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別困惑孩子的這些言行舉止,是孩子比我們細心,觀察到了更多

別困惑孩子的這些言行舉止,是孩子比我們細心,觀察到了更多

剛出生的孩子,由於對世界的未知,便對身邊的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在他們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新鮮的、與眾不同的。

當孩子長到2歲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對周圍一些我們不注意的小物體產生好奇心。相信許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每當看到孩子天真無邪的臉龐上那雙明亮的眼睛開始滴溜溜地轉,就說明他在觀察周圍的環境:一會兒用他的小手碰碰這兒,一會兒又好奇地摸摸那兒。等孩子漸漸地長大,於是又開始嘗試更多新鮮的活動,例如和小夥伴兒們一起追逐、一起遊戲。有時會不小心地碰撞到牆面或什麼地方,於是嚎啕大哭,但他哭的同時卻也懂得了什麼是疼痛。

一位父親帶著他兩歲大的小兒子去公園裡玩。小男孩一直在花園裡開心地笑,當時他站在公園的椅子上,扶著靠背,臉上一副很驚奇的表情。小男孩的面前是一個漂亮的花壇,可是爸爸發現,兒子並不是對著漂亮的花兒微笑。

於是,他的爸爸好奇地走近他,並朝他看的方向望過去,什麼也沒有呀。這個父親覺得更加驚奇了,心想:兒子到底在笑什麼呢?這時小男孩轉過頭來微笑著很認真地對爸爸說:「爸爸,爸爸,快看,那裡有個小東西在動呢!」

順著兒子的手指方向,這個父親看到了一條沾滿泥土的蚯蚓,蚯蚓因為沾上了泥土,就和周圍的顏色一樣。此刻,它正在努力地往前爬,如果不仔細看,還真不容易發現。原來引起小男孩興趣的就是這樣一條對我們來說毫不起眼的小蚯蚓。

其實,在孩子很小還不會走路的時候,他們就開始他的「觀察之旅」,小身板兒在地板上一個勁兒地爬啊爬,只要看到地板上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就睜大那雙好奇地大眼睛仔細觀看著,試探性地用小手觸摸著。看到沙發的的腿兒,就跟發現新大陸似的上去摸摸。地上的一張紙也會吸引了他們的眼光,咧了小嘴的同時,還不忘抓起來就玩,甚至還想嘗嘗它的「味道」,任憑父母怎樣說都不想放下。

強強的爸爸喜歡收集許多顏色的卡片,讓孩子來學習顏色。強強每次看到這些卡片就會特別開心,然後會指著其中的一張卡片喊:「汪——汪」,爸爸一看,原來是一張畫著可愛小狗的卡片。

這些漂亮的小卡片上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動物,還有各種大房子和大樹,爸爸發現好像唯獨沒有看見汽車。爸爸想考考強強的觀察力,於是就問他:「強強,這裡面怎麼會沒有小汽車啊?」

強強看了看爸爸,然後很開心的挑出一張說:「爸爸,有啊!小汽車在這呢!」爸爸仔細一看,原來在卡片的中間畫的是扛槍的獵人,旁邊跟著一條獵狗,在卡片的背景角落裡還可以看到有一座小屋和一條曲曲折折的小路,在這條曲折小路的盡頭還有一個幾乎看不到的小黑點兒。強強指著那個小黑點開心地叫道:「嘀一嘀,小汽車,爸爸看!路上有小汽車」。

按照大人們的眼光肯定不會注意到這是一輛車,但是,強強通過平時生活中的常識,意會到,在路上的小黑點就是汽車。

爸爸為孩子的想像力和觀察力感到驚喜和開心。為此,他拿回更多的卡片供強強學習。

故事中,孩子的觀察力的確和我們成年人不同。孩子們總會關注到那些最細微的小東西,他們眼中的父母們總是不夠細心。由於我們不關注那些無關緊要的小細節,他們會覺得大人們怎麼總是那麼遲鈍和無能。

有一個約兩歲的男孩正捧著一本書看,書中有這樣一幅畫:耶穌在召喚小孩子都圍到他身邊的場景。父親指著畫說:「所有的孩子都靠著耶穌,這個孩子還在耶穌的懷抱里,他們都喜歡那穌、仰慕耶穌。」

孩子聽後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興趣,甚至有些不耐煩。於是父親翻到另一幅比較有意感的畫給他看,小男孩說:「爸爸,他在睡覺呢!」

「嗯?誰在睡覺?」父親感到很奇怪。

「耶穌,就是耶穌在睡覺呢!」小男孩把書翻到那頁後,爸爸仔細一看,發現畫中的耶穌俯視著那些孩子,他的眼瞼下垂,確實很像睡著的樣子。如果讓大人們來看這幅畫,一定不會想到是耶穌睡覺的樣子。

於是他父親又開始翻看其他的圖片,在翻看這些新的圖片時,兒子忽然大叫了一聲:「啊!小兔子!」他興奮地手舞足蹈,原來在剛才那幅《主顯聖容》的另一面的小角落裡還畫有一隻小兔子。

是啊!有誰會去注意這隻小兔子呢?但是這個小男孩卻看到了。

孩子的眼睛確實與我們大人們不同,如果孩子被一個無關緊要的事物所吸引,並且全神貫注地盯著它時,他與這個事物之間就存在了一種大人無法理解的溝通和感情,我們暫且看做是孩子的一種本能。

對於我們來說,孩子的內心世界充滿了神秘。很多父母對自己孩子的言行舉止,總是感到很困惑。這是因為我們只是根據孩子的外在表現去做常規的判斷,而沒有對孩子進行仔細的觀察,沒有去探究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

讓我們做個細心地父母吧,別被孩子再說我們不細心了。

每日持續分享有價值的育兒經驗與心得,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歡迎評論區留言轉發,收藏,關注本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同成長的粑粑 的精彩文章:

別把你的「勤快」給了孩子,他不需要,他需要你的「懶」
孩子不好好吃飯,你怎麼解決?解決時,請不要忽略心理因素

TAG:一同成長的粑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