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點贊中國:中國人做了西方人做不到的事,中國正在改變世界
原標題:中國「雙十一」10年了,每年都「震驚」世界
一晃眼,中國人的「雙十一」狂歡節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西方媒體也被「震驚」了九次。在這過去十年的時間裡,每到「11.11」這一天,幾乎全球的媒體都會將目光投向中國,用大篇幅來報道中國人「驚人的購買力」以及中國「高效的市場運轉效率」。
可以說,對於西方人而言,他們很難理解中國人是怎樣完成這樣的「超級消費」的,因此在過去10年的時間裡,西方民眾和西方媒體也跟著中國人的腰包「震驚」了10年,而很多歐美人也似乎從了解中國的「雙11」開始,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我的天哪,這居然是中國!
1:中國購物節問鼎世界,西方「黑五」地位不保
還記得以前,中國的雜誌報刊上,時常驚嘆著「西方黑色星期五」的魔力,當時很多人都表示相當佩服西方人的創造力和購買力,也非常盼望中國能有類似的購物狂歡節。然而,由於各種原因限制,在後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人的購物節始終被「最後三天,清倉甩賣」這樣的畫面主宰,讓人不免有幾分無奈。
不過,很多事情只要中國人去做了,就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西方數十個國家組成的「黑五」購物狂歡節稱霸世界的時代彷彿一夜之間就被中國人推翻了。就像中國人一夜之間跨過「刷卡時代」,直接邁入「移動支付時代」一樣,中國人直接跳過了「實體購物狂歡節」而直接開啟了全新的「網路購物狂歡節」。此外,「網路購物」又以其蘊含的巨大力量,激發了中國人驚人的消費能力,一夜之間便將「中國式購物狂歡」推上了世界的神壇。
而同一時期,大多數的西方人卻還在觀望「移動支付」和「網路購物」,因此在看到中國人「一夜攪動乾坤」的時候,西方人的反應基本上就是:到底發生了什麼?
可以說,即便是到了10年後的今天,西方人也沒有想明白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中國「雙十一」在如此短的時間裡碾壓「黑色星期五」。而如今,中國人也不再羨慕所謂的「黑五」,甚至已經很少有人再提及這一昔日的「狂歡霸主」,因為中國人有了自己的「超級盛典」。
根據數據顯示,從2009年第一次雙十一網購日交易額突破5000萬開始,到2017年雙十一網購日交易額突破1686億元,這一數據在9年內翻了3372倍,而根據預計,2018年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
由英國廣播公司製作的歷年天貓雙十一狂歡節交易總額數據:
值得注意到的是,這些數據還僅僅是淘寶線上平台的交易額度,近年來隨著實體商家、以及京東等購物平台的加入,這一數據變得更加龐大。僅以2017年為例,在「雙十一購物節」期間,京東平台的銷售額就超過了1200億,也就是說,在2017年的購物狂歡中,僅兩家中國電商平台的銷售總額,就已經逼近3000億元了——這相當於韓國整個國家一年的財政支出,甚至可以買下一些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國家了。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的消費能力,隨著國家經濟的騰飛和消費模式的轉型,呈現出了「爆髮式」的增長。而在人類史上,如此龐大規模的「超級消費」群體與「超高交易效率」模式的出現,還是第一次,可以說,中國人單單靠「買」和「賣」就已經創造了傲人的歷史了。
也難怪有歐洲媒體刊文稱:「這一群中國人踏過去,恐怕歐洲的商場會被夷為平地」。而在2017年的報道中,他們還用這樣一句話形容中國的雙十一:「中國人在雙十一這天高傲可以無視世界,他們已經找不到能和自己一較高下的對手,並開始了自己和自己的競逐,每年都在自我超越」。
2:西方媒體年年「震驚」,主持人激動到全身顫抖
2018年11月10,我打開中國的電商平台,在歐洲參與到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狂歡」中,而出於習慣,我把「中國人即將衝擊2000億消費額大關」的消息發送給了我的歐洲朋友,他們發出了驚嘆:Mamma mia(我的媽呀,相當於呼叫上帝)。
事實上,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了解中國的「雙十一」,在過去這10年的時間裡,各路西方媒體就已經詳細報道了這樣的畫面。可以說,他們跟隨著中國人的雙十一年年震驚,到現在已經整整「震驚」了9次,並即將完成第10次的「顫抖」。
從以往的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每每談及「雙十一」,西方媒體總能用上「震驚」、「可怕」、「難以置信」這些誇張至極的辭彙來做標題。包括美聯社、法新社、BBC等全球知名媒體,也都參與到了湊熱鬧的「震驚團」里,使出渾身解數帶領西方民眾圍觀一年一度的東方購物狂歡節。
如果我們嘗試著打開西方媒體報道中國雙十一的視頻內容,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們的表情和動作都都相當「誇張」,甚至有主持人是顫抖著身子做直播報道的。在此前美國電視台的一次後期跟蹤報道中,第一次負責報道中國雙十一的美國主持人因為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而反覆詢問現場導播:「就一天?真的就一天?這麼多錢一天內花完了?」而在反覆確認之後,主持人又驚嘆道:「中國人敢做歐美人不敢做的,他們改變了世界」。
3:中國雙十一走向世界,成為全球最大規模商業狂歡
2017年,西方媒體埃菲社在專題報道中表示:中國「雙十一」引全球共振,225個國家地區加入盛宴
以前,西方人試圖讓「黑色星期五」在全球普及,然而,他們的腳步還沒踏入中國,就被中國的「雙十一」給逆向席捲了。我們很少能夠在中國看到「黑色星期五」的色彩,然而,在世界各地,「雙十一」卻以其迅猛的速度在全球開花。
隨著近些年中國式支付和中國電商平台的全球布局,西方民眾通過「海外購」的模式從中國網購的事情早已屢見不鮮。甚至有不少中國的網購平台與國際企業,已經將倉庫駐紮到各全球的各個角落,因此在不少地方也開始席捲「雙十一風暴」。
不僅僅如此,在歐洲的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等國家,一些當地商店和購物商場,也會選擇在雙十一這一天掛出打折招牌。甚至有美國的旅行社,直接掛出了「雙十一中國游」的超級套餐,意思就是包個團,坐飛機去中國搶購······
此外,西方各國的電信運營商、部分高級會所等,也都會在雙十一前後,針對性地開展促銷活動,就比如義大利的電信運營商WIND公司,就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連續三年的時間裡,推出了「雙十一套餐」,不過鑒於「商標權」等商業問題,各大西方企業並不敢大張旗鼓。
深度解讀:為什麼只有中國才玩得起「超級網購」?
