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2.5億中國人狂喊救命,這部9.3分神片簡直有毒
豆瓣評分9.3,剛播出兩集時,就有2.5億人次觀看。
《舌尖》系列後,又一次,中國人對於美食紀錄片的認知被刷新了。
有人說,深夜播出的《風味人間》,「好吃」到犯規了。
很多網友聲稱半夜空腹看這部紀錄片簡直是「受刑」,堪比「犯罪片」。
「看得每一幀都想流口水!」
「只要能吃上這些,夢想說丟就丟!」
曾執導《舌尖上的中國》的陳曉卿導演用鏡頭告訴人們:
這輩子哪怕只囿於廚房與愛,人間,也太值得了。
導演還是那個導演,旁白還是那個旁白,連團隊都是一樣,一切都沒有什麼變化。
只是跨越山海,帶來了全世界最獨特的風味。
1
山川依舊,風味不改。
《風味人間》又被網友稱為《舌尖上的世界》。
從美食入手,走人間,看世界。
這中間,變的是引人口水直流的「風味」,不變的是食物背後的人情。
主食,是人類繞不開的話題。
每一粒小麥種子種下,都養育著一方水土對於穀物的飲食習慣。微觀鏡頭下,種子表面的紋路和絨毛清晰可見。
就是這樣的一個個種子,千變萬化成了桌上的種種食物。
淮北平原,小麥在蒸汽的作用下,成了一個三斤重的「巨型」饃。
面香配上咸香的醬豆,在唾液的作用下,溢出不可替代的「家鄉」味道。
如果是澆上牛肉的湯汁,一碗熱騰騰的牛肉泡饃就完成了。
千變萬化的麵食,滿足來自五湖四海的挑剔味覺,不接受批評。
對於麵食的默契,冥冥之中跨越了國界。
伊朗西部,麥粒變成薄如紙片的阿拉什,或是長達半米的桑噶長麵包。
在陝西,也出現了相似的食物。
把輕微發酵的麵餅,攤放在燒燙的鵝卵石上,上面再蓋一層同樣滾燙的石子。
這種「石子饃」烘烤完成後,凹凸不平的表層讓面香更濃郁。
除去主食,人們在各類食材的獲取和加工過程中,總是蘊藏著無窮的智慧。
幾塊白斬雞,一碗白米飯,就能將上個世紀初的海南先民們,同今天東南亞華人的情誼凝聚在一起。
食肉的方法,各有各的靈魂。
每當季節更替,新疆庫爾特牧民們要把馬群、羊群趕到90多公里外,更適合生長的牧場。
出發前,會有一頓餞行飯:熱氣騰騰的手抓肉。
特殊的地理環境,養育出的羔羊肉質肥嫩。
只需要用清水燉煮,不用多加什麼調料,就已經足夠美味。
下手抓一塊羊肉直接扔進嘴裡……
彷彿可以想出羊肉的汁水在唇齒間遊盪的樣子。
在呼倫貝爾,牧民們處理羊肉是另一種方式:奶桶肉。
將成年的羯羊放進奶桶密閉增壓,堆在高溫的卵石內炙烤。
內外同時加熱,連皮蒸烤的方式,讓上好的羊肉口感獨特。
馬肉也是牧民重要的過冬儲備,燒制過程十分原始。
肉質細膩,只需簡單集中佐料稍加翻炒,就能食用。
這樣的美味,牧民們一年也只會吃上一回。
肥瘦相間的馬肋排,是牧民們最重視的部位。
把馬肋排慎重地穿進馬腸中,搭在木架上。寒冷的夜晚冰花凝結,再用煙火將水分烘乾,晾掛風乾需要至少一個月。
與肉能形成絕配的,是需要挖掘的不一樣的「鮮」。
在四川屋瓦山的山林里,馮玉興夫婦背著竹簍尋找一種獨特的鮮味——箭竹筍。
把筍絲浸入燉好的雞湯,或是同臘肉翻炒,又或是洗凈烘乾,都能最大程度發揮筍的鮮味。
美食不易得。無論南北東西,都是如此。
在西北,有種特別擅於「隱身」的蘑菇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野蠻生長。
巴楚蘑菇或者萌發於地下,或者隱身於胡楊落葉中,極為難找。將蘑菇與羊肉混炒,更容易吸收肉質香。
說盡山珍,少不了海味。
秋天,是太湖大閘蟹的豐收季。
從蟹殼到蟹腳再到膏黃,每一部分都可以烹制出美味的菜肴。
江南廚師們最擅長的就是用麻煩的螃蟹,製作出誘人的「禿黃油」拌飯。
「禿黃油」,沒有黃油。
只取蟹膏蟹黃,用提煉的動物油脂熬制。蟹油浸潤膏黃,添加鹽和少許魚露,加點薑絲、香醋……
如此,禿黃油便可與白米飯撐起一頓餐食的滿足感。
這一份拌飯 ,濃香滿口,讓人口水直流。
從國外到中國,從荒漠到到海邊,帶著獨特的鏡頭藝術,這部紀錄片極大地滿足了觀眾的視覺與味覺體驗。
據攝製組介紹,這部紀錄片的部分鏡頭選用了計算機合成的動畫特效,也有微觀、超微觀鏡頭的選取。
食物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的顯微變化,都被捕捉下來。
2
複雜多樣的地理環境為中國人提供了多樣的美食。
即使是同一種原材料,味道與做法都帶上了本地的獨特文化。
