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敗走麥城後,關羽父子遇害,一員將領下落不明,卻有兩人奇蹟生還

敗走麥城後,關羽父子遇害,一員將領下落不明,卻有兩人奇蹟生還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發生在關羽困守麥城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關羽和王甫。原文如下:

且說關公在麥城,計點馬步軍兵,止剩三百餘人;糧草又盡。是夜,城外吳兵招喚各軍姓名,越城而去者甚多。救兵又不見到。心中無計,謂王甫曰:「吾悔昔日不用公言!今日危急,將復何如?」甫哭告曰:「今日之事,雖子牙復生,亦無計可施也。」趙累曰:「上庸救兵不至,乃劉封、孟達按兵不動之故。何不棄此孤城,奔入西川,再整兵來,以圖恢復?」公曰:「吾亦欲如此。」

遂上城觀之。見北門外敵軍不多,因問本城居民:「此去往北,地勢若何?」答曰:「此去皆是山僻小路,可通西川。」公曰:「今夜可走此路。。王甫諫曰:「小路有埋伏,可走大路。」公曰:「雖有埋伏,吾何懼哉!」即下令馬步官軍嚴整裝束,準備出城。甫哭曰:「君侯於路,小心保重!某與部卒百餘人,死據此城;城雖破,身不降也!專望君侯速來救援!」公亦與泣別。遂留周倉與王甫同守麥城,關公自與關平、趙累引殘卒二百餘人,突出北門。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呂蒙偷襲荊州,關羽回軍救援,卻在半途中遭到東吳大軍的圍攻。關羽的部下逃亡大半,等到達麥城後只剩下三百多人。關羽決定率領關平、趙累突圍,留下王甫和周倉守城。最終,關羽、關平、趙累兵敗被殺,留守麥城的王甫和周倉自盡而亡。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王甫口中的「無計可施」, 意為沒有什麼計謀可以施展,比喻沒有辦法可用。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元代無名氏雜劇《施仁義劉弘嫁婢》第三折中的「使小聖展轉彷徨;無計可施。」

關羽敗走荊州,最終被東吳活捉並殺害,這一點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小說也是按照史料的記載進行了如實的描述。那麼,跟隨關羽一起經歷這一場慘敗的將領都有誰呢?他們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歷史與小說有著很大的差異。

按照小說的描述,關羽的部將分別有關平、趙累、周倉、王甫、廖化等人。前四者都命喪荊州,唯有廖化因奉命前往上庸向劉封、孟達求援而僥倖躲過一劫。而在真實的歷史當中,這五個人當中有一位是小說虛構出來的藝術形象,在歷史上並不存在。這個人便是周倉。

周倉這個名字儘管已是老幼皆知,但卻是個子虛烏有的人物,在歷史上並不存在。這個藝術形象最早出現在元代大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雜劇「關大王單刀會」中,後來《三國志平話》當中也有他的故事。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時,對元代出現的這位「周倉」的故事進行了加工和改編,於是便有了如今大家熟知的這一藝術形象。

除了周倉之外,關平、趙累、王甫和廖化這四人在歷史上倒是真是存在的,不過除關平與關羽一起遇害之外,其餘三人的經歷與小說的描述有所不同。首先說說趙累。《三國志·潘璋傳》載:「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由此可見,趙累是關羽軍中的一位高級將領,與關羽、關平二人一起被俘。不過,他究竟有沒有與關羽父子一起被殺卻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因此,只能視為下落不明。

小說中提到的因前往上庸求救而躲過一劫的廖化,他的真實經歷與小說也大不相同。《三國志·廖化傳》載:「(廖化)為前將軍關羽主簿,羽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這也就是說廖化並沒有前往上庸求援,而是與關羽一起被俘。不過,他並沒有被殺,而是假意投降,最終帶著母親成功逃脫。

最後來說說王甫。按照小說的描述,王甫留守麥城,最終墜城而亡。而在真實的歷史當中,他不但沒有自盡,反倒奇蹟般地躲過東吳大軍的追殺,最終回到了劉備的身邊。《三國志·楊戲傳》稱:「(王甫)還為荊州議曹從事。隨先主征吳,軍敗於秭歸,遇害。」由此可見,王甫並未死在麥城,而是在夷陵之戰中陣亡。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曾遭諸葛亮怒罵,卻不但是諸葛瑾好友,還幾乎成東吳統帥
劉備為何兵敗夷陵,曹丕提出一個說法,但關鍵之處並不在此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