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電影《影》中的一個小物品,揭開中國古代的一個高危行業
原標題:張藝謀電影《影》中的一個小物品,揭開中國古代的一個高危行業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子繇
最近熱映影片《影》中的水墨風讓人印象深刻,除了整幕的潑墨山水,同樣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有一些小細節,比如暗暗潛入境州城中的沛國士兵所用的自製氧氣瓶!
難道早在古代就已經有了專業的潛水裝備了嗎?還真有!
一、古老的潛泳活動
游泳在古代是一項非常古老的運動,從某種程度上看,這既是人親近自然的一種天性,又源於人們生活中必須與水打交道的現實。
早在西周時,游泳活動就已經十分普遍了。
我們都聽過《詩經》中的「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而這除了是一首愛情詩外,還透露出了當時的一種社會風氣。
朱熹曾解釋「游女」說:「江漢之俗,其女好游,漢魏以後猶然。」可見當時就連女子的游泳技術都不可小覷。
後世的游泳還逐漸發展為一項體育競賽和表演項目。
那時人們游泳還沒有什麼專門的服飾,大多是直接「裸游」,或者和衣入水。
但如果要當眾比賽或表演呢,那就在全身繪以紋飾,這樣既避免了裸身的尷尬,又增加了表演的美感。
游泳技術好的,就會進行更高一級的潛泳。早期人們潛水只是為了競技或者捕撈,在水下待的時間並不長,水性較好的人就足以應付了。
但到了後來,出現了一群特殊的人,他們由於職業的需求要長時間潛在水中,而後世潛水裝備的出現也與他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二、採珠人
衣食保暖後,人們往往就會追求衣飾用度的華美,古代上層貴族對於奇珍異寶的喜好逐漸催生了採珠這一行業。採珠人就是專門從事採擷海中珍珠的一類人。珍珠貝種類繁多,或藏於十多米的淺海或潛在幾十米的深海。
而對於採珠人來說,最大的阻礙還不是深海的距離,而是海底潛藏的各種未知的危險。
採珠人潛入海中,不僅要承受巨大的海水壓力,還要面對礁石、暗涌以及各類海洋生物的襲擊,這些無疑都是關乎性命的威脅。
自商周到唐宋,古代的採珠業一直都延續著最原始的採擷方式,有以採珠為業的家庭,從小便開始訓練自家男孩兒潛水的技能,到十幾歲時,他們便可以跟著長輩們一起潛海採珠了。
下海前,採珠人會在腰部繫上一根長繩,這是救命用的,一旦在水下出現氣息不足的情況就要立即晃動長繩讓船上接應的人知道,這時船上的人就要迅速將採珠人拉出水面。
由於珍珠貝生長的地方較深,每次潛入不多久就需要浮出水面換一次氣,徒勞無功的情況還不算什麼,採珠人在水下往往會面臨喪命的危險,或窒息,或被暗流捲走,或遭到鯊魚侵襲……
在海中無法隨時換氣,往往是採珠人最難克服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採珠人對潛水的防護裝置進行了一些創改。
三、早期的潛水裝備
大致從唐代起,南海地區的採珠人就開始從裸身潛海變為身著防護服、口銜呼吸管潛海採珠了。
這個時候的防護衣是用棉布或牛皮製成的緊身衣,另外還有一個頭套,頭套戴上後可以罩住整個頭部,只留下眼、鼻、口露在外面。
呼吸管則是一個錫制的空心長管,兩頭都是喇叭口,一頭罩住口鼻,另一頭露出水面。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就明確記載了一種改良的呼吸潛水裝備:「以錫造彎環空管,其本缺處對掩沒人口鼻,令舒透呼吸於中,別以熟皮包絡耳項之際。」
當時的潛水裝備已經發展為系索式了,這種呼吸裝置的一端可以將採珠人的口鼻完全罩住,還能將耳朵和頸部與頭部牢牢綁住,防止耳朵進水。
另一端則可以露出水面與空氣相連通。這套裝備看似簡單,卻能大大降低採珠人在海中遇到的風險,還能提高採珠的質量和數量,是我國古代早期的潛水裝備。
但即便如此,採珠面臨的危險依然很大,就如明代詩人林兆珂在《採珠行》中所寫到的:「忽狂飆吹浪起,舵折帆摧舟欲圮。哀哀呼天天不聞,十萬壯丁半生死。」而潛水的防護裝置也是一直在不斷改進的。
四、引入外來潛水技術
我國古代潛水裝置在不斷的改進過程中,也吸收了不少國外的先進技術。
清朝時,國內出現了一部專門記錄潛水服的譯作——《水衣全論》。
書中記載「一千五百三十八年,西班牙國拖里陀地方有希臘人兩名,在國王之前,用器入水。旁觀者有萬餘人」。
而1669年,一個名叫布來里的人「用紅銅套頸約二尺套在人頭,面前鑲玻璃片,又用山羊皮做翱良,與人身同形,身上帶抽氣筒能通入銅套內,並有管自套通入空氣,腳上有薄皮如鴨掌,便於水內行走並出水」。
據書中的描述來看,那時的潛水服已經具備現代潛水裝置的雛形了,既有玻璃頭罩,還有氧氣瓶和潛水靴。
這部由英國人傅蘭雅口譯、清人徐壽記錄的著作,在清朝光緒年間大為流行,也促進了我國潛水裝置的改良。
參考資料:《天工開物》、《從<水衣全論>看中國潛泳服飾的接受》、《陶本<天工開物>所附<沒水採珠船>圖考》、《萬命沉淵的古代採珠》
※颱風為什麼叫颱風?古代如何防禦?為何日本卻能靠颱風保命?
※兢兢業業的雍正帝,只因做了幾件「壞事」,造就了如今的影視形象
TAG:歷史風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