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以楊凝式《韭花帖》為例,說一下怎麼樣的書法作品還是好作品?

以楊凝式《韭花帖》為例,說一下怎麼樣的書法作品還是好作品?

估計很多人都經常會思考一個問題,究竟如何欣賞書法,一幅書法作品,怎樣才算是好?我給你詳細說說

康有為在《廣藝雙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條評論標準,即所謂「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輝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發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

郭紹虞在《怎樣欣賞書法》中提出了六條標準:「一、形體,看結構天成,橫直相安;二、魄力,從筆力用墨看;三、意態,要飛動;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標準看帖;五、才學,書法以外關係;六、氣象,渾樸安詳。」

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分析、欣賞書法作品時參考。如果進一步加以歸納,則不外乎「形」、「神」二字。

所謂「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筆畫線條所構成的外形,包括 字的筆畫、字的結構、一幅字的布局;所謂「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內在的精神,包括筆力、氣勢神態、情感等各個方面。因此,欣賞書法作品,不僅要看一點一 畫、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筆力、氣勢、神態。如果外形美觀多姿,內在奕奕有神,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形神兼備」的好作品。

以楊凝式《韭花帖》 作品為例,詳細說說。

一、字的筆畫長短、粗細、濃淡是否多變而適宜。

漢字是由若干個線條式的筆畫有機的組合而成的,這若干個筆畫,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筆畫,在字中不能長短、粗細、濃淡一模一樣,應該而且必須有所變化。如 「多」字的四個「撇」畫,唐太宗認為,應該分別寫作,一縮,二少縮,三亦縮,四須出鋒。這裡所說的「縮」,就是筆勢收縮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 「鋒」就是筆勢伸展而不收縮,含有「長」的意思。「多」字的「撇」畫是這樣,其它的筆畫也是這樣,否則,字形就顯得死板,單調,也就無藝術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給人以穩健的感覺

字姿可以而且應該多種多樣、千姿百態,但不可忽略必須把字的重心「穩住」。歐陽詢的字,初看起來,有搖搖欲墜之感,但仔細一看,它猶似千年古塔,雖欲傾卻 「重心」不離地,依然穩健如新。有些書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紙上似乎四平八穩,不偏不倚,但如果一豎起來,則往往東倒西歪,中心不穩。因此,要判別字的重心 如何,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是,把紙一豎起來,看看它有沒有「倒塌」。

三、看整篇書法作品的章法、筆勢是否一氣呵成、融會貫通。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猶如一幅好的山水畫,它必然是字與字、行與行之間氣勢連貫,筆雖短而意卻連。汁白以當黑,疏密得當,給人以無窮的遐想和強烈的藝術感染 力。書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體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的恰到好處,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畫蛇添足,也會有損於整幅作品的藝術性。

四、看書法作品中的筆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

書法藝術具有極強的繼承性,書寫者必須遵守一定的法度。但是,僅有繼承,甚至與古人寫的一模一樣,還稱不上真正書法藝術,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書」,還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因此,在評論和欣賞書法作品時,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確的處理好繼承與創新之間的關係。

五、在欣賞書法作品時,要適當的了解其創作的時代背景。

書法作品和文學作品一樣,與作者書寫時的心情有著密切的聯繫,它的藝術風格常隨作者的年齡和心情的變化而變化。同一個書法家可以由於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心 情而寫出不盡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來,如顏真卿中期寫的《多寶塔碑》,是在和平環境的得意之中寫就的,字勢端重渾厚,清晰悅目,成為楷書中的代表作; 他晚期寫的《祭侄文稿》則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兒不幸身亡之中寫就的,悲憤之情奪腔而出,於是,出現了筆畫濃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塗塗改改的粗曠、瀟 灑的風格,成為行書中的代表作。

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去評論和欣賞,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品評 的精彩文章:

TAG:書畫品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