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狂歡,那些月入3000的人比你快樂
現在這個時候,五環內的人們正在為「雙11」而瘋狂,而在五環之外,很多人才剛剛學會使用智能手機,他們還沒有來得及了解什麼是「雙11」。
他們是小鎮青年,通常有幾個標籤:40歲以下,沒上過大學,工作狀況不穩定,月均收入低於3000塊,分布在三四線城市及廣大縣級市。
他們遠離大城市,認真生活,懷著自己的小小夢想。對於他們來說,動輒數萬的購物清單不是快樂的源泉,幾塊錢的滿足也蘊含著生活的真諦。
一
晚上9點半,正是北上廣白領們加完班搭地鐵的時候。
在廣西北海的海山村,24歲的陳放打開手機播放里的舒緩音樂,鋪開7塊錢買的瑜伽墊,把仰卧起坐輔助器固定在地板上,開始熱身。跟著瑜伽視頻,先屏息凝神,而後開始摺疊自己的四肢。
等到她感覺身上汗泛起來,就到了做仰卧起坐的環節,一晚上120個。
「減肥是靠自己的意志力,而不是靠花多少錢。」陳放說。
而這個時候,北上廣的白領們剛剛打開家門,他們最喜歡的選擇,是陷進沙發里,打開最新在追的美劇。更多的人,就只是盯著手機發獃,在虛擬世界裡衝浪,他們已經很累了,運動是個艱難的選擇。
作者圖 | 陳放在做仰卧起坐
在陳放家的客廳里,幾位鄰家嬸嬸正在聚精會神地研究彩票,這是她們農忙時,不多的消遣方式,兩塊錢可以興奮整個夜晚,生活似乎還多了那麼一點希望。客廳里堆著新收的稻穀,旁邊是一台烘乾機,秋收的忙亂還沒有結束。
嬸嬸們聽見房間里的音樂和奇怪的喘息聲,趕緊起身去查看。那時,陳放正在練習一個難度係數頗高的動作。
這些很少走出農村的女人們一度認定侄女中了邪。在這個偏僻的村莊里,人們還無法理解「減肥」「報健身班」的行為,她們覺得陳放健壯的身形很好,這意味著好生養。「如果實在覺得胖,就多下地幹活。」
在北京,普通健身班的報名費在3000元以上,距離海山村10公里的縣城新開了健身班,價格也不菲。陳放從沒想過去報名,但她渴望擁有更好的身材,「那樣看上去健康」。現在,她身高168cm,體重卻達到170斤。
在拼多多上,她只用六十幾塊錢,就打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健身房。
高中畢業後,陳放在縣城打工,工作忙飲食不規律,身體忽然變得臃腫起來。碰到同學朋友,都沒辦法將她和之前瘦弱的樣子聯繫起來,更有甚者,開始在背後嘲笑她的肥胖。
陳放天生睡眼,像義大利球星皮爾洛,或者《比馬大戰記》里的駱駝哥。小時候陳放和母親在田裡插秧,調皮的男孩在遠處嘲笑她:「斜眼姨,眯眯眼……」母親抓起一把稻苗,朝男孩們扔去,陳放埋著頭,委屈地哭起來。
不過,陳放現在不會哭泣,並非習慣了被嘲笑,而是因為有個深愛她的未婚夫。未婚夫為了她從福建來到廣西創業,去村裡看望她父母,為了表達誠懇,還送上20萬彩禮。
為了美美地出嫁,也為了婚後健康地生活,陳放開始有計劃地調理身體,立志減肥。除了健身,她還必須要與未婚夫一起奮鬥,為未來的生活打好基礎。
每天下午6點,陳放都要騎著電單車,閃轉騰挪穿過等候加油的汽車隊伍,進入未婚夫開的加油站,送去未婚夫和工人們的晚餐。
陳放擺好飯菜,「嘿嘿」一笑,喊一句:「準備吃飯咯。」她樂呵呵的樣子,從訂婚那天保持到現在。未婚夫讓她一起吃,她接過碗筷,只夾了一些蔬菜。這些蔬菜是從網上買的,家裡還有很多沙拉,用來做減肥餐。
幾個月過去,陳放已經減掉二十多斤。那些曾嘲笑她的人,也開始被她的毅力所折服,有些念完大學在大城市工作的同學,也打破多年的緘默,跟她請教健身減肥的秘訣。
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只是實現的途徑不一樣。在北上廣,生活意味著好的薪水和房子。對陳放而言,是有家也有愛人,現在,她仍然每天在自己的房間里揮汗如雨。她說,要努力變得幸福。
二
陳放完成鍛煉,準備入睡時,在2500公里外,山西右玉縣,「啤酒妹」李冉則到了一天中最繁忙的時候。
李冉和同事們穿著略顯性感的統一服裝,在夜色里的酒吧、食肆中穿梭來去,推銷自家公司的啤酒。濃烈的煤味夾雜著煙霧,此刻已是深夜,能與李冉有唇間接觸的只有唇膏和口罩。
