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甘肅省博物館國寶級文物:北宋佛畫 報父母恩重經變圖

甘肅省博物館國寶級文物:北宋佛畫 報父母恩重經變圖

甘肅省博物館裡收藏著一幅《報父母恩重經變》圖,圖是絹本、敷彩,縱182厘米,橫127厘米,據說原出敦煌石窟。全圖繪佛、菩薩及世俗像達110餘人,並有大段題記,是國內現存的幅面較大且有紀年的一幀絹本佛畫。我省著名文物專家、今年82歲高齡的秦明智老先生介紹說:這幅經變圖可以稱得上是我國最早的連環畫了。  所謂經變畫,就是依據佛經繪製的畫,最早出現在南朝時期。經變圖分說法圖和故事畫兩大部分。佛像繪於畫正中,上部繪「七佛」,都有彩色圓形項光和背光,著半披肩袈裟,結跏趺坐在蓮台上,榜書佛名,兩側又繪製了「藏寶」「珠寶」「兵寶」等「七寶」。中心部位繪說法圖,說法圖的下面,中間書經變文和發願文,兩側繪赴會聖眾。中間墨書經變文12行,題曰《佛說報父母恩重經變》,發願文15行,題曰《繪佛邈真紀》,末題「於時淳化二年歲次辛卯五月廿二日紀」,這就是製作經變畫的緣起和時間--北宋淳化二年即公元991年。

這幅經變畫是根據唐人《佛說報父母恩重經變》創作的經變故事書,經變文是節錄其中部分文句而成,而有關孝親題材的經變,多見於唐代以後,所以經文的成書時代不會過早。「繪佛邈真」取「上圖佛會,下邈真儀」之義,把宣揚佛法同報父母恩結合在一起。經變故事以連環畫形式展開,分布在說法圖的兩側。從左下方起自下而上,再從右上方由上而下,分為15幅,各以山石分割,都有榜題。繪畫了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如懷胎、哺育、搖搖籃、嬉戲、教育等畫面。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上人物形象生動,故事段落分明,可能是俗講大師講經時使用的挂圖。一、二圖是楔子部分;三至十圖敘述了父母養育,含辛茹苦,也是全畫的重心所在;十一至十五圖是結語,褒揚孝子,鞭撻嬌子不孝。

《報父母恩重經變》圖是以宣揚佛教孝道思想為題材,它的出現,能夠看出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過程,即進與我國文化的融合。我們知道,中國傳統儒家思想提倡的是「孝為百行之首」;而早期的佛教主張「不事二親」「等禽氣於己親」,這一點從佛經故事「薩陲那太子捨身飼虎」和「屍毗王割肉救鴿」里就能看出來,當然佛教中也沒有「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必然要遭到儒家思想的反對,不利於佛教的存在和傳播。所以佛教不得不向儒家讓步,把倫理道德融合到教義中去。唐早中期出現了報恩經,有孝養品、善友品、惡友品等,唐晚期出現報父母恩重經,並有較大量的報父母恩重經變壁畫出現,這就表明佛教為進一步適合中國國情,求得發展,把孝道納入自家的教義中來,把釋迦牟尼同孔子並列為聖人。

我國保存下來的古代佛教以壁畫為主,絹本畫為數不多,這幅經變畫就繼承了唐代壁畫的傳統,既有唐的雍容華貴,又有宋的秀美俊俏,構圖上做到了統而不滯,活而不亂。使用顏料有石青、石綠、硃砂、赭石、白粉、金粉等,雖歷經千年仍色澤鮮艷.我們可以說《報父母恩重經變》圖的年代之早、有明確紀年、顏色鮮艷、保存完整以及「最早的有人物有山水的連環畫」成就了它的國寶風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賢法師 的精彩文章:

道衍禪師及其書法
俄羅斯藏旃檀佛像考察記

TAG:明賢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