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雙11的追求是一下子,他們的追求是一輩子

雙11的追求是一下子,他們的追求是一輩子

這是城君原創的第1157個城市故事

66歲的陳家寧,

每天早上4點準時起床,

6點開始熨燙今天要穿的衣服,

7點出門,坐一個半小時地鐵到店裡,

9點準時開始工作。

陳家寧是定製西服的老裁縫,

來上海茂名南路開店有16年了。

嚴苛的自律背後,

是他50多年恪守的職業原則:

「裁縫需要標準,國際標準。」

上海茂名南路門店裡,陳家寧在櫃檯上展示裁剪技巧。張棟 攝

當代款式的西服,

從20世紀初開始出現,

迅速在全球精英人群中傳播開來。

可能你的左手比右手長,

左肩比右肩高,

你的頭習慣往右偏……

總之,你的身體不會完美,

但通過墊肩和腰線的調整,

你也能擁有完美的身型。

每一個地方的人追求的西服風格都不一樣,英國嚴謹,美國隨意。

要想西服發揮神奇功效,

合體是大前提。

過大,像偷穿爸爸衣服的孩子,

太窄,又給人緊繃的小家子氣。

就算用上英國頂級毛料,

配合最精細的縫製手工,

如果裁剪不好,

穿在身上不貼合,

在陳家寧眼中,

那也不是好西服。

電影《永無止境》里金融新貴的西服裁剪精良,和保鏢的廉價西服形成明顯對比。

走進陳家寧的店裡,

定一件西服外套和一條西褲,

陳家寧會拿著捲尺,

在你身上熟練地比劃兩三分鐘,

仔細量出10個身體部位的尺寸,

就算是襯衫也需要5個數據。

從布料選擇到量身定製,

再到打版裁剪製作,

經過兩三次試衣,

上身進行最後的修改。

定製一套西服的過程,

有時更像是交換一個承諾:

既然你選擇了這裡,

我就用完美和滿意回報你。

客人第一次試衣,所穿的是用布料臨時拼接的「毛殼」,只縫一邊袖子,方便調整衣袖的寬窄和長度。

一件外套一穿上,

領口貼住頸,肩往前服帖,

無論一天中跟多少人握手,

都跟身體自然地貼合,

不留下過多的褶皺。

至於駁頭,

就是領子向外翻折的部位,

不是硬板板的直上直下,

而是沿著胸肌起伏,

勾勒出男性的陽剛美。

總之,你的身體,

是定製西服的唯一。

圖/《了不起的工匠》

一百多年前,

十里洋場追逐著國際潮流,

定製西服蔚然成風。

來自寧波的紅幫裁縫,

更是家喻戶曉的響亮招牌。

10家西服店裡,

有6家是由紅幫裁縫開的。

在當時,女人以穿旗袍為得體,

男人則以擁有紅幫師傅定製的西服為榮。

紅幫裁縫曾為孫中山縫製第一套中山裝。清末民初,不少裁縫為外國人縫製服裝。老百姓管歐洲人作「紅毛」,於是有了「紅幫」的稱呼。

1940年代末,

外國公司離開上海,西服業蕭條,

大批紅幫裁縫南下謀生。

追隨客人到香港的裁縫裡,

陳家寧的父親陳榮華是其中一位,

50年代他開創了自家的西服定製店。

後來陳家寧子承父業,

並將父親命名的W.W.Chan,

更名為W.W.Chan & Sons,

一直延續至今。

圖/《了不起的工匠》

紅幫裁縫的精神是,

客人去到哪裡,裁縫就跟去哪裡。

眼見中國內地西服市場的發展,

而香港人力成本高,很難招徒弟,

在2002年,久居香港的陳家寧,

把父親的手藝重新帶回了上海。

正統的紅幫裁縫,

父傳子,傳內不傳外。

無奈兒子在國外學的是哲學,

不願學習裁縫技術,

陳家寧只好傳承給工作夥伴。

十幾年來,

包榮海依然感激陳家寧的知遇之恩。

包師傅剛進這個裁縫店,

很多人去跟陳家寧打小報告,

說教會徒弟就沒師傅。

但陳家寧一點都沒保留,

把紅幫的手藝傾囊相授,

堅持「天下的飯,

不是你一家能夠吃掉的」。

根據每位客人的尺寸來畫紙樣,是所有縫製環節最關鍵的,陳家寧也毫不保留傳給徒弟。圖/陳棟

如今,包榮海是茂名南路店的駐店師傅,

裁剪縫製手藝不在話下,

還精通一門「識人術」。

包師傅打量你一眼,

能判斷出你回家葛優癱的姿勢,

晚上喜歡側著睡哪一邊。

聽你口音,

能判斷你來自南方還是北方,

冬天穿西服要不要套棉褲。

包榮海給客人試衣。圖/克勒KK

在完整地報出尺寸之外,

包師傅還會用敏銳的眼睛,

捕捉顧客身體部位的缺陷,

默默在裁剪和縫製上作出調整。

包師傅說:「我們定製西服,

是把人的缺點給遮蓋掉。

胸肌小要做得有胸肌,

肚子大要做得有腰身。」

大文豪莎士比亞曾說過,

裁縫定義一個男人。

不可能每個男人都有彭于晏的身材,

但一套合體的西服,

可以幫助人們揚長避短,

穿出最自信的一面。

包師傅用別針來調整。圖/克勒KK

西服的手藝,靠一代代裁縫的傳承;

西服的顧客,往往也是代代相傳。

電影《王牌特工》里,

特工叔叔把同袍的兒子帶到裁縫店裡,

教導這個年輕人何為紳士應有的衣著和舉止。

穿西服的科林叔瞬間把穿休閑裝的男主秒成了渣渣小跟班。圖/《王牌特工》

同樣的,去找陳家寧做西服的,

經常有父子組團過去的。

有些顧客的爸爸去世了,

兒子把爸爸的西服拿過去,

問「能不能改了讓我穿,我想紀念他」。

店裡有一個房間是檔案室,

開店第一天起,來做衣服的每一個人,

他們的身形尺寸,歷次的服裝紙樣,

都被精心保存著。

一套定製西服里,

蘊藏著一生的聯繫和承諾。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一個打工仔想做一套西服,

要花兩個月的工資,

現在至少要八千塊。

而由陳家寧經手的西服,

行情價在兩萬以上,

訂單排隊好幾個月。

哪怕穿一次就丟掉的快時尚當道,

很多人不太能理解,

為什麼要花一兩萬去做一套衣服。

英國王儲查爾斯不止一件西服有補丁。

如果說高跟鞋是女人名利場的武器,

那麼西服就是男人馳騁天下的鎧甲。

這件「鎧甲」是大寫的「講究」,

彰顯個人對自身品位和定位的認知。

一件好西服能穿很多年,

就算是英國查爾斯王子,

也是破了就縫,縫了又穿。

你第一次「雙十一」剁手買的衣服,

有哪一件能穿到現在的呢?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加微信號:nayizuochengg加入「那一座城」讀者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人吃飯,是一個人的狂歡
蘇州——為了吃這一口雞頭米,我足足等了300天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