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百年過去了,這些中國人的面孔我們永遠不能忘記!
原標題:整整一百年過去了,這些中國人的面孔我們永遠不能忘記!
一百年前的今天
第一次世界大戰
以英法等協約國的勝利
宣告結束
與英法等國士兵一起「並肩作戰」的
還有一批不為人知的中國人
從1914年7月28日一戰爆發
到1918年11月11日戰爭結束
英法等國從中國招募了
14萬華工進行艱辛的戰勤工作
然而
他們的不朽功勛
在次年召開的巴黎和會上被漠視了
中國作為戰勝國提出的
收回德國在山東權益的要求被無情地拒絕
引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
百年過隙,時光穿越荊棘
在走訪了一戰華工的後裔
撫讀了那些穿越百年的文獻、日誌後
我們走進他們的生活
給大家講幾個故事
90年後
我終於找到爺爺在法國的墓地
「我們村裡去了11人
只有爺爺沒有回來
爺爺走的時候
我的父親才幾個月大」
對於一戰華工後裔程玲來說
屬於她與華工爺爺畢粹德的唯一聯繫
只有一枚褪色的銅質勳章
10月30日,華工後裔程玲展示華工爺爺畢粹德的銅質勳章以及英國軍人墓葬管理委員會提供的畢粹德在內的一戰華工陣亡名單。新華社記者 王陽 攝
勳章上一位勇士手執短劍
腳跨駿馬,馬蹄下踩著一個骷髏
勳章的側面有一個編號——97237
這是爺爺畢粹德的「名字」
時光打磨著這枚勳章
黃藍相間的勳章絲帶線已經斷開
那一支血脈親情
沒有隨著時間而被忘記
雖知爺爺早已命喪歐洲
下落概不知曉
但是1990年程玲父親去世以後
她更加念念不忘杳無音信的爺爺
2007年的清明節
她曾在山東當地的報紙上發文
表露了這個家族心愿
「爺爺,我該怎樣祭奠遠在法國的您?」
2008年11月,程玲一家在法國為爺爺畢粹德掃墓時所攝畢粹德墓碑。(翻拍照片)
讓她沒想到的是
正是她的這篇文章
讓法國華僑和留法華工後裔了解她的故事
並伸出了援助之手
華工張長松的第10個兒子張捷哈
給前法國總理拉法蘭寫信
最終促成了程玲的法國之行
2008年11月,程玲一家在法國為爺爺畢粹德掃墓。(翻拍照片)
幾經輾轉
在英國墓地管理委員會的幫助下
程玲和丈夫、女兒終於找到了爺爺
位於法國索姆省博朗古村的墓地
擺上家鄉的煙酒、點心、冬棗
燒紙、點香、磕頭
口中不斷默念
程玲一家用家鄉最傳統的方式
告慰從未謀面的爺爺
一戰華工佩戴的帽子,帽徽上的「CLC」是英國招募的華工軍團Chinese Labour Corps的縮寫(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陽 攝
血濃於水
哪怕千山萬水
被稱為「苦力(coolies)」
也被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工人」
按照《招工合同》
工人們每月可以領到12塊大洋
他們在中國的家屬每月
也有10塊大洋的養家費
對於那時普通中國人來說
這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很多華工寄希望以此緩解家中的
經濟壓力甚至改變命運
一部分華工
曾在中國擁有體面的工作
如教師、文員等
這些人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
尤其是盼望在西方世界獲得一些新知識
然而
遠渡重洋的他們
雖然「開眼看了世界」
但是在外的日子
過得艱難而又危險
「
一日遷徙二日挪,隆隆雷電何其多。偉大蜻蜓蔽天日,尾瀉青煙快於梭。空中行列如蟻卵,時遭焚毀遇天火。
」
這是山東省淄博市
博山區域城鎮和尚房村的華工孫干
描述頭頂戰鬥機橫行的句子
一戰華工第30旅帶著各式帽子。資料照片
在硝煙炮火中
華工們在歐洲戰場從事著多種多樣的工作
挖戰壕,修鐵路,裝卸貨物
在火藥廠、兵工廠、化工廠和造紙廠等地方工作
有的華工甚至成為修理坦克、飛機的熟練工
對於許多華工來說
他們的戰爭記憶是漫長、恐怖的
他們戰後還要留下打掃戰場
戰後有成千上萬被廢棄的炮彈
「華工軍團」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清除那些
尚未爆炸的炮彈
這非常危險
由於敵軍炮火、瘟疫和傷病
至少有3000名中國人
在歐洲或是去歐洲的路上
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平日里
一頓只能吃個二三成飽
一些華工餓暈是常態
在工廠工作的一戰華工。資料照片
在異國他鄉受盡挫折
思鄉的情緒也時常蔓延在他們之間
「現在哪一邊打贏了?」
「我們什麼時候能回中國?」
是他們問得最多的問題
儘管身在混亂、時而危險的工作環境中
常常被西方人蔑稱
為「苦力」(coolies)「中國佬」(Chinks)
華工們仍然創造了巨大的功績
一本由英國軍方1918年編寫的
《關於華工的信息》的小冊子稱
中國人「吃苦耐勞,心靈手巧
如果管理得當
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人……
他們的能力令人驚訝」
「開眼看世界」後
他們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新的氣息
華工在歐洲的經歷
可以被視為一次受教育的歷程
他們學會了新的思維方式
甚至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一戰華工在工作閑暇時鍛煉身體。資料照片
1919年9月15日
孫干回到闊別了兩年多的老家
完成歐洲教育考察的他
更加堅定了自己教育救國的理想
他認為
「先進之國家,必有先進之科學
欲有先進之科學,必有先進之教育」
一位一戰華工的騎馬照片。資料照片
為了開化民智
孫干在工作之餘還在趕集的山道上擺攤
教往來路人識字
並和妻子自費創辦了
博山第一所鄉村女子學校
這在當時受到村民的歡迎
一股新的風尚來源於萬里之外
悄悄來到了這個小鄉村
10月26日,華工後裔孫光隆及其妻子到孫干墓掃墓。新華社記者 王陽 攝
除了孫干
同期回到中國鄉村裡的華工
把學到的知識、看過的世界
甚至是旅行的困惑
帶回到了中國
為農村掃盲、育人做了大量的工作
有學者認為
一戰華工是一戰史
世界近代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
因為他們
中國讓英法等國
免於人力資源破產的風險
參與拯救了西方文明
向世界展示中國
參與國際事務的願景和能力
時光滄桑已過百年
那一批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來到萬里之外追尋夢想的人
他們走過的泥濘、扛起的重擔
不屈的奮鬥、思考的光芒
仍然激勵著我們前行
來源:新華社(ID:xinhuashefabu1)
TAG:寧波共青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