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寒地凍,沒有空調暖氣的古人在冬天如何取暖?

天寒地凍,沒有空調暖氣的古人在冬天如何取暖?

寒冷的冬天到來,現代人憑藉暖氣、空調、保暖衣物輕鬆解決了禦寒問題,那麼,古代人是如何取暖,抵禦風寒的呢?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學會了使用火,除了照明、燒烤食物,火在寒冷的冬季給人類帶來了溫暖。

周朝時出現了一種叫「燎爐」的取暖工具,通過連續燒炭,使室內保持溫暖,但這種方法只限於貴族,平民無法享受這種奢侈的取暖方式。

戰國時期,楚國冬季比今天要寒冷許多,多雨、寒涼令人們難以忍受,那時候凍死人是常有的事兒。一些貴族通過飲食來抵禦風寒,用鬲、陶、銅鼎為「火鍋」,下面添加炭火,上面蒸煮羊肉、生薑等驅寒的食物。

秦朝時期,皇宮出現了「壁爐」、「火牆」等保暖設施,需要大量的木炭,為防止出現燒炭中毒現象,煙囪安置在室外,火牆的通道以筒瓦相扣,形成密閉的管狀,便於排煙並保持室內溫度。

漢朝時,皇宮內設有暖房——「溫室殿」。《西京雜記》記載:「溫室殿以花椒和泥塗壁,壁面披掛錦繡,以香桂為主,設火齊雲母屏風,有鴻羽帳,地上鋪著西域毛毯。」

用花椒塗抹牆壁,上面披掛錦繡、羽絨帘子,地下鋪設羊毛地毯……這在漢朝可是非常奢侈的行為。帝王們如此,平民百姓家中只能靠火炕保暖,燒柴還是有上頓沒下頓的。

漢朝時,棉花還沒有出現,人們出行,禦寒的衣物僅有麻衣,保暖效果很差,貴族的情況相對好一些,有狐裘、羊皮等衣物,抵禦風寒效果很不錯。

南北朝時期,原產於阿拉伯地區的棉花傳到中國,開始在邊疆地區種植,後來陸續傳到內地,宋元時期,棉衣逐漸普及,為人們冬季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西晉時期,一些貴族也開始修建「椒室」,即搗碎花椒和泥抹牆,形成效果極佳的保溫層,如土豪石崇就是「以椒為泥塗室」,這種取暖方式,別說平民,普通官員都消費不起。

說到貴族取暖,還有一些極端的例子,說來令人匪夷所思。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申王李撝[huī],「每至冬月,有風雪苦寒之苦,使宮妓密圍於座側,以禦寒氣,自呼為『妓圍』。」

李撝令美人圍成一團,抵禦風寒,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受到啟發,他冬天出行的時候,挑選身體肥胖的婢女,圍在他的周圍行走,美其名曰「肉陣」。

唐玄宗另一個弟弟岐王李范的取暖方式比李撝、楊國忠更牛掰,天冷拿不出手,這貨把手直接伸進侍女的懷裡,得意洋洋地聲稱,這叫「香肌暖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東漢末年發生一起「無須之禍」,兩千多個沒長鬍子的男人被誤殺
武則天為啥逼死親生兒子?僅僅是因為懷疑他殺了一個江湖術士嗎?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