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政治互信:蔣介石與張伯苓

政治互信:蔣介石與張伯苓

原標題:政治互信:蔣介石與張伯苓



(▲20世紀40年代,蔣介石參加重慶南開中學校慶活動,左一為張伯苓。圖片來源:重慶南開中學,華龍網發)

摘要:南開被日寇炸毀,張伯苓遇「大劫」,蔣一錘定音,張心懷感激。西安事變,蔣介石遇「大劫」,張堅定支持,蔣心懷感激。


「張蔣關係」有三個關鍵字:信、挺、磨。


其一、信,即政治信任。


1930年12月24日,赴南京參加全國運動大會籌備會議的張伯苓,首次拜見蔣介石。蔣「對南開校風及張伯苓三十年如一日的辦學精神尤為欽佩,更同情南開的經濟狀況,答應將設法補助南開」。張對蔣重視教育的表態印象極深,在其後寫給宋子文的信函中提及。有研究者推測,「宋應是此次會面的牽線人」(張曉唯《教育與政治:南開校長張伯苓與國民政府》)。

日寇侵佔東北後,又步步緊逼,將魔爪伸向華北。蔣倚重張,發函徵詢方策,還附來密電本,囑可直接向其建言。張復函稱:「承頒給電本,謹當密藏待用」,「苓遇事勉竭愚蒙用供採擇,但不願一知半解動擾聰聽」。


南開被日寇炸毀,張伯苓遇「大劫」,蔣一錘定音(「南開為中國而犧牲,有中國即有南開!」),張心懷感激。西安事變,蔣介石遇「大劫」,張堅定支持,蔣心懷感激。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獲釋返寧。張伯苓稱此事為「逢大凶化大吉」,12月26日電賀蔣:「我公平安抵京,舉國騰歡,同申慶禱,特此慰問」。(梁吉生《張伯苓年譜長編》,中卷第443頁)蔣複電張:「陝變發生後貴校師生備極關念,甚為感慰,特謝!」


抗戰時期,蔣介石有請張伯苓出長四川大學的設想,但被張以「在先與嚴范孫先生有誓約,願終身辦理南開」為由婉拒。


1943年5月,蔣介石發表《中國之命運》一書,張伯苓緊跟領袖思想,發表《〈中國之命運〉與南開之教育》的擁護長文。強調「公能教育」應向「建國教育」發展,教育應與三民主義原則相結合,方能為「奠定革命建國之基礎,完成革命建國之大業」做出貢獻。(江沛《蔣介石與張伯苓及南開大學》)

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解放戰爭的全國性戰略反攻的序幕。兩個月之後,不滿國民黨腐敗的美國將軍魏德邁訪問天津,與張伯苓會談。


魏德邁詢問張,此時美國如何才能真正幫助中國全體人民。張聲稱:「蔣主席為全國人民之惟一領袖,幫助中國全體人民,只有幫助蔣主席,惟有幫助蔣主席,始能幫助全體人民。」張還極力為蔣辯解,認為其多用武人在地方主政,「系由共黨叛亂,暫時不得已之措置」;認為蔣「為少數人包圍蒙蔽,未能了解中國現狀」的說法不準確。(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80200-00319-042,台北「國史館」藏)

(2018年7月7日23:13一稿,7月31日02:23修訂,【山水微言·233】。本文為《「燃志之師」張伯苓:「中國不亡吾輩在!」──「師表校魂」大學校長系列史評之七》連載第23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水微言 的精彩文章:

當時中國辦得最成功的一個「公益項目」
大學中的「精緻利己主義者」為何盛行?

TAG:山水微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