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還在安靜看展?現在流行的是你要成為藝術展的一部分

還在安靜看展?現在流行的是你要成為藝術展的一部分

喜歡天文學的朋友們,最近又多了一個打卡地點。

上個月,在英國曼徹斯特,一個沉浸式的黑洞藝術裝置在曼徹斯特科學與工業博物館揭幕了。

之前在 Christopher Nolan 的電影《星際穿越》里,宇航員穿越黑洞的情節,也給了大眾關於黑洞的無限遐想。

這次科學家將「時空扭曲」做成了身臨其境的藝術品,模擬了進入黑洞引力波的體驗,並結合了互動式視頻牆和360度無限鏡像裝置,創造了穿越時空的感覺。

說到「沉浸式」,這無疑是最近幾年裡最常聽到辭彙。

在最近 Woolmark 為慶祝中澳羊毛貿易50周年,與六位中國設計師聯合推出膠囊系列的概念短片中,導演 Tim Richardson 拍攝的雎曉雯,就現身在一個270度沉浸式影象空間里。

動與靜之間,絢爛的燈光肆意交錯,鏡面折射、聲響回蕩……迷幻且充滿未來感。

不僅僅是藝術裝置,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也開始運用沉浸式理念來策展。

新媒體策展團隊InterMediary Lab,以著名攝影師 Rose Hartman 所拍攝下的紐約70年代傳奇夜店 Studio 54 的攝影作品為素材,創作了名為《再無紐約1970s》的沉浸式攝影展。

包括Andy Warhol、David Bowie、John Lennon、Michael Jackson、Mick Jagger在內的眾多傳奇人物的人像攝影,被置於五光十色的霓虹之間。

Disco Ball、人形模特、充滿年代感的夜店裝飾,配上充滿氛圍感的電子音樂……

一切就像是被帶回到那個流光溢彩、星光熠熠的奔騰年代。

關於「沉浸」這件事

沉浸,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深陷某種氛圍,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狀態。

在人的感官體驗和認知體驗下,被所營造的氛圍影響,而產生某種特定狀態。

在《設計的法則》一書中,利用心流理論對它做的解釋就是——讓人專註在當前的目標情境下感到愉悅和滿足,從而忘記真實世界的情境。

關於沉浸式藝術,不得不提的就是來自東京的藝術社團—— teamLab。

裡面的成員從程序員、CG藝術家、畫家,再到數學家、建築師、平面設計師,甚至是文學編輯,幾乎涵蓋了創意領域的各個方面。

可以說,沉浸式藝術是一種廣義的綜合藝術形式。它們多利用LED屏幕、燈光、鏡面、空間投影等手法,去呈現CG動畫與動態攝影作品。從而再造一個如夢般絢爛的世界,如同一個絕美的陷阱,令人迷失。

配合與主題緊密結合的配樂,從聽覺到視覺都充滿極強的代入感。

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彩繪水族館》、《水晶宇宙》、《花》還有相應的互動設計,從而帶給人更為真實的錯覺感。

以沉浸式藝術為表現手法的作品,已經成為一股新力量。

來自羅馬的藝術機構 NONE 就在今年的戛納電影節製作了一個沉浸式的多媒體裝置作品。

它將義大利電影比做瑰寶,帶入一個如晶體內部的環境中,從內部審視,十分夢幻。

北卡羅萊納州藝術博物館的《You Are Here: Light, Color, and Sound Experiences》展,更是展出了包括Bill Viola、草間彌生、Olafur Eliasson在內的15位當代藝術家創作的沉浸式藝術裝置,可謂是「沉浸式作品」的集大成展。

土耳其藝術家 Refik Anadol 使用視頻與音頻,來探索虛擬數據與物理存在的關係。

他的作品《無限之屋》將二維的平面投影轉化成三維的視覺,並構建出虛實交織的未來空間。

來自柏林的藝術家 Robert Seidel 則是用沉浸式藝術裝置,去探討大自然。

他在佛羅里達海灘上,名為《暴風雨》的藝術裝置,用燈光秀與漢堡作曲家 Nikolai von Sallwitz 的音樂相結合,渲染出超越邊界的視覺之美。

不僅僅是Robert Seidel,更多的藝術家們同樣也選擇將沉浸式的藝術裝置與城市相結合,並讓觀眾在最直觀直接的情況下去進行思考。

Daan Roosegaarde 就在荷蘭艾塞爾河與萊茵河河畔創作了沉浸式裝置。

取名《水之光》,用光線模擬淹沒城市的海水,從而去反映全球變暖問題導致的水位上升。

沉浸在創作的世界裡

博物館、畫廊、城市公共空間之外,在一些更為大眾化的藝術創作領域,創作者們也逐漸習慣跳出舒適區,去創作一些更為實驗性的沉浸式作品。

其中較為著名的就是,由莎士比亞戲劇改編的浸入式戲劇表演——《Sleep No More》。

故事基於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的《麥克白》,並參考了1697年佩斯利女巫審判事件。

