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Kris Wu到Kris Who,該背鍋的不是追星打榜,而是NC粉
吳亦凡今年的生日過得很不安穩
不僅斷斷續續出現在微博熱搜榜上
還在推特上引發了一波熱度
成功引起小規模罵戰
整個事情想必你們也都清楚了
吳亦凡發了新專輯
於是粉絲們就組織了打榜活動
希望用一個好成績給吳亦凡當作生日禮物
但最大的爭議就出現在了打榜這件事上
吳亦凡新專輯發布幾個小時
就屠榜了美國幾個音樂排行榜
尤其是iTunes上7首歌牢牢佔據前位
北美眾多本土明星
包括被視為今年大熱門的A妹
都只能甘拜下風
這下美國網友坐不住了
尤其是A妹的粉絲
特別想知道這個打敗自己偶像的Kris
到底是何方神聖
而且懷疑這樣的iTunes數據是被人惡意操控
甚至網上還傳出
A妹經紀人公開diss吳亦凡
使得中國水軍成為推特熱詞
而後事情便來來回回反轉
吳亦凡的新歌被清榜又重新上榜
直到今天又有新進展
據外媒報道
吳亦凡新專輯銷量
被認為是通過欺詐手段取得
將不會作為iTunes銷量向尼爾森彙報
自然也不會記入billboard榜單
如今在iTunes實時數據統計網站Kworb上
吳亦凡新歌已經在100名外
且數據已被清空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之前說吳亦凡新歌被北美下架
純屬謠言
雖然不被計入排行榜
但在iTunes上購買了吳亦凡新歌的用戶
依然能夠正常收聽下載
今天A妹的經紀人也在INS上發聲
聲稱一切只是一場誤會
吳亦凡在世界各地都是一個明星
但iTunes的這種做法
還是引發了吳亦凡部分粉絲的強烈不滿
認為自己買自己偶像的新歌是花了真金白銀的
iTunes一邊收了大量美金
一邊又不承認銷量實在……
但iTunes在音樂排行上
對賬號id以及地區都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定
每首歌每個賬號只能購買一次
就是為了儘可能客觀展現
某首歌在某地區的受歡迎程度
而從吳亦凡打榜的相關教程里看到
這次打榜提升排名的關鍵就是
粉絲們藉助VPN和更換ID的方法
連接iTunes美國線路大量購買新歌
老實說這樣的打榜方式
無論是時間精力還是金錢成本
都不是軟體機器人等刷量方式
更不是普通水軍所能比擬的
這也是為什麼吳亦凡的某些粉絲
堅決不承認這是刷量
更無法理解怎麼會被定義為欺詐行為
真金白銀花出去了就為給自己偶像添人氣
這麼做有錯嗎?
只要在經濟允許範圍內
給偶像花多少錢都是個人自由
只要自己高興
成百上千張實體專輯帶回家都能被理解
但這麼多人集中在一起
行走在灰色地帶
挑戰規則漏洞
專挑別人的空子下手
真沒有那麼光彩
所以當對方站出來指責
說這些干擾了他們本地音樂市場公平競爭時
吳亦凡的粉絲們站不住腳
畢竟最後拼的是人氣
不是哪個明星的粉絲群體更有錢
而人氣,我更願意相信
它來自於作品本身
每一個追過星的人都普遍擁有這種情緒:
希望更多的人看見自己偶像
能夠欣賞到他身上的閃光點
所以會在他需要的時候拼盡全力
對於吳亦凡來說這一次的困難
是以華人身份進入北美音樂市場
正如粉絲們所說
他們希望能靠打榜讓更多人看到吳亦凡
欣賞他的音樂
讓北美更多人知道吳亦凡發專輯
粉絲們做到了
而獲得別人欣賞這件事
很遺憾粉絲們幫不上什麼忙
只有吳亦凡自己能做到
2013年
A妹Ariana發行首張個人專輯
首周銷量空降公告牌冠軍
今年25歲
已經收穫兩座全美音樂獎
和四項格萊美提名
Justin Bieber
同樣是美國最具爭議的明星
經常被拿出來和吳亦凡做對比
16歲時《baby》紅遍世界
現如今依然有著極高的傳唱度
全美音樂獎和格萊美提名獲獎次數
兩隻手數不過來
這些可能還會被以種族歧視等理由被質疑
那如今正當紅的BTS?
韓國男團向來都有打榜傳統
BTS也一直非常在意歐美音樂市場
但他們靠作品站住了
拿過全美音樂獎
登頂過公告牌排行榜
公告牌專門為其開闢專欄
BBC為他們拍攝紀錄片
別又拿出自家粉絲不夠努力這套說辭
把偶像人氣下滑的鍋一股腦
甩到粉絲身上
粉絲們哪裡是不努力
而是總是過分用力
摸著良心說
我國粉絲不缺錢
打榜沖人氣從來都是大手筆
幾屆粉絲靠著這種方式
幫多少偶像拿下過極其漂亮的成績單
但除了商業價值外
這些名次在國內究竟有多少含金量?
因為稀缺才難能可貴
一旦泛濫
就變成了流量明星的標配
變成了粉絲們不得不掏的腰包
我真的非常想請教
粉絲們究竟要以何種心情與目的追星?
是享受每天一睜眼就化身戰士
為自家偶像披甲上陣的感覺?
還是要沉醉於為偶像造夢
讓他們分不清真實虛幻對錯好壞?
何況這些排名所謂輸贏
對一個歌手而言
究竟重要到什麼地步
真的值得這麼多粉絲放棄原則嗎?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往期
?
?
更多回顧戳原文????
※16歲少女偶像被逼上吊自盡,曾遭經紀公司勞動壓榨和惡意恐嚇
TAG:秋田六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