工作不算辛苦,可整天和各色酒客打交道,免不了被騷擾。酒客的黃色笑話與舞台上的艷舞一樣,跌宕起伏,充滿性暗示。有些酒客玩笑開得過了火,會對促銷員們動手動腳,李冉小心躲閃,全身而退。
酒客們說話永遠那麼有氣勢,似乎都是小城的上層人物。李冉從來不會在燈紅酒綠中迷失,更不會仰望上層階級,只著眼於自己的生活。
這是李冉離家的第二個冬天。彼時的晉西北黃土高原老家,父母已經沒什麼農活可干,北京的都市白領們也都躲回暖氣房中,而李冉要從傍晚開始,在寒風中工作到整座城市完全安靜下來為止。
上一個冬天,在她和同事的心裡,有種渴望是擁有一件過冬的棉服。現在她已如願,早在夜幕降臨之前穿上了在拼多多買的棉服。
作者圖 | 李冉的棉服
從山村走進小縣城,年僅20歲的李冉,憑藉啤酒促銷員的工作在此立足。
「這份工作和大城市裡的超市促銷員沒有區別。」李冉說。小城和北上廣經濟條件天差地別,但敬業精神、人們對美好的追求,別無二致。
李冉自覺比以前更愛惜自己了,那是能夠自我保護、讓自己變得更好、照顧家人的穩重。
「每個月一半的錢用來網購,剩下的另一半存著過年帶回家。」這是李冉的計劃。她的外套、口罩、唇膏、口紅、內衣內褲,都是在拼多多上買的。
以往這些可有可無的附屬品,現在卻是生活必需品。不到3000元的月薪,她也可以把自己打扮得舒適、美麗。她精心打扮,不是為了取悅酒客,而是讓自己開心。
內在的美是掩飾不住的,她在工作中遇到了戀人,感情甜蜜。等過完這個冬天,她就將和戀人一起去到某個小鎮,開張自己的小超市。
三
下午3點,鄰居拎著一雙髒兮兮的白色帆布鞋來到高晨家裡,希望他幫忙擦一擦。
高晨取出擦鞋劑,很快就恢復了那雙鞋子的原貌。他並非擦鞋匠,而是縣城小公司的職員。
兩個月前,高晨在拼多多發現一款擦鞋清潔劑,能把鞋子變回最初的白色。鄰居們親眼目睹這種「神跡」,都來找他擦鞋子。
洗帆布鞋,對於城市中的潮人們來說,是一種怪異行徑。帆布鞋髒兮兮的樣子,有一種頹廢的帥氣,正是「潮」的某種標誌。
但在高晨眼裡,穿上白凈的鞋子,才會使人精神抖擻。
作者圖 | 恢復原貌的白鞋
高晨從小就是「潮流達人」,在同齡人中,他髮型前衛,發色大膽,著裝最吸引人。
十七八歲那個年紀,女孩們都喜歡我行我素的高晨。同村女孩小帆暗戀他,偷偷給他的QQ炫舞賬號充Q幣,一次充50塊錢,這是她在縣城打工一天能省下來的錢。
一年後,高晨才摸清楚,偷偷給自己充Q幣的人是小帆。小帆最終成了他的妻子。
高晨是個勤快的年輕人。每次到挖番薯的季節,村民們總能看見他頂著紅色的長髮,在地里揮動鋤頭。
高晨的父親坐在地頭,有人走過去問他:「你兒子把自己整得跟鬼一樣,你也不管管?」
「仔細想想,咱們年輕那會兒死命幹活、省吃儉用,就為了買一條喇叭褲,想法不是差不多?」高父不置可否。
高父知道兒子想要活得有個性一些,以為他最終會泯然眾人,卻沒想到他在35歲找回了自己。
這幾年流行白鞋,高晨也買過好幾雙。今年第二個孩子出生以後,家庭負擔陡增,奶粉錢都捉襟見肘,他極少給自己添置東西。白鞋穿成黑鞋,也沒再買新的。
高晨生活的湖南農村,一雙白鞋子的原貌,也許只能保持一天。當然,這對高晨根本不是難題,他只要花不到3塊錢,就能讓臟鞋子恢復光彩。
如今十幾年過去,高晨結婚生子,賺錢養家,剪掉長發,不會再把牛仔褲剪爛,每天穿著縣城小公司發的制服。
從紅色頭髮和白色鞋子,還能看到他的青春痕迹。35歲的高晨心中,再次充盈著十幾歲時的那種滿足感。
作者圖 | 高晨的紅髮
四
不到3塊錢的擦鞋劑,足以讓高晨保有年輕時的個性。在拼多多,這樣的產品隨處可見。
每天傍晚6點,河南李樓村的農民羅芸,會準時在微信群里問:「今天誰有快遞?」群友們迅速報上數十個取貨號。
隨後,羅芸騎著三輪車出門,準備去一公里外的鎮上取快遞。路上遇見村裡的王叔,她說:「今天秋衣秋褲就到了,叔激動不激動?」
王叔羞澀地笑了笑,回答:「妮子,別拿你王叔開玩笑。」
村口的廣場上,大爺大媽們拿著刀劍、扇子,準備開始鍛煉身體。僅僅幾個月前,這些留守老人還無事可做,只能打打牌。
從鎮子回來,羅芸有時候會裝滿滿一車。她不是快遞員,也不是順便幫忙,可能這車快遞中,沒有任何一件是自己的。但她會笑盈盈地運回家,等著村鄰來取。
作者圖 | 來羅芸家取快遞的村鄰
