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ce:一戰停戰百周年紀念活動,為民族主義抬頭而擔憂
「舊日的惡魔正在蘇醒,準備播下混亂和死亡的種子……歷史有時候重複其悲劇性的模式,破壞我們認為已經用前人的鮮血蓋上封印的和平的遺產。」
——法國總統馬克龍
「在我看來,今天的一些元素和20世紀的初期和30年代存在很多共同點,讓我們有理由擔憂一系列不可預測的事件有可能會發生。」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第一次世界大戰向我們展示了孤立主義會將我們帶入何種廢墟。如果孤立在100年前不是解決方案,它今天怎麼可能是?」
——德國總理默克爾
每年的 11 月 11 日對很多曾經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國家來說是一個肅穆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這場戰爭的停戰日紀念日。而在今年剛剛過去的這個日子更是如此,因為適逢一戰停戰一百周年。
1918 年 11 月 11 日,法國和德國在法國貢比涅(Compiègne)一節停靠在一片林中空地中的火車車廂里簽訂了停戰協定,標誌著這場打了四年的戰爭的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 1914 年 7 月,絕大多數的歐洲國家和俄羅斯、美國、中東,乃至亞洲、南美洲、大洋洲的數十個國家分為協約國和同盟國陣營交戰。四年的戰爭造成了一千多萬人死亡和史無前例的巨大破壞,最終以協約國獲勝告終。它再造了世界政治秩序,包括四大帝國(德意志、俄羅斯、奧匈、奧斯曼土耳其)的解體和世界上第一個以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國聯)的誕生,這被認為是 20 世紀多邊主義的起源。
今年的 11 月 11 日,法國作為主要的交戰國、西線戰區主要戰場,以及停戰協約簽署地,在巴黎主辦了一場一戰停戰百周年紀念活動。而它絕不僅僅純粹是對歷史的致意,而也是對近年來快速崛起的狹隘民族主義政治的「回擊」。
當天上午,紀念儀式在巴黎市中心的凱旋門前舉行。早上,84位國家領導人從總統府所在地愛麗舍宮坐車抵達香榭麗舍大道,然後並肩冒雨徒步沿大道走向凱旋門。
馬克龍在向位於凱旋門下紀念一戰陣亡士兵的無名士兵墓敬獻花圈之後發表長達 20 分鐘的演講。內容包含著顯而易見的現實指涉。
他說:「舊日的惡魔正在蘇醒,準備播下混亂和死亡的種子……歷史有時候重複其悲劇性的模式,破壞我們認為已經用前人的鮮血蓋上封印的和平的遺產。」
他還說:「民族主義是對愛國主義的背叛。通過說:『我們的利益優先,不用管其他人』,你是在抹殺一個民族最珍貴的東西,保持它生命力的東西:它的道德價值觀。」
特朗普在 2017 年初的就職演說中宣布自己將推行「美國優先」的政治路線,並在不久前在一場政治集會上宣布自己是一個「民族主義者」。而馬克龍在紀念活動前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採訪時表示:自己是一個愛國主義者,而不是民族主義者。
在特朗普於 2016 年當選之後,右翼民族主義政黨和政客在多個國家通過選舉上台或者發展壯大,並有結成聯盟之勢。與此同時,民族主義意識形態也在民間快速擴散。特朗普勝選的鼓舞和這些國家面臨的移民/難民壓力,被認為是驅動這種變化的兩大因素。
在 11 日上午的紀念儀式結束後,為期三天的巴黎和平論壇開幕。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他為論壇發表的開幕致辭中說:「在我看來,今天的一些元素和 20 世紀初期和 30 年代有很多相似之處,讓我們有理由擔憂一系列不可預測的事件有可能會發生。」
他所說的「相似之處」,包括 2008 年開始的金融危機與 1929 年開始的大蕭條都打破了中產階級的穩定性,而當前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極化,以及對基本權利、自由和民主原則的侵蝕,也曾發生在上世紀 30 年代。他同時指出多邊主義正在受到挑戰,而在一個氣候變化的時代,它所代表的國際合作卻又尤為重要。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論壇上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向我們展示了孤立主義會將我們帶入何種廢墟。如果孤立在 100 年前不是解決方案,它今天怎麼可能是?」她還提到 1948 年二戰結束之後不久聯合國通過《世界人權宣言》的成就,說自己常常自問:如果今天的我們需要建立這樣一份宣言的話,我們能做到嗎?她的答案是:「恐怕不能。」
特朗普既沒有在上午的儀式上發言,也沒有參加習下午開始的論壇。下午他在一座位於巴黎郊區的美國一戰陣亡士兵公墓致辭後匆匆回國。媒體還注意到,他特朗普和普京都沒有加入上午的香榭麗舍大道行進,兩人都晚於其他所有領導人入場就坐。特朗普在就任總統後曾表達對歐盟和聯合國的鄙夷,並宣布退出國際合作的成就——《巴黎氣候協定》,顯然不是多邊主義的信徒。
而馬克龍和默克爾,這兩位一戰中主要敵對國的現今領導人,則極力試圖將兩國之間的和解與合作樹立為典範。11 月 9 日,兩人一同憑弔了位於貢比涅的當年停戰協議簽署地點,並排而非面對面坐在當年雙方簽字的桌前,並留下多幅攜手的照片。
但是,兩人和他們的政黨都在面對國內極右翼勢力崛起的挑戰。開明政治和多邊國際秩序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題圖為一戰凡爾登戰役中的補給騎兵,來自維基百科
※考古學家羅伯特·凱利:600 萬年的人類歷史,可能預示著我們的未來|訪談錄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