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這裡有份來自一億年前的「脫單攻略」,請查收!
來源:科學大院
又是一年雙11,雖說滿屏的「買買買」已轉移大部分人的注意力,但仍然改變不了一個現實:今天還是「脫單節」!
「脫單」這件事,當然主要靠緣分,但是,如果有一份實用的「脫單攻略」,或許能讓人茅塞頓開。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研究中生代的「蝴蝶」時,意外發現了這份來自一億年前的「脫單攻略」。這份「脫單攻略」的主角,就是它:
麗蛉化石復原圖
這個1億年前的「蝴蝶」名叫麗蛉,被譽為「中生代蝴蝶」,也是當時的植物霸主——裸子植物的傳粉紅娘之一。專業點說,麗蛉是僅記錄於中生代的一類具有長口器的脈翅目傳粉昆蟲。
中科院南古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劉青和張青青在王博研究員指導下,與中國農業大學、臨沂大學等科研團隊合作,利用27個麗蛉化石標本,對麗蛉的傳粉行為、化學通訊行為及偽裝行為等進行了詳細研究,為了解麗蛉的生態多樣性,重建中生代傳粉昆蟲與植物的生態關係提供了新觀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本次研究的部分麗蛉化石
這些研究成果向我們展示了,一億年前的麗蛉們,為了生存和脫單究竟都做了哪些「攻略」。
做事專註高效
研究發現,麗蛉很「專註」,即取食專一,特定屬種的麗蛉只取食特定裸子植物的花粉花蜜,絕不會出現「胡吃海喝」的情況。而它們的取食專一,也有效提高了它們的工作效率,即對裸子植物的傳粉效率。
本次發現的麗蛉分別來自於白堊紀中期(1億年前)的緬甸琥珀和中國早白堊世(1.2億年前)熱河生物群及侏羅紀(1.6億年前)的燕遼生物群。
科研人員發現,不同種類的麗蛉「口器」長度不同,其中緬甸琥珀中麗蛉口器長度在0.6至3.2毫米之間,而中生代沉積岩中麗蛉口器長度在5至18毫米之間。
a的口器長;b的口器短
說到這個「口器」,我們必須要強行科普一下。
自1877年以來,達爾文首次注意到傳粉蛾類長口器與蘭花花管的長度匹配關係;此後,許多生態學家報道中認為,昆蟲長口器與其取食植物的花管在長期的演化中形成了形態適應,即:昆蟲口器長度與其傳粉的植物花管長度接近。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緬甸琥珀中不同種類的麗蛉的口器長度也不同,即口器具有較高分異度。口器長度高度多樣化反映了其取食植物和花管長度的多樣性,表明傳粉昆蟲的生態位分化,在被子植物快速演化之前已經出現。
當然,昆蟲的傳粉生態位分化也提高了傳粉效率(專註做事,效率必須高啊),進一步促進了白堊紀傳粉昆蟲和蟲媒植物的演化。
(圖片來源:網路)
做事專註高效的人,做什麼都會閃光。
擅長遠程「撩妹(漢)」
研究發現,麗蛉具有遠程「撩妹(漢)」的超能力。
緬甸琥珀中,雄性麗蛉的觸角為中生代昆蟲中罕見的櫛狀結構,而雌性為念珠狀或絲狀結構。
a和b都是雄性觸角,一個單櫛狀一個雙櫛狀; c是雌性觸角,為念珠狀
研究認為,櫛狀觸角增大了觸角表面積和感測器的靈敏度,增強了雄性感知雌性釋放的性激素的能力,表明白堊紀時期麗蛉可能已具備長距離的化學通訊能力。
這也表明,伴隨著傳粉形式的多樣化,麗蛉也演化出了獨特的化學通訊機制。
(圖片來源:網路)
有了先進的遠程「撩妹(漢)」技能,擇偶速度只會更高更快更強。
懂得自我保護
研究發現:麗蛉翅膀上具有特殊眼斑,具備防禦功能,可自我保護,且震懾天敵。
伴隨著傳粉形式的多樣化,麗蛉的翅上也演化出了獨特的眼斑。這些眼斑在麗蛉中具重要的防禦功能:通常個體越大的麗蛉眼斑越明顯,個體越小的麗蛉眼斑越淡甚至消失。
a的眼斑明顯;b的眼斑略淡
這些眼斑能夠讓麗蛉們,在中生代強敵環繞的生態競爭中,嚇走那些試圖侵犯它們的敵人,從而保護自己。
(圖片來源:網路)
面對不懷好意之人,一定要「給他們點顏色看看」!
總之,麗蛉與取食植物之間的傳粉生態位分區,促進了麗蛉的多樣性。觸角的性二型和眼斑的存在,表明麗蛉在中生代陸地生態系統中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競爭力。
可以說,這也是中生代「蝴蝶」們,在成群的恐龍中還能翩翩起舞的秘訣。
侏羅紀和白堊紀麗蛉的生態重建圖(楊定華繪圖)
一億年前的「脫單攻略」——做事專註高效、擅長遠程「撩妹(漢)」 、懂得自我保護,一億年後的今天,可否對還沒找到Mr(s)。Right的你,有些許啟發?
最後,為歡度雙「11」脫單節,這個一群人狂歡的日子,歡迎每一位「大院粉」踴躍留言,大聲說出你們的愛,並勇敢轉出去,說不定,她(他)就會看見。遠程「示愛」,就在現在。科學脫單,從這裡開始!
※物理學家研究發現:暗物質中可能存活著暗生命
※生存或者死亡的蓋亞假說:行星與生命互相塑造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