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能缺少競爭能力的培養,爸爸更不能缺席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能缺少競爭能力的培養,爸爸更不能缺席

從人類文明產生的時候,競爭就出現了。比如:我們要與別的物種競爭食物;與大自然競爭主動權;與生命競爭時間……到了現在,我們還要與別人競爭工作、上升空間,競爭學業,競爭獲獎資格等等。即便你不想競爭,競爭的人潮也會推動你前進。如果你站在原地的話,只會被競爭的人潮踩在腳底,無法翻身。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來自農村的李楠初中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到市裡的重點高中,但是由於以前所在學校的教學質量沒有市裡的好,所以,在進入市裡的重點高中後,李楠突然覺得有點不太適應,尤其上英語課的時候,他總是感覺雲里霧裡的,一點兒都聽不懂。

第一學期結束後,李楠所有的功課全都不及格,最慘的一門就是英語,只考了40分,門門功課的「紅燈」對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他覺得是不是農村的孩子永遠比不上城市的孩子?

後來,李楠就變得自卑,變得不愛說話。於是,他就天天泡在小說里尋找自己的歸屬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結果成績可想而知,更是差點兒被學校開除。李楠認為,與其在這兒丟人現眼,還不如出去找工作去。

帶著這種想法,李楠跑回家。父親知道他這個想法之後,對他說道:「放棄學業?你這和戰場上逃兵有什麼兩樣,離開學校能夠逃避學校的競爭,那麼以後你步入社會呢?你還能逃避社會競爭嗎?身為一個男人,難道你想一輩子帶著「逃兵」這頂帽子嗎?」

父親這一番話擊中了李楠作為男人強烈的自尊心。「逃兵?我怎麼會要當逃兵呢?逃兵更會遭到別人的唾棄,我絕對不做逃兵!」

其實,李楠並不笨,而且在初中的成績還很好,之所以成績不好,是因為他還沒有適應城市這種快節奏的新環境。如今他樹立了不當「逃兵」的競爭意識,決心通過自己的刻苦學習超過別人。漸漸地,他的成績就提上來了。

從這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李楠在暫時落後的時候,不想和別人競爭,一味地逃避,甚至輟學,將來他到了社會上,也終究是個「逃兵」,從而被社會所淘汰。令人欣慰的是,李楠在父親的教導下,最終勇敢地面對競爭,化競爭為動力,刻苦學習,努力鑽研,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理想大學。

在生活中,有很多父親出於對孩子的愛,而忽視了鼓勵孩子去競爭,提高孩子的競爭能力。在遇到一些競爭的事情時,很多孩子都會用「我不行」之類的話來逃避。雖然競爭能讓人處於緊張的狀態中,但正是這種緊張激發了我們的潛能。實際上,孩子害怕競爭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父親不要強迫孩子去參加一些比賽或競賽,而是要讓孩子認為參與到其中會很有趣。比如,下面的這位父親做的就非常好。

「聽說你們班上舉辦中秋節的文藝晚會了,你準備了什麼節目啊?」

「爸爸,我不想參加,我去看看就好了。」

「的確,坐在台下看別人表演也是不錯。但我想,站在台上看下面的觀眾也會很有意思吧!要知道,平時的同學都變成了你的觀眾,他們都看著你,發現你還有這樣的一面,不是很有趣嗎?」

「是很有意思啊!但是我沒有什麼可以表演的節目。」

「你上次不是在家裡朗誦過一首詩嗎?好像是英國人的吧!」

「哦,你說的是莎士比亞啊!不過,我們的同學都會念啊!這有什麼好表演的。」

「據我所知,莎士比亞還有很多的戲劇啊!你們為什麼不排演一個中國版的莎翁戲劇呢!我想那很有意思啊。比如你們選取一個有趣的場景,可以扮演某個人物。你可以組織一下同學們嘛,當一回導演,導個大片!是多麼有成就感的事情啊!」

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是有表演欲的。如果讓他成為某個表演中的主角的話,他們是不會拒絕的。像故事中的爸爸一樣,孩子沒有想要去表演節目,但是在爸爸的啟發下,孩子就會主動了。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親要給孩子爭取一個主動的機會或者暗示孩子: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如果孩子準備參與的話,那父親就要多給他們一些意見,讓孩子真的感受到成就感。當這個活動結束的時候,父親還可以幫助孩子總結,尤其是在孩子沒有獲得任何獎項的時候,多和他說一些過程中的事情。只有讓孩子把心態放平,才不會害怕活動。

父親為了教育出一個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有能力的孩子,就要學會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讓他知道:競爭是生命中的常態,競爭是生存教育的一劑強心針。可是,在這個時候,有些父親就開始發愁了:在孩子衣食無憂的年紀,如何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呢?如何保證他不會因為競爭的壓力產生一些負面情緒?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故事:

在周末的時候,爸爸對兒子說:「我就要參與一個十分棒的項目了,但是這一次我們有四五個對手,他們也想把這單生意談攏。不過這次只能有一個贏家,我得想點辦法。」

「這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兒子無奈地說道。

「的確,我們準備了兩周,包括對自己的產品的分析,對對手的產品優劣的比較……該做的都做了。」

「你們這樣全力去準備,相信你們一定會成功的!」

「謝謝你,兒子。我們準備得充分,如果贏的話,也是情理之中。如果輸了的話,那麼只能說明我們的對手準備得更好,他們的介紹和產品都無懈可擊!下一次,我們要做得更好!」

在這個簡單的對話中,爸爸在教給孩子一些道理。比如:在面對競爭的時候,我們要使盡全力。即便是失敗了,也要從容面對,並且在下一次的競爭中做得更好。在這裡,爸爸用自己的行動來告訴孩子:什麼是「勝不驕,敗不餒」,也通過自己的態度來告訴孩子:只要自己盡全力了,就不要在意結果如何。當別人贏了自己的時候,要肯定對方,這樣自己才能學到新的東西。

