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的科舉考試有多荒唐?一個菜農走進考場,出來便成了舉人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洪秀全及諸王開始享受著天堂一般的生活,同時他們又一邊規劃普通民眾的生活。基本上,清朝統治制定的那一套社會制度都被太平天國視為「妖孽」,欲除之而後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洪秀全首先頒布詔令,要求天國的臣民們改變信仰,敬拜上帝。隨後,又強令百姓改變原來的裝束和髮式,腦袋後面不能再梳辮子,婦女也不能再穿旗袍。這個時候,百姓就需要在「留髮」或是「留頭」之間再次做出選擇。百姓的審美觀也要隨著朝代的更替而不停變換。
對於許多知識分子來說,改換一下服飾髮型倒也無妨。太平軍最令人可恨之處便是毀壞書籍,他們把大量的藏書放火燒掉,或者當柴草使用,甚至解手後拿來擦屁股。這種到處焚燒書籍,打擊讀書人的做法對於穩固太平天國沒有任何好處,相反,其副作用更為顯著。
在太平天國,只有一項「清妖」實行的制度不但被保留了下來,而且很受重視。那就是科舉制度。眾所周知,洪秀全就是因為沒有考取功名而走上造反之路的,因此他內心有很深的「科舉情結」。當初,他名落孫山時,就曾憤憤發誓:「等我自己開科取士吧。」
太平軍打下第一座城市永安後,即宣布開科取士,那一次科舉的首名是南王馮雲山。進入南京城後,太平天國馬上制定了自己的科舉考試辦法,並於當年開科。其制度大致沿襲了清朝,考試分為鄉試、縣試、郡試、省試和京試,只不過清朝是三年一考,太平天國一年一考,且京試又設天試、東試、北試、翼試,共有四次,試期分別以天王、東王、北王和翼王四人的生日為期。
四次京試各自開科取士,各自出金榜,都產生狀元、榜眼、探花。當時有人寫了一首《金陵癸甲新樂府·點狀元》:「八月號東試,十月號天試,正月及二月,北試翼試又相繼。六月閱耳四狀元,唾手功名太容易。」依照這個考法,毫無疑問,原本萬里挑一的進士在太平天國一點也不稀罕。
太平軍所到之處,嚇走了大批讀書人,所以當他們開科取士的時候,具備考試的讀書人就很稀少。因此不得不放寬條件,無論是誰均可參加考試。後來就出了一個笑話,一個農民在街上賣菜,聽說不管什麼人都可參加考試,結果扔下菜攤去報名應試,誰知發榜時竟得了個舉人。此事引起南京城的一片轟動。
國家掄才大典竟然如此兒戲,那些飽讀詩書的人不屑參加考試,更讓場內冷冷清清,有時不得不延期考試。凡是參加考試者,幾乎都能被錄取。1854年,太平天國在湖北開科,考試者不到1000人,竟出了800多個舉人。安徽一個縣就出了30多個。這與洪秀全當年考試之難形成鮮明對比。
科舉考試本是為了從讀書人中選撥人才的,可是太平天國的科舉,過繁過濫,如同兒戲。加上太平天國總體上對孔孟之學是排斥的,各階層的權力基本由最早參加起義的廣西人來把持,讀書人對這種考試大多是拒而遠之的。
洪秀全等人所宣揚的「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天堂,像是海市蜃樓,瞬間煙消雲散。人們發現,他們所建立的天國,其實還是人間的一個小朝廷,所不同的是,當初高喊「打倒王侯將相」的人,如今自己成了新的王侯將相。
了解太平天國歷史的朋友似乎都清楚,洪秀全、楊秀清等人的德行,實在是比不過那位平庸的道光帝,道光帝至少還從自身做起,崇尚節儉。而他們完全是生活腐化,荒淫暴虐。儘管太平天國運動曾在中國近代史上上演了一個傳奇,但它的失敗也是必然的。
※李蓮英有個漂亮妹妹,得慈禧許可立為妃子,光緒說:少做春秋大夢
※袁世凱花80萬兩做了兩件龍袍,可他不敢穿,一件送人一件帶進棺材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