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妻尚在:吳佩孚詼諧打趣的批示可圈可點

老妻尚在:吳佩孚詼諧打趣的批示可圈可點

老妻尚在:吳佩孚詼諧打趣的批示可圈可點

老妻尚在:吳佩孚詼諧打趣的批示可圈可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吳佩孚是著名的北洋軍閥,原為袁世凱部下,後來官至直魯豫巡閱使(管河北、山東、河南),時稱吳大帥。

在我們曾學過的歷史教課書中,吳佩孚就是反動派,干過不少壞事,鎮壓過二七大罷工。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電影《風暴》,就展現了吳佩孚鎮壓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即二七大罷工)的場景,給兒時的我,留下了吳佩孚是大壞蛋的深深烙印。

隨著知識和年齡的增長,方才知道,其實,真實的吳佩孚並不是非紅既黑的,尤其他晚年能堅持民族氣節,不當漢奸,寧死不與日寇合作,畫出了最後的人生亮點。

真實的吳大帥為人正派,為官清廉(足使當今貪官汗顏),處事幹練,風趣幽默。就連他的公文批示,也文采飛揚,詼諧打趣,可圈可點。若如不信,且舉三例以為佐證。

其一、某官貪贓枉法,名聲很差,在當地待不下去了,得知吳佩孚主政直魯豫,便打點一番托關係,想在河南謀一官職。報告呈上,吳大帥也不用什麼研究酌辦之類的官話套話,也不暗示什麼灰色渠道,而是直接批示:「豫民何辜?」。那意思就是,俺河南百姓有什麼過錯,要讓你這樣的貪官來禍害。

其二、吳大帥有一早年的同學,別無他長,唯種樹有方。獲悉吳佩孚帳下有一旅長職位空缺,想謀其職,便給吳寫信,先大談理想抱負志向,然後言歸正傳,欲謀職後而建功立業,最後表示「願為前驅,功成解甲,退居故里,植樹造林,福澤桑梓」云云。吳大帥可沒念及同學故舊,而是批示:「且先種樹」(有抄襲宋仁宗批示之嫌)。

歷史上,宋仁宗在上了進士名單的詞人柳永的考卷上批示:「且去填詞」,一下子就斷了柳永的進士功名,無意中卻使之成為「奉旨填詞」的「天皇巨星」。宋仁宗批示簡約,吳大帥的批示就有了抄襲嫌疑。雖如此,但總比那些文字繁雜,羅嗦冗長,不得要領的批示要好得多。這樣的批示,不僅自己寫得辛苦,而且看的人也跟著受累。被一些現代文人吹捧為最勤力的雍正,就是這樣的人,他一生批示的文字竟多達上千萬字,幾乎是箸作等身,比當今一個暢銷書作家的字還要多。也不知他是否有時間仔細看過奏摺,想過問題,再下筆如飛的?

此後,也不知他的這位同學故舊是否像柳永「且去填詞」一樣,也「且先種樹」去了。

其三、實際上算不得公文。斯時,德國駐華公使的千金正值妙齡,卻對吳大帥萬分崇拜,無限仰慕,相思切切,無奈無門可入。到底是洋妞,對情愛之事毫不遮遮掩掩,徑直寫信向吳大帥求婚。吳不識德文,便吩咐秘書譯出呈上,於是,那封求婚情書便成了往來公函。吳佩孚依例揮毫批示:「老妻尚在!」這事要是放在古今中外那些喜歡尋花問柳的貪官污吏身上,有金髮碧眼的千金小姐主動找上門來,投懷送抱,哪還會顧及什麼「老妻尚在」,早就「金屋藏嬌」了。

吳佩孚熟讀四書五經,可從不賣弄,不顯擺,不做官樣文章,從以上三例看,批文直白清爽,一目了然,準確無誤。

從前面的三例吳佩孚的批示中可以看出,吳大帥還有詼諧幽默的一面,有的讓人忍俊不禁。其實,雖然是公文批示,也不一定都要板著面孔,適當地加上一點味精,說不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豫民何辜?」

觀一葉而知秋。看來,吳佩孚號稱「儒將」,也不是浪得虛名,他的秀才文憑真真正正是硬碰硬考出來的,而不像今天那些有著「博士」、「碩士」頭銜的水貨,是花銀子買來的。

吳佩孚自撰的對聯總結了他的一生:「得意時清白乃心,不納妾,不積金錢,飲酒賦詩,猶是書生本色:失敗後倔強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園怡性,真箇解甲歸田。」

(本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是王安石變法,讓「官倒」登上了歷史舞台的嗎?
因為他講真話,被皇宮衛士來拖拽時連大殿的檻欄都弄斷了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