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身為諫臣卻因彈劾嚴嵩而獲罪,楊繼盛的一生有何作為?

身為諫臣卻因彈劾嚴嵩而獲罪,楊繼盛的一生有何作為?

原標題:身為諫臣卻因彈劾嚴嵩而獲罪,楊繼盛的一生有何作為?


本文作者為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李雪玲


楊繼盛是明朝著名的一位諫臣,字仲芳,號椒山,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楊繼盛考上了進士,朝廷授予他南京吏部主事的官職。此後他跟隨南京吏部尚書韓邦奇學習,「覃思律呂之學,手制十二律,吹之聲畢和」[1],韓邦奇知道後非常高興,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都教給了他,因此,楊繼盛漸漸聲名鵲起。到了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楊繼盛調升京師,任兵部員外郎。


「楊父」這一稱號則是楊繼盛因在同年力劾仇鸞而被下詔入獄貶為狄道典史,因其在任上時,治理地方有功,當地人對他的尊稱。狄道就是今天甘肅省的臨洮縣,明代的時候,這裡番人和漢人雜居,未經開化,「俗罕知詩書」[2];楊繼盛到任之後,同他的子弟和其他讀書人,大概百餘人,開始興辦學校,教給他們禮儀,並幫助他們做生意。該縣有一座煤山,被番人所佔據,而普通的民眾取暖只能去二百里之外的地方砍柴,楊繼盛知道這件事之後,便召集番人與他們洽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番人被他說服,紛紛表態:「楊公即須我曹穹帳亦舍之,況煤山焉?」[3]由此事可知番人對其的愛戴和信服之情,稱其為「楊父」也不足為怪了。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他因上疏力劾嚴嵩「五奸十大罪」而被陷害下獄。兩年之後,遇害,年僅四十。明穆宗即位後,以楊繼盛為直諫諸臣之首,追贈太常少卿,謚號為「忠愍」,世稱「楊忠愍」。我們熟知楊繼盛是因為他曾彈劾嚴嵩而出名,但是他治理狄道的貢獻也應該被重視。

參考文獻:


[1](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十九·列傳九十七),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5536頁。


[2](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十九·列傳九十七),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5537頁。


[3](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十九·列傳九十七),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5537頁。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施祺 王雪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清末著名的日本漢學家井上陳政有哪些經歷?
袁紹死後,袁譚為何聯合曹操攻打自己的親弟弟?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