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才輩出!玉林黎姓帶著文明而來,告訴你什麼叫浴火重生!

英才輩出!玉林黎姓帶著文明而來,告訴你什麼叫浴火重生!

原標題:英才輩出!玉林黎姓帶著文明而來,告訴你什麼叫浴火重生!





黎姓,是一個具有豐富歷史文化的姓氏。在其南方遷入地——廣西玉林,便有10多萬黎姓人口。他們是先進耕讀文明的傳播者,優秀家風家訓的傳承者,堅持民族大義的愛國者。黎氏英才輩出,引人注目。

黎氏圖騰



釋義:黎姓圖騰由黑牛、耒、禾、黍合成。黑牛或雜色牛為牲畜,又為農具,黍禾為黎民圖騰,是其社會的經濟特徵,黎民又是發明、發現牛耕、耒耜、黍稷的農耕之族。



得姓始祖



北正黎是顓頊帝之孫。其父老童,以父親帝號「高陽」為氏(顓頊為廟號,伯稱支系姓顓頊氏),封老丘國(在今河南省鄭州市東部),生二子:重、黎。留居中原的蚩尤「九黎國」族眾,下傳到少昊帝金天氏時代造反,少昊帝無力鎮壓,到顓頊帝高陽氏時代,「九黎國」被顓頊的兩個孫子重與黎消滅。黎因戰功,得顓頊帝賜名為「黎」,複姓高陽氏,任顓頊帝時代(公元前2538年癸卯至公元前2461年庚申,在位78年)火正祝融別稱北正之官,主要職責是預測夏季物候節氣兼任南方諸侯長,史書及族譜所載「北正黎」者即指此人。其孫黎陽以祖父北正黎之名為氏,為漢族黎氏正宗本源始祖,於堯帝元年受封耆國,為區別於蚩尤「九黎國」的「黎氏」,將「黎」字左邊的「禾」旁與國號「耆」字合起來,作為耆國國君的姓氏符號「黎」。


黎姓人口


根據玉林市公安局統計,截至2017年底,黎姓在玉林轄區內戶籍人口為121780人。


▲年代久遠的黎氏族譜影印件。


語言習俗


玉林黎姓語言有二:一是桂東南粵語方言,二是客家話。


家風家訓


重書香繼世,持克勤克儉。


治家以孝悌,因孝而養忠。


養子切須教,莫言家內貧。


手拈一管筆,到處不求人。


鑿山通大海,鋪石補青天。


世上無難事,只怕人心堅。


▲黎氏肇祖北正黎公塑像。


在玉部分宗支分布及遷徙路線


玉林黎姓10多萬人口中,興業縣佔了一半左右,博白、北流、陸川、容縣四地每地黎姓人口在1萬至2萬人左右。


01


興業縣黎俊一公後裔講石南土話,分布該縣石南鎮、葵陽鎮、城隍鎮、山心鎮、蒲塘鎮、高鋒鎮、大平山鎮、龍安鎮、賣酒鎮,其中超過2000人的黎氏大村有石南鎮的塘格村、葵陽鎮的中江村、蒲塘鎮上寨村、龍安鎮六西村。另外玉林的玉州區南江鎮、福綿區的新橋鎮、福綿鎮、樟木鎮、沙田鎮及陸川縣、博白縣等地亦分布有其後裔。就目前掌握的資料表明,玉林黎氏中,俊一公最早居玉,其支系也是人丁最興旺的,後裔英才輩出,堪稱名門望族。


02


博白縣黎姓人在博宗支共9個,黎姓聚居地分布在博白鎮、徑口鎮、雙鳳鎮、英橋等15個鄉鎮、32個行政村96個自然村屯。共19800人。


03


北流市黎氏,城區有街巷黎、城肚黎。其中街巷黎是清代北流著名家族,其居宅坐落在北流市城區大興街水浸社附近。其始祖黎融正,於清明康熙年間,從廣東肇慶府高明縣遷來北流。城肚黎始祖黎羽生於清同治年間由廣東遷來,該系名人有民國時期北流教育界知名人士黎三林、黎漢炤。

