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會錄下你一言一行!這4種行為千萬不能有!
dear sleeper
そらのね
Chima
00:00/04:47
圖文 | 網路
編輯 | 小T(TOPKID_CN)
你們在生活中看到下面的這些情景:
情景一
一位媽媽帶孩子逛超市,看見了特價商品,急急忙忙帶著孩子上前搶購,在過程中和其他人發生了肢體碰撞,媽媽不僅沒有道歉,還開始了謾罵,最後搶到了,把商品放在了孩子的手裡,並且一臉高興的表情告訴孩子:以後就是要這樣才能搶到東西!
可這行為,無疑會對幼小的孩子產生不太好的影響。
情景二
放學了,一家長接著孩子,匆匆忙忙的往家裡趕,剛到十字路口,正遇上紅燈,可這位家長一點都沒有猶豫,硬闖了過去。
孩子埋怨媽媽不該闖紅燈,媽媽還嫌孩子多嘴。這位母親有沒有想過,你的行為不光會影響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還會給孩子以後的行為梳理了一個壞的榜樣。
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會錄下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父母的影響。
一個人,無論在事業上如何成功,都無法彌補對孩子教育的失敗。所以,請在孩子面前管理好你的言行。
1
不當著孩子面抱怨
小明媽媽剛剛升職,有很多不適應,回家後經常向小明爸爸抱怨「頭痛」「心累」「想睡個懶覺」「不想上班」。
直到有一天,還沒有等明明媽抱怨完,明明就接上:「我學習也累啊!我也不想上學了!」
小明媽很生氣,說工作難上手,忙得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人際關係難處理,你一個小孩子,跟著瞎起什麼哄!
沒想到明明學起了媽媽,抱怨起學校生活,「我每天也要跟很多同學在一起學習,我同桌很調皮,經常跟我打架,下課後我也沒時間上廁所!」
明明一個勁的「哭慘」,讓媽媽瞠目結舌,她意識到自己的抱怨給了孩子不好的影響,讓孩子學會了抱怨生活。
中國的一句俗語「有其父,必有其子」,印證了父母的行為處事對孩子的影響。
幾個月大的兒童就開始跟父母「咿呀」學語,一歲左右蹣跚學步,孩子學會了說話、走路後,其說話的語調、走路的姿勢都可能帶有父母的痕迹,這一點在幼小的兒童(幼兒園之前)身上尤為明顯。
兒童3歲前處在「圖譜時代」,他們把人們的行為模式看成一些圖譜,照著這些圖譜學習各種行為。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也是最重要的生長環境,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2
不當著孩子面撒謊
很多父母不經意間就在孩子面前撒謊。
有一位網友曾在網上說她5歲小侄女的抱怨:
「有一天王阿姨給媽媽打電話,讓阿姨出去吃飯,媽媽說生病了就不去了。
可媽媽明明沒有生病,剛剛我的小朋友也約我出去玩,我也不想去,我也告訴她我生病了。結果媽媽說小朋友不能撒謊,我頂嘴,就被打了……」
「媽媽上次請假帶我出去玩,也是跟幼兒園老師說我生病了,為什麼我就不能這麼說?」小侄女邊哭邊補充。
父母經常說謊,卻要求孩子不說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無論你如何聲色嚴厲地要求孩子,你的言行都已經影響了你的孩子。
你的表裡不一,讓你的教育蒼白無力。
3
不當著孩子的面哭窮
現在的孩子,都是集「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想要什麼只要靠口就能得到,因此,對於「錢」這個概念都很模糊,也正是這樣,孩子花錢很容易大手大腳,有些還會變得愛慕虛榮。
所以在糾正孩子這個習慣的時候,千萬別矯枉過正。
有一位媽媽的做法,就是錯誤示範:
在孩子小時候,開始羨慕別的同學有大房子、大車子和豪華玩具,媽媽隱隱覺得出現了問題感。於是,她決定採取一些措施。
她每次帶孩子去超市買菜,當孩子盯著那些玩具移不開眼的時候,她特意打開空蕩蕩的錢包,唉聲嘆氣地說:「媽媽沒錢了,連菜都快要買不起了。」
甚至交報名費時,媽媽還故意告訴他:「媽媽的錢都給你買玩具了,這是找阿姨借的錢,你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這錢來得不容易。」
孩子漸漸再也不吵著要買玩具了。
媽媽以為自己的「教育」有了效果,沒想到孩子後來的變化卻讓媽媽大吃一驚。
孩子漸漸變得沉默,他不再買玩具,也不喜歡把自己的東西借給其他人,「我們家很窮,萬一弄壞了沒有錢買新的。」
更可怕的是,孩子有一次把同桌的小陀螺帶回了家,媽媽生氣地責罵了他,而孩子哭著說,他想要這個陀螺很久了,一直不敢讓媽媽給他買。
想通過「哭窮教育」讓孩子節約用錢,卻不想讓孩子變得小氣、自私,太過於在意金錢,最終讓孩子變得心窮。
與孩子「談錢」是每位父母無法避免的教育話題。孩子想要什麼,比「沒錢」的最好回答,不應是「孩子,你要好好學習,長大後你就什麼都有了」嗎?
4
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父母吵架,無論誰贏,輸的總是孩子。
有一則新聞:
有一天,外面刮著大風,5歲男孩在陽台站了許久,老師怕孩子冷,讓孩子回教室。
孩子的一句「我想跳樓」,讓老師的心裡一驚。
老師說:「這麼高的樓,跳下去,人會摔死的。」
「我就想死。」
「你死了,爸爸媽媽多難過啊!」
「我就想讓他們難過。他們吵架,都說死,我很難過。」
吵嘴打架易誤導孩子傾向暴力。
父母如果經常用爭吵的方式解決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不同意見,甚至拳腳相向大打出手,就容易誤導孩子產生「吵嘴打架也可以解決問題」的錯誤認知,使孩子模仿父母用拳頭解決與小朋友玩耍時發生的糾紛,助長孩子的暴力傾向。
因此,夫妻因家庭瑣事發生歧見時,應該心平氣和的溝通協商解決,決不能在孩子面前大聲爭吵或動手動腳。
每一個把孩子培養成才的父母,都是一步一個腳印,歷經一次次蛻變,最終才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不易,在教育孩子的同時,願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 END -
為了幫助有各種育兒疑問的家長,TOPKID邀請所有家長進入我們的父母群,這是一個可以提出看法的自由空間。
在群內,可以和其他父母育兒溝通,群內也會不定期發放小福利,還有我們專業老師的公開課哦!
趕快掃碼加小助手為好友,即可入群!
微信改版啦!
想最新消息不錯過么,給我們設個星標吧!
對於今天的文章
給個贊
留下你的看法吧
TAG:TOPKID早教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