在平原上的安徽南屏村,對貯藏和風味也有自己的心得。
這一帶的火腿主要會選用豬後腿作為原料,腌制過程中對鹽分拿捏,很關鍵。
在豬的每一寸皮下,撒食鹽,反覆揉搓。
顯微鏡拍攝下,鹽粒的緩慢入侵,看得出肉質的每一絲變化。
腌制好的火腿還要再經過幾個月的曝晒,表層的鹽分才能更好地滲入。
火腿在傳統美食里既可獨當一面,展現自己的精緻風味,也可以甘做配角,為其他材料增加肉香。
與之類似,在西班牙,也有著獨到的火腿製作方法。
小鎮哈武戈,每年出產幾萬條伊比利亞火腿。他們多在酒窖中陳放火腿,精心選擇懸掛位置,定期塗油。
西班牙人用細心的養護,對待每一條火腿。他們還把吃火腿變成了一種「藝術」。
專業的切片師將火腿切成薄片,在刀尖旋轉一圈,捲成一團,送到食客的嘴裡。
操作方式不同,食用習慣差異,無論粗獷或是精緻,都只以味道的令人滿足為終極目標。
面對「好味」,人與人之間不存在隔閡。
洋蔥炒牛柳,成了「秘魯國菜」。
當地人坐在中餐館,可以像坐在自家餐廳里一樣,對各種中式菜品的名字如數家珍,甚至帶著濃濃的嶺南腔調。
美食總能在跨國文化交流中扮演著最自然的親善大使的形象。
「豉油」與「姜」的粵語發音,已經成了秘魯當地的辭彙,這道菜品甚至被設計成了特製的郵票被廣泛發行。
美食的魅力在於,總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碰撞出熱烈的火花。
當澳門遇上葡萄牙,非洲都沒有的「非洲雞」誕生了;
當香港遇上四川,蒜香味的「避風塘魚香鯛魚」問世;
當日本遇上唐朝,海魚才創造了刺身文化躍然桌上。
「環球同此涼熱,邊界逐漸模糊。」
在美食的指引下,我們不斷認識世界。
也在日趨雷同的生活中,體驗不同的味道,辨認對方,看清自己。
3
當人們談及食物,除了滿腔熱情和味蕾誘惑外,大部分記憶都是跟人有關。
就像是鑰匙和門鎖,看到某一種食物的同時,鑰匙打開鎖,一場關於情感的記憶就隨之開始。
安娜是生活在澳門的香港人,她最喜歡的是一道對土生葡萄牙人來說很重要的菜——Tacho。
這是她的家族口口相傳繼承下來的,今天她要把這道菜教給小兒子。
家人相聚時,煲湯煮飯,一份食量豐富的Tacho最合適不過。
兒子們已經長大成人,先生也下班歸來,飯桌上交叉的餐具,碰撞出一家最普通的溫暖。
所有的心思與愛意,凝聚在普通的食物中。
陳曉卿曾在《至味在人間》談到:
「其實,個人的飲食偏好,儘管像胎記一樣私密,但至親永遠知道它在哪裡。」
因為孫女喜歡,哪怕再麻煩,老兩口也要製作能換來孫女一笑的「碾轉」。
「一個人的飯館,每個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湯,南來北往,至味只在人與人之間。」
而每個地方的不同食物,也飽含著當地人的性格與特色。
食物的傳承下,承載著對祖輩傳統和智慧的堅持。
中國台灣,成功港。一個年輕的鏢魚手正在大風浪中與父親出海。
他站在高高的船頭,拿著標槍,等待著旗魚的到來。
旗魚,是魚類中的短跑冠軍,追上它並不容易。
只有大風捲起風浪時,洋流交匯,旗魚才可能現身。
現在已經有發達的捕撈技術了,但盧昱易父子還是採用傳統的鏢魚法,因為這樣對海洋的傷害最小。
他們一年只捕撈一條旗魚,雖然可能會失敗而歸,但也做好了準備。
海面巨浪翻滾,波濤洶湧,站在船頭的盧昱易已經失手過一次了,但他再次瞄準時機,把鋒利的標杆一下子猛地扎中飛馳的魚身上。
父子倆終於有所收穫。
有網友說:我喜歡這部《風味人間》,因為裡面的人都很酷。
有人在看視覺盛宴,見識人間美味,此為「風味」;
有人則在這裡看到童年、故鄉;也能看到期許、旅行、美好、遠方,此為「人間」。
美食隔山海,山海都可平。
與其讚美菜肴,不如讚美做菜的廚師;
與其讚美廚師,不如讚美採集食材的人;
與其讚美食材不如讚美這一片土地。
導演陳曉卿說:
「我們不能因為口味的趨同以及時代的變化,就忘記甚至忽視最淳樸的食物;
不能忽視萬千人的感受,不能因為走太快而忘記豐富多彩的人間。」
因為人的熱愛,才有食材本身的味道。
--從天真到成熟,初心未忘,
--從成熟到天真,大智若愚。
浮沉亂世,願你身體永遠住著一個有趣的靈魂。感恩相遇,來日方長...
——舊港醫官
(內容由頭條號|舊港醫官 原創,轉載必究。圖源網路,侵刪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