「這是一天中最歡樂的時光。」羅芸說,「10來分鐘的路程承載著大家『今日份的快樂』。」
丈夫外出務工,不到20歲就結婚的羅芸,滯留在這2000人的村子裡,侍弄田地、帶娃看家,一度以為日子只能這樣過了。
十年間,羅芸和丈夫兩頭分工,攢下不少積蓄。家裡蓋起洋樓、買了汽車。隨著電商的出現,她跟上了外面世界的潮流風向。
如今羅芸27歲,反倒皮膚細膩,身材窈窕,穿衣有品,比剛結婚那時更有魅力,看起來就像是大城市裡的人,甚至連羅芸的小兒子都變得特別時髦。
羅芸是全村第一個使用拼多多的。有一回,她只用9塊9,秒殺到一輛黃色電動車,「當時激動得手機都摔在地上了。」
作者圖 | 時髦的羅芸和9.9元電動車
這次帶著傳奇色彩的搶單,在村裡引發不小的轟動,鄰居們都來聽她的故事。後來她建了一個微信群,集合100位90後媽媽,只要有優惠活動就分享給她們。
羅芸只用一個購物軟體,改變了留守者們的生活格局,原本沒什麼活力的村莊,變得熱鬧、團結。
李樓村的90後媽媽們,穿著很有自己的特點,她們不看重品牌,只關注自己的搭配,按照自己的審美去購買合適的衣服。
潮流不是跟隨,而是建立獨特的體系,完善自己的圈子。
作者圖 | 正在搶單的90後媽媽們
平常只能打打牌的留守老人,也會參與進來,搶優惠、紅包成了一項娛樂活動。老人們買的一般是衣服、鞋子、給孫輩的玩具。
「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到老人們在村口廣場上跳舞、練劍,他們手裡的扇子、練功的劍都是拼多多上買的。」
作者圖 | 廣場上的老人
老人們也建了微信群,互相分享,有的還把外省的朋友拉進來。有個人通過微信群,結識很多天南海北的朋友,一位雲南的老人,還邀請他們全家去玩。這在以往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五
晚上7點半,莫子瑜也剛剛取到快遞,來到伯母家。拆開包裹,是一床電熱毯。他細心地把電熱毯鋪在床上,伯母在旁邊憨憨笑著。
有這個,濕冷的南方冬天就不會那麼難熬。這樣一床加厚的電熱毯拼單只需要23塊5,但對伯母來說,已經是一次消費升級。
網路圖 | 電熱毯
莫子瑜也是很有個性的人,不過他的個性沒有體現在穿扮上,而是熱衷於逛小商店。
小時候伯母經常騎車載堂哥和他到鎮上,他可能什麼也不買,就是想去看看。後來網購興起,有幾個常光顧的小商店倒閉,他傷心了很久。
在單親家庭長大的莫子瑜,調皮,經常被父親毆打,伯母一聽見哭聲就去護著他。長大後,他在外打工幾年,回家種辣椒、大蒜,做成辣椒醬,開網店售賣,賺了第一波網購紅利。
堂哥則考上大學,遠離農村和小鎮,成為一名北漂白領。伯母的大小事務,都由莫子瑜幫忙操持,因為堂哥每年只回家一次。莫子瑜收入不足堂哥月薪的一半,但兩地的消費水平卻有著不止十倍的差距。
有一天晚上,莫子瑜在微信上找到堂哥,說:「哥你跟我拼個團吧,拼多多電熱毯便宜。」堂哥推辭,說北京有暖氣,用不上。
莫子瑜當然不會知道,堂哥每個月在北京的房租3200塊、日常開銷超過4000塊錢,每年「雙11」都需要刷超過10000塊信用卡。堂哥的大筆支出,是為了用購物的滿足感掩蓋自己看不到未來的焦慮,填補自己始終無法從大城市得到歸屬感的空虛。
堂哥以為他是貪便宜,而他根本不了解北京的生活,二人之間似乎隔著什麼。過了幾天,伯母在朋友圈曬出莫子瑜給自己買的電熱毯,堂哥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莫子瑜比堂哥更懂伯母的農村生活,而堂哥從未沒有想過給她買電熱毯。
小鎮青年不熱愛什麼購物節,或許對他們來說,每次在拼多多上買東西都是一次「雙11狂歡」。
難以置信,那些和我們一起在農村長大的同齡人,比都市人更能體會到自己的精神追求,對生活保持莊重的儀式感。
在探尋快樂的道路上,我們已經被他們甩在千里之外。他們的生活看起來有些魔幻,卻也是真實快樂的。
而這,就已經足夠了。
作者莫文祖,真故編輯
※那些默默生活的人,為什麼沉迷於直播軟體?
※過去式的記者酒局:喝一杯酒,賣出一份報紙
TAG:真實故事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