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親不過五服:如何理解「五服」?3層含義,哪種更恰當?

親不過五服:如何理解「五服」?3層含義,哪種更恰當?

古代有很多縮略詞,比如六藝這種東西。但也有很多的辭彙代指的並不只是一種意象,就好比是我們今天要說到的五服,五服是一個古老辭彙,內涵豐富,歷史悠久,在我國歷史上五服這個詞語至少有這三種含義。古代經常會說的五服到底是什麼含義,其實有三種意思。

第一種含義五服是先秦時期的一種區域規劃理念,當然只是理想化的。因為在周朝時期實行的制度是分封制,所以他們就想著能夠根據和都城的距離,把這些諸侯國劃分成為不同的等級。京畿之地肯定是先王之制,而距離由遠到近依次是戎狄荒服,夷蠻要服,侯衛賓服,邦外侯服,邦內甸服。

根據和國都之間的距離,他們把遠近親疏各不相同的人或者說是群體,劃分成為這種不同的等級,用來給諸侯國或者是周王室履行不一樣的義務和責任,這也是古代人對於天下觀念的一種反映和思考。

五服的第二種含義則是五種孝服。古代人非常注重孝道,以孝治天下,而喪事出現的時候也會有關於喪事的禮節,並且喪事的禮節等級更加嚴格,人們更需要嚴肅遵循。親人在死去之後,剩下的親人也需要按照禮制進行服喪,這也正是我們平常經常會提到的披麻戴孝。而根據和死去人的親疏關係,孝服的制式按照喪服粗細和服喪期限的不同分成五種,這也正是我們平常說到的五服。

五服的第三種含義則是五代人,而這一含義也正是第二種含義的延伸,它代表著的則是喪禮服制的又一步邁進。所以根據人們喪禮服飾的不一樣,大家很容易的就能夠辨別出來誰和死者的關係近,誰和死者的關係遠。

五服的本來含義就是說的五種孝服,只不過後來隨著隨著時代的演變,人們漸漸拿五來指代五輩人。所以古代才會有五服之內都是親人這樣的說法,而如果關係太遠,人們往往就會說過了五服。「親不過五服」之說。

那麼這五輩人到底是哪五輩人呢?其實也非常簡單,就是說以自己作為中間的那一輩,上下和左右都延伸出去,那就是五輩人。所以基本上過了這五輩人,就真的是不怎麼有關係了,所以正是因為關係太過於遠了,遠的大家連名字都不記得了,更不用說是他們的音容笑貌了。

或許關於五服的含義,人們同樣是想要告訴後來人,大家一定要在乎身邊的親人,在乎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因為除了他們之外就沒有人和你真正關係近了,這也同樣是在告訴我們要秉持孝道,要秉持維護家庭關係的原則,這同樣是古代人對於生活美滿的一個期盼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世史略 的精彩文章:

雍正年間有兩個叫花子,一個被算計至死,一個被皇帝重用
古代的槍桿是用什麼做的,一根木杆?這槍桿的工藝相當「匠心」

TAG:盛世史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