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有人向故宮捐贈清朝「冰箱」,專家:國寶啊、曾為乾隆所用
文/訪客的室友
1985年有人向故宮捐贈清朝「冰箱」,專家:國寶啊、曾為乾隆所用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小編一樣,特別喜歡博物館,無論是古代藝術品的博物館,還是如今一些新概念的博物館,平時有事沒事總會喜歡去逛一逛。
小編很喜歡博物館中東西整齊的排列,甚至喜歡觀察光線照射在它們身上時,產生的不同變化,彷彿透過變換的光影,就能知道這些物件留存的故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那麼對於特別喜歡欣賞文物的人,位於紫禁城內的故宮博物院絕對是一個理想的地方,你在那裡不僅能見識到幾乎涵蓋我國古時候所有時期的各種珍貴物件,還能參觀到明、清時期皇宮的部分建築。
儘管在有部分藏品在1948年到1949年之間被遷往了台北故宮,但通過收回溥儀皇帝私帶出宮的珍品、接受民間的捐贈以及參與各類考古活動,現在故宮博物院的文物總數已經達到了一百八十多萬件。
據統計,故宮博物院在1939年到2005年之間,共接受了來自民間682人捐贈的共計三萬多件文物,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件清朝「冰箱」,就是1985年,一位女士捐獻的。
大家可能會好奇,古時候也有「冰箱」?它們跟我們現在通俗說的冰箱可大有不同,這第一點不同就在於,古時候的冰箱是直接往裡放冰塊的。
冰箱在古代不止能放食物,冰塊釋放的冷氣還能祛暑,只不過古代不是什麼時候都有冰的,古人一般會在冬天取冰,放到專門的存冰地,然後夏天再拿出來用。
而第二點不同就是材質上的不同,其實我國在戰國時就有一種叫冰鑒的東西,使用木頭或是青銅做成,不過故宮博物院的這一對「冰箱」,是用陶瓷做成的,而且四角還包鑲了掐絲琺琅並飾以獸面紋,十分莊重典雅。專家看到後說:國寶啊,曾為乾隆所用。
其實這樣的在宮中使用的冰箱不止這一件,它們的做工都是十分精細的,與其說是一件器皿,更不如說是一件工藝品,但現在被館藏的並不多,其他的要麼就是流落在外,要麼就是被私人收藏了。
說回故宮的這件景泰藍冰箱,其實這件文物本來就是屬於博物院的,只不過當年溥儀把它們偷出宮運往天津,但最後卻因為它們體積實在是太大,攜帶不方便,只得就地拍賣。
拍得這件冰箱的人是我國著名的中醫陸觀虎先生,而故宮博物院在建院六十周年之際,收到了陸先生的後人——陸儀女式向故宮捐贈清朝的「冰箱」。
據陸女士回憶,以當時陸家的經濟狀況,想拿出一筆重金來購買這對宮廷之物,也是不容易的,但陸先生看到國難當頭,大量的國寶流落他國,陸先生也就不惜重金,買下了它們。
1985年11月6日,陸儀女士的兒子潘大衛先生代表全家人辦理了捐贈事宜,表示當時陸觀虎先生就是為了國家才買下了這對冰箱,他們現在也無意索要任何報酬。
※無名詩僧留下一首千古名詩,載入史冊,世代流傳,而且我們都會背
※此人平生只流傳下來一首詞,卻逢人就說,堪稱歷史中最自負的詞人
TAG:夢的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