在孩子還沒有成年之前,他們所面臨的競爭多是學業上的,雖然很激烈,但這種競爭卻不會產生實質上的利益衝突。等到孩子成年以後,走向社會,就將面臨著利益博弈的競爭。學業和社會上的競爭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很多孩子在一走出校門的時候,很會打退堂鼓了。其實,這就是孩子在年幼的時候,沒有什麼競爭意識所導致的。

有些一貫爭強好勝的孩子,在幾次打擊之後就開始抱怨了,他們抱怨社會這不好,那不好;抱怨競爭不透明,抱怨不平等……事實上,這是最無能的反應。

那麼,父親該如何提高孩子的競爭能力呢?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種願望,那就是渴望成功,超越其他人。如果我們善於運用這種心理,就可以成為我們鼓勵自己不斷前進的動力,孩子也不例外。因此,父母要樹立孩子拼搏向上的競爭意識,在學習當中要力爭上遊,將來在人生道路上,要敢於做「出頭鳥」。

2.幫孩子找到競爭的優勢

幫孩子樹立自信,讓孩子具有自我競爭意識。孩子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更別說與他人競爭,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孩子,必然不是那種朝氣蓬勃、樂觀向上的人,他們做任何事都體驗不到那種成就感。

每個人的興趣和才能是不盡相同的,要懂得發現自己的長處,這樣就能增加成功的機會,減少挫敗。既然有競爭,就會有勝敗,當孩子處於劣勢時,父親要鼓勵孩子繼續保持積極進取的態度,不要貶低或破壞對方,也不要心生嫉妒,更不必就此灰心喪氣。

父親要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看到自己的優勢,讓孩子遠離自卑,變得自信起來。

3.引導孩子向競爭對手學習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能夠低下頭觀察並學習對手的優點,是一種自我競爭精神。

無論在學校還是生活中,很多孩子們都有競爭對手。當他們面對競爭對手時,往往把對方看做敵人,害怕對方超過自己,有的時候甚至採取一些不光彩的方式打擊對方。出現這種情況,父親應該及時地引導孩子不可懷著敵對的心態,而應該自己觀察對手,發現對手的優勢,並視為自己學習的榜樣。競爭雖然激烈,但是可以從中學習到競爭對手的優點,主動向對手請教問題,同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修正之後不斷進步。

4.引導孩子進行良性競爭

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並不意味著讓孩子處處爭先,斤斤計較。父親需要給孩子引導大的方向,告誡孩子要分清哪些是值得全力以赴去競爭的,而哪些又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孩子體會競爭的價值與意義,還可引導孩子以良性競爭為出發點,教育孩子懂得良性競爭的原則,那就是公平、公正、公開、公心。

5.培養孩子健康的競爭心態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競爭意識的培養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健康的競爭心態。

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父母在教會孩子競爭的同時,要讓他們明白,競爭不是狹隘的、自私的,陰險、狡詐,暗算別人這都不是競爭。真正健康的競爭,應該是並肩前進的,通過各自的實力來超越;當然,在競爭當中也可以進行合作,沒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集體觀念,孩子單獨一個人向前,是孤獨的,不易成功的。

如果過於追求打敗對手,容易造成人際關係緊張,這會讓孩子脫離了集體,形成一種狹隘的競爭意識。而且,無論在哪兒都是強中更有強中手,競爭當中難免經歷失敗,如果孩子承受不了。慢慢地,就會影響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所以,父親應多引導孩子與自己競爭,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在目前的基礎上,不斷地超越自己取得進步,與自己的不良習慣作鬥爭,與困難作鬥爭。

6.教孩子看清競爭的得與失

競爭中,有人成功必然有人失敗,不是每個人都會一直是常勝將軍的。所以父親,還需要教育孩子能夠正確看待競爭中的得與失。當孩子面臨失敗的時候,通常都會心情不好,有時甚至自暴自棄,父親此時一定要及時疏導孩子這種不良的心理,給孩子講明存在這種不良心理的危害,從新給孩子樹立信心,幫助孩子提高在競爭中承受挫折的抗性,培養孩子擁有真正的競爭實力而當孩子取得成功的時候,父親要告訴孩子,不驕不躁,保持現在的成績,繼續迎接新的競爭。

競爭,是一種促使孩子能力提高的形式,通過競爭,鍛煉了孩子的心理素質,提高了綜合素質。為了讓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父親必須將培養孩子的競爭意重視起來。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競爭力,不僅能促進他的積極成長,更能決定他以後的命運走勢。因此,父親應該在孩子踏入社會之前,就教會他:敢於競爭,並適應社會優勝劣汰的法則。鼓勵孩子儘可能多地參與多種形式的競爭活動,讓孩子能夠在競爭中感受挫折,經歷失敗,鼓勵他們在哪兒跌倒了就在哪兒爬起來繼續前進。

每日持續分享有價值的育兒經驗與心得,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歡迎評論區留言轉發,收藏,關注本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同成長的粑粑 的精彩文章:

寶寶太以自我為中心,你怎麼辦?這種方法最可取
幼兒園開學了,這幾個辦法,可以幫內向的寶寶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TAG:一同成長的粑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