末清初的政治糾葛和朝代變遷,使得他家境敗落,不得不寄人籬下,飄泊不定,終其一生。青年時代恰逢明亡清立,飽嘗戰亂之苦,他目睹了揚州清兵屠城慘劇,對於清兵入關屠殺漢人充滿仇恨。因此儘管是一介布衣,卻有民族氣節,一生不屑為官,不肯依附清廷。

龔賢《自藏山水冊》

龔賢10歲時舉家搬遷至南京,13歲時與名士楊文驄跟隨畫壇大家董其昌學畫,後來流寓揚州、泰州、海安等地,參加了反清復明的復社活動。他與復社成員在秦淮河畔結社賦詩,講學論藝,挽救民族危機。由於他剛直不阿的人品以及在詩書畫上的成就,他在南京士大夫中漸露頭角。他的經濟生活總體來說不理想,但是早年並不是很貧窮,當時還有餘錢用於編印詩集,第二次居住揚州時編輯了中晚唐詩集。由於龔賢編印的古、近體詩進入出版市場的努力失敗,虧了不少錢,成為他經濟上的轉折點。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龔賢孤身離開南京到揚州謀生,揚州是鉅賈大賈雲集之地,其中有很多收藏曆代名畫的人有時會邀請龔賢到府上資賞,對於龔賢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揚州數年間,他賞析了不計其數的歷代名畫,並「百遍摹之」為後來的藝術成就打下了基礎。

龔賢《自藏山水冊》

明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屠城揚州,龔賢因居郊外而幸免於難。迫於生計,龔賢在順治五年秋天應南京舊友鹽商徐逸的多次邀請,來到泰州東鄉海安鎮柳庄,做了徐家的塾師,教授其子徐凝。海安鎮時為泰州七場之一,龔賢在這裡一面教書一面讀書,與飽學隱逸之士徐逸及其家人相處融洽,生活亦相對安適。順治十一年冬,龔賢辭別徐逸父子,再次返回南京居住,已年屆50。

龔賢中年回到南京,別無所長,唯擅長繪畫,於是重操舊業,以賣畫授徒為生,賺取微薄的稿酬,生活甚是清苦。安居才能樂業,顛沛流離,雖然還不至於住無定所,但是以龔賢的個性,藝術家的氣質,又不善周旋、不善經營,經濟拮据,生活潦倒在所難免。但是他貧居自得,睥睨公卿,視權貴如糞土,正應了古語: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龔賢《自藏山水冊》

經歷了戰亂洗劫的家鄉滿是慘象,龔賢偶一登高,觸目都是傷心之處,他不禁感念國家亡於滿清。龔賢在南京幾經搬遷後,隱居清涼山。他於屋前半畝空地上築園栽植,名「半畝園」,並請畫家王翚作《半畝園圖》,他親自題跋。龔賢定居半畝園後,周亮工、孔尚任不僅是他志趣相投的摯友,還是他的主要經濟資助者。周亮工是清朝官員,一位有學識的收藏家、鑒賞家,周家豐富的書畫收藏讓龔賢受益匪淺。

他與戲劇家孔尚任談藝論道,成為忘年之交,晚年病中的龔賢曾向孔尚任敘說了官場上許多令人痛恨的事,孔尚任後來創作的名劇《桃花扇》,其中許多內容就是龔賢在南京的親身經歷。儘管龔賢「足不履市井」,但是與他來往的人卻不少,他與南京七位畫家樊圻、吳宏、高岑、鄒喆、葉欣、胡慥、謝蓀等人切磋畫藝,結下「蘭亭雅集」,丹青雅誼,形成了中國繪畫史赫赫有名的畫派——金陵八家,其藝術造詣位居八家之首。

龔賢《自藏山水冊》

龔賢定居清涼山半畝園之後,生活上相對穩定,因為有了這處閑庭散步,種草賞花,坐看風景,人居舒適的住所,龔賢的藝術才能得以發揮,排除各種干擾,消盡了自我得失的內在煩惱,除了偶爾與朋友書信往來,整日以酒相伴,吟詩作畫,傾心盡意於藝術創作,參訪古人畫作,鑒賞印證心得,沖淡了探索過程中的艱辛與苦澀,內心的激蕩與周遭的寧靜在日出日落中消磨,這樣的日子越長越好。「可喜山中無客來,柴門隨我自關開。涼風颯颯催疏雨,黃葉紛紛下綠苔。」在似有似無的天地中,龔賢內心的丘壑從筆墨間流淌出來。因為專註,因為專心,因此畫藝大進。

龔賢退隱清涼山,淡出江湖,寧願貧寒而不願附庸清廷,但是憂國憂民之心始終未泯,強烈的民族憂患意識促使他寄情於詩畫之中,聊以自慰。龔賢的最後二十年是他繪畫藝術的盛年,他的鴻篇巨製和精細入微的冊頁,大都完成於這一時期。1665年到1689年是龔賢在藝術上高度成熟的時期,他的畫作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表現出作者嫻熟高超的繪畫技藝和嚴謹認真的治學精神。

龔賢《自藏山水冊》

由於龔賢的名望和藝術造詣以及不向權貴獻媚,他為豪門權勢所不容。他們借索書為名欺壓,讓他不得安寧。1689年秋日,在貧困交加中,遭遇豪門橫暴,龔賢身染重病,鬱郁而亡。因為家貧無力安葬,全倚仗好友孔尚任的鼎力相助,才得以入殯。

龔賢曰:「畫者詩之餘,詩者文之餘,文者道之餘,吾輩日以學道為事,明乎道,則博雅。亦可渾樸,亦可不失為第一流人。放詩文寫畫,皆道之緒餘,所以見重於人群也。若淳淳之以筆墨為事,此之賤也。」這是一位士大夫的追求。龔賢的敏感與孤傲,沉鬱與莊嚴,清涼飄逸的心性與如如不動的文化品格,是一份厚重的精神遺產,值得我們去珍視。

名家小傳

龔賢《自藏山水冊》

龔賢(1618—1689年),字豈賢,號半千、野遺、柴丈、半畝、清涼山人等,入清後別號半千,所以畫史中也常稱他「龔半千」,祖籍江蘇崑山,清初著名山水畫家,為「金陵八家」畫派之首,以一種極個人的山水風格突出。工詩文,善行草。著有《香草堂集》、《畫訣》、《柴丈畫說》、《龔半千課徒畫稿》等。傳世代表作《岳陽樓圖》、《木葉丹黃圖》、《攝山棲霞圖》等。

文章來源於畫家邱漢橋新浪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藝術 的精彩文章:

漢橋話畫:戴進《春遊晚歸圖》觀明代古人踏春賞景
一位外國父親實力寵娃用畫筆記錄女兒美好童年

TAG:今日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