在整個過程中,觀眾都會隨著演員走動並進行相應的互動。從舞蹈、肢體語言以及表情去體會訊息與情緒。人物、畫面、布景,整個過程就是最直接的體驗。

李安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採用裸眼3D技術,和每秒120幀拍攝的超前手法。

當時,幾乎每一個人都在質疑李安的決定,因為這樣的拍攝技術會在某種程度上引起觀看的不適,完成難度也十分棘手。

頂著壓力,經過日以繼夜的試驗與探索。最終,他將3D、4K、120幀每秒幾種不同規格的技術結合起來,從而擺脫不適感,以便達到最佳的觀影效果。

從特寫、再到視角切換、以及聚焦與虛化,力求用技術的改變去烘托劇情、情感,達到代入感的最大化,同時也成就了屬於電影的沉浸式體驗。

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音樂或許是最早諳熟「沉浸式」體驗的類別。

從音樂廳、教堂的聲學結構設計,再到大編織交響樂團的排兵布陣,無一都不在強調身臨其境的空間感。

流行音樂史上,無論是 Pink Floyd 1973年的《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還是皇后樂隊1975年的《 A Night at the Opera》,它們都在通過專輯裡完整的敘事性、連貫的音樂風格、以及大量環境聲的採樣、細緻入微的編排,去呈現所謂的概念性。

要知道,這在40年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此費時費力,並且造價昂貴的作品,對藝術家和市場都是具有極強的風險。但也是因為對藝術的堅持,這些唱片最後不僅是成為了經典,並對整個樂壇以及錄音技術都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如今,立體環繞聲所營造的氛圍感與沉浸式體驗也屢見不鮮。

林俊傑也曾打造了一張以沉浸式的環境效果為主的實驗性專輯——《和自己對話》。

The xx 的成員 Jamie xx 的 Solo 專輯中,一首《Loud Places》里聲音的遠近感受、強弱對比,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空間感和沉浸式的聲學效果,十分驚艷。

如今的時尚秀場,更是栽培藝術的又一個培養皿。

就在剛剛過去的 2019 春夏時裝周里,Balenciaga的秀場上,創意總監 Demna Gvasalia 邀來加拿大新媒體藝術家 Jon Rafman 共創了一個無比瑰麗的沉浸式藝術裝置秀。

用數字媒體去演繹如同岩漿爆發模樣的抽象畫面,整個秀場猶如一個時光隧道。

Demna Gvasalia此舉似乎也是在藉由這些抽象的畫面,結合時裝去探討過去和未來,虛無和存在主義、科技和人類的多重關係。

不僅僅是脫離了「後蘇維埃青年文化」 而走向「異端」的Balenciaga,Miu Miu、Nicholas Kirkwood也都在秀場上開啟了高科技沉浸模式,去探討未來。

事實上,對於「沉浸式」種呈現手法,在高級時裝秀場上,其實早就屢見不鮮。

在 Christopher Bailey 執掌 Burberry 最後一個系列的2018春夏秀場上,來自澳大利亞 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 的巨型燈光裝置被借到了秀場上,那七彩斑斕的折射激光與主打彩虹配色的成衣彼此呼應,共譜了屬於 Burberry 的 LGBTQ 讚歌。

Chanel更是將沉浸式秀場布景當作是每一次大秀的首要看點。

超市、賭場、碼頭、機場應有盡有,並且還原度相當之高,足以以假亂真。

無論是 Hermès 2009秋冬,布滿螺旋槳的航空主題大秀——

Raf Simons時期 Christian Dior 的花園狂想——

再到Givenchy、Mulberry、Anya Hindmarch、Calvin Klein 205W39NYC等品牌的秀場上。

設計師們都在煞費苦心的裝點出如同夢境一般的裝置空間,從模特身上的成衣再到秀場的背景音樂都是精挑細選,只為讓觀眾沉浸到他們所呈現的時裝世界中。

就像 Thom Browne 對自己設計定義為「以沉浸式(Immersive)的方式來體驗時裝」那樣,他所做的就是一直向人們輸出並展現有趣的想法,用裝置、秀場、藝術去實現時裝,這或許才最具有生命力與創造力的形式。

如今回頭再看 Alexander McQueen 2006 秋冬, 與藝術家 Baillie Walsh 共同創作的那個如鬼魅一般的 Kate Moss 全息投影,我們依舊能夠感受到那震撼的美。

當下,越來越多的包括像HBA、A-COLD-WALL在內的新銳設計師品牌們,都在試圖打破秀場和藝術空間之間的聯繫,不是簡單的去定義某種特定的風格,而是紛紛去進行探索和冒險,沉浸式的模式,是為了更好的書寫未來。

屬於保時捷的沉浸式精彩

昨天,保時捷 Macan 在深圳舉辦的 「擇新境,領鋒芒」沉浸式發布體驗秀,同樣也延續了那份令人「深陷其中」的精彩。

當你進入偌大的場館時,就感覺似乎與外界隔絕開來了。

四周都被黑色所籠罩著,氣氛讓人很快進入到狀態,體會著這「暴風雨」前的片刻寧靜。

仔細看便會發現,下方的主場地豎立著數十根的長方柱體,上面星星點點排列著圖案,很明顯是在象徵我們身處的城市水泥森林。

當看到40多名舞者,奔跑著做著各種高難度的表演時,你一定會像我一樣恍然大悟。

這不就正是在表達穿梭在城市中、忙碌奔波的我們么?