很多人可能會問,有技術的國家不止中國一個,有龐大市場的地區也不少,但為什麼只有中國在「超級網購」的現代化消費模式是成功了呢?對此,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1:技術原因導致效率低下
很多人單純地認為「網購」只要依託簡單的網路技術就能完成了,可事實上,要想完成像中國這樣的網購布局,還必須依託著尖端的物流系統、安全網路支付系統、大數據系統以及大批的尖端技術人員,還必須和各大企業、工商部門、稅務部門、物流平台等全方位打通脈絡,這是絕大多數國家做不到的。
正式因為有著相關的尖端技術和實踐經驗,中國人才能在網購這條道路上獨領風騷。我們以大數據為例,強大的數據系統會告訴中國的商家和快遞公司,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消費走向,包括訂單、買家集中區域、貨物品類等等。而在獲取「未來數據信息」後,網購平台和快遞企業,就能提前做好準備,所以在顧客下單之前,很多商家和快遞公司早就準備好了,就準備掃個碼錄入信息了。
而在西方,絕大多數國家的網購併不發達,這是基於他們的物流系統、支付系統和平台之間銜接技術的落後,因此網購在西方並不普及。舉個簡單的例子,倘若你在一個西歐國家網購一頂帽子,那麼這頂帽子將可能利用3-7天的時間備貨,任何再用7-15天的時間走快遞,到手的時候可能已經半個月了。當然,遇上罷工和系統癱瘓等問題,可能等上一兩個月也是家常便飯。
(上圖:在歐洲亞馬遜購物,貨物備貨3天,發貨5天,一共花8天時間收到,而這已經屬於比較靠譜的了。)
此外,西方國家整體網路基建落後,不足以承載大規模的網路購物,如果出現這個那樣的網購浪潮,估計會全國斷網······
2:市場原因影響技術發展
由於西方多數國家實行的是「高稅收」政策,因此民眾普遍存款較低,絕大多數人生活在「月光族」的龐大群體里,這也間接導致了社會消費能力不足。再加上近些年來的經濟不景氣,刺激消費更是難上加難。於是,老百姓沒錢消費,更不敢大額消費,眾多西方企業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不得不投奔中國。
因此,消費群體的冷淡,導致了企業和市場的懈怠,在沒有人願意走向死胡同的情況下,一切只能求穩,很少有人敢嘗試像中國人一樣的時大變革。
3:社會原因阻礙市場布局
與中國有著很大不同的是,西方國家除了美國還算整體龐大外,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小國寡民」,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國家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所以說,就體積和內在的能量來說,這些國家都比中國小上幾十倍,你讓他們來「扭轉乾坤」,就好比你讓廣東人獨自闖蕩世界一樣。
此外,西方各國之間的利益、法律、語言、貨幣、生活習慣、消費模式都有著巨大的差異,所以即便是亞馬遜這樣的「大平台出現」,也被國與國之間的各種屏障給割裂成無數區塊,難以形成龐大的「規模效應」。
4:觀念原因導致發展緩慢
與中國人長期憑藉著互聯網技術支撐起的安全網不同,西方的網路和互聯網詐騙漏洞,比中國大得多。因此,本就謹慎和保守的西方民眾,不敢使用網路支付,更不敢輕易踏入網購時代。
因此,即便是擁有成熟技術的中國企業,到了西方國家後也難以施展拳腳。可以說,在西方社會陳舊的「不安感」和不成熟的技術之間,兩者形成了並不樂觀的「死循環」,因此即便是到如今的2018年,西方國家也依舊徘徊在這一領域的邊緣。
寫在最後:
可以說,「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絕不是簡單的一個購物狂歡節,其背後依託的,是大國崛起的超級力量,試想一下,如果不是國家富強,如果不是老百姓安居樂業,如果不是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在奮鬥,又怎麼能夠擁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
「一分鐘的消費總額等於一個國家的全年消費總額,一天交易額等於韓國一年的財政支出」。這是中國人交給世界的一張全新的中國面孔:用最新的技術,引領時代的發展,見證輝煌中國的復甦!
最後,就讓我們一起歡呼吧!盡情揮霍吧,你們這些瘋狂的中國人!
※「我們沒有任何錯,也不會跟中國人道歉」
※中國留學生返美,卻直接遭遣返,攻讀這個專業的遭殃了
TAG:郎言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