走下樓梯進入表演場地時,演員們與觀眾聚集在同一空間,彼此互動,共舞著,氣氛十分好。

漸漸的,人們的情緒也越發高漲起來,放下了剛進場時的那種拘束。

在愉悅氛圍下,人們從冷漠中走出,彼此熱情回應。

我想,這應該就是相遇的力量。

跟隨著指示與演員們的帶動下,這場別有用心的沉浸式演出繼續進行。

此時,人們來到了一個象徵戶外的野外場景,這與之前的「城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從城市逃離,去尋找心之所向,去嘗試不同,選擇冒險…… 這不正是這次活動的主題么?

穿梭過代表著冒險與突破的自然之景,這場表演的主會場里,有著一台如同跑步機般的裝置,演員在上面奔跑著,時而獨自吶喊、時而呼朋引伴,動靜結合,富有感染力。

人群、生活、艱難險阻,在他身邊不停經過,來來回回。不變的是他不曾停歇的腳步。

熟悉的觀眾或許發現,這個表演其實是出自著名的外百老匯舞台秀——「極限震撼」(Fuerzabruta),它的量級可是與著名的太陽馬戲團齊名的。

2014年時,他們還進行了一系列的中國巡演,當時引起了熱烈的反響。

帷幕拉下又起,在這個紛紛擾擾,五彩斑斕的世界裡,有時候我們也需要重新尋回赤子之心,敢於遇見未知未來。保時捷這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體驗秀,想要傳遞的便是如此。

在幕布拉開之後,就是即將與你相遇的,引領你駛向精彩的——全新Macan。

這是一款集運動性、設計和日常實用性於一身的緊湊型SUV,同樣它也是一台符合年輕人審美,有著時尚外觀的車。

三段立體式帶式尾燈以及四點式剎車燈,充滿著動感元素,滿是屬於跑車式的「街頭」型格。

不僅是好看,它更是一款好開的車。點火裝置位於左側,控制按鈕的立體布局,在車內營造出一種駕駛艙的風格。

平常都市生活里難免環境堪憂、壓力大。這時,Macan更像一個幫你暫時逃離,享受獨屬空間的場所。

其中標配3區自動空調系統中,新增的空氣凈化離子發生器,還可以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隔離環境污染,讓你體驗駕乘快感時更能暢快呼吸。

操作體驗感一流的中控台,延續了保時捷的跑車基因,充滿科技感和機械魅力。

另一個很吸引我的部分,就是新款 10.9 英寸全高清觸摸式顯示屏。它標配著在線的導航系統,可以及時更新。

最棒的就是它的禮賓服務——你甚至可以打電話讓保時捷的禮賓服務幫你尋找有空位的停車場,感覺之後再也不用操心停車這一世紀難題了。

作為一輛SUV,全新 Macan 有著時髦到骨子裡的外觀設計。

我們習慣將人生比作旅途,作為旅人的你是否也曾想要暫時的駛離既定的航線,去感受一些不同的風景。

或是決定重新尋回自己尚未完成的夢想再次出發,又或是終於準備好獨自前行的征程,來一段只屬於你的鋒芒之旅。

有時,我們選擇「沉浸」在不一樣的體驗中。

有時,你也可以直面你的內心,勇敢的朝著未來的精彩,一路馳騁。

來聊聊你對保時捷這場沉浸式發布體驗秀或是保時捷全新 Macan 的看法吧,我會挑選4位最有意思的留言送上保時捷 Macan 主題的充電寶或43:1的保時捷車模哦!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所有者,文字為博主原創。

本期文字助理:Milo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向來不毒舌,內心充滿愛的吉良先生微信公眾賬號,會精選過去未來從前以後的所有時尚界、美容圈、科技業,以及旅行、美食等相關生活領域裡的有趣內容,以不負責任的彈幕式吐槽來添加個人觀點。

基本是一個無節操也不靠譜的資訊平台,甚至偶爾偷懶時會以(自認為)迷人的嗓音來跟大家插科打諢。如果這樣的人你都感興趣,那麼請記得關注本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良先生 的精彩文章:

全新CELINE會受歡迎嗎?
Louis Vuitton的烏托邦

TAG:吉良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