大坡外的遠興黎宗支,始祖黎德深,號遠興,原居容縣,明嘉靖年間,因避戰亂而遷北流大坡外,五代單傳,至6世分為泰民、帝民、天民、濟民四房,由此人丁旺發。


東庄支系,始祖黎東庄,號嚴江,約明宣德正統年間,於廣東三水入籍於北流,原居縣城的沙街,其後裔在第六世遷至北流沙垌雷沖、文良及隆盛六固。歷經四朝,人達千餘。


勝嚴公支系,約公元16世紀遷入北流,現有山圍謝甲村、山圍鐵爐村、民樂萬沖村、西埌木棉村4個分支後代,共有800多人。


04


陸川縣黎氏,有官塘宗支,開基始祖黎官塘,字八佾,大概於明永樂年間遊學定居陸川,此宗支陸川縣境內目前分布在溫泉、米場、馬坡、平樂、沙坡、烏石、大橋、沙湖等鎮,約佔陸川黎氏人口90%。較大宗支還有:古城宗支,開基始祖是來自廣東化州黃竹坡黎;清湖黎是福建搬遷來的;此外還有珊羅黎。


05


容縣黎姓9000人左右,全縣各地均有分布,以黎村、六王、靈山較多。容縣很多黎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廣西平南黎氏始祖正一公。


黎姓最早繁衍於古黎國之地,即今山西省黎城縣一帶。由於北方戰亂,黎姓家族多次南遷。宋、明以後,黎姓逐漸遍布全國各地,但仍以南方分布最多。玉林黎氏,俊一公宗支遷徙路線比較有代表性。據考,該宗支黎氏始祖在今山西黎城,黎城後裔一支遷陝西長安,長安後裔一支遷江西於都,於都水頭裡黎文任公後裔待宏公遷廣東南雄府珠璣巷,其玄孫之子生俊一公,自幼父故,俊一公隨母遷居廣州府高基寨瓦子街豬屎巷存慶社,後到鬱林州(今玉林市)為官,1339年棄官經商,移居興業縣城高第街,1359年購地卜居於塘格村。北流黎東庄系遷徙路線是從南雄府珠璣巷至廣東省三水,再從三水遷居北流。容縣黎正一系,則是從江蘇—江西—廣東珠璣巷—廣西平南縣大安鎮,其後裔再從平南又遷至玉林市的容縣、北流等地。這三大支系都是從黎城縣發出,然後交於廣東南雄珠璣巷,再從粵入桂,這應該也是玉林黎氏遷徙的大致路線。



▲遷徙路線。

家族名人


黎聰


黎聰(1489—1554),陸川縣黎官唐五世孫,號兩峯,為明嘉靖四年乙酉科歲貢生,公元1538年授江西省南昌府武寧縣主簿,適遇旱災凶荒,公愛民如子,以救災為己任,遂捐俸發栗施粥,使數萬饑民得以救活。1545年兌運期迫,民窮無措,公再捐俸並代於宗室,得銀千兩補之及額完兌,歷任九年德澤洽於武民,政績載諸國史。1545年後任撫州府崇仁縣縣丞。武民遮道挽留,聲呼父母,德大如天,恩深似海。年勞時艱,遂萌隱志,解組歸家,言行足式,邑人共仰。


黎伯寬


黎伯寬(約1510—1580),兩峯公子,號方塘。事親至孝。及父年老歸家,公即辭官歸里,侍奉父母。母先父而去,他更是對其父每食必侍,每出必告,每返必面;凡致養、致憂、致哀,無不致其極。其父終於嘉靖三十三年。兩年後(公元1556年),與母合葬於縣東之鳳山。黎伯寬又在塘地旁通一門,朝夕進以洒掃,不使塵土粘棺,所供食品如事生儀,哀泣涕淚,漬樹皆枯。廬墓三年不美食,不洗浴,形容憔悴,面目黎黑。祥禫歸家,余哀未已,復往,再孝三月。適本縣獄犯逃亡,差役追捕,誤傳到署,詢之,乃悉其為廩膳生員黎伯寬孝子也。朝廷聞之,即予旌表,在縣署之東建起「孝子祠」。


黎洪模


黎洪模(1918—2003),妻子是著名畫家徐悲鴻的女兒徐靜斐,兩人都是安徽農學院(現為安徽農業大學)教授,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學者,兩人撫育的子女個個成為棟樑之才。


黎蒙


黎蒙(1907—1978),興業縣石南鎮大黎村人,民國元老於右任的女婿、民國代總統李宗仁的契兒、法國巴黎大學博士、抗日戰爭時曾任廣西省政府顧問、《廣西日報》社社長、香港《新生晚報》社社長、《珠江日報》社社長。


黎德武

黎德武(1925—1992),福綿區新橋鎮人,華中師範大學生物系教授,曾率團分別對湖北省的神農架、葯姑山進行科學考察,在神農架共發現鳥類190種,珍稀類34種,獸類66種,並證實葯姑山是鄂東南最為重要的生物基因庫,是中國藥用植物資源最為富集的地區之一,具有重大的生態價值。


本姓人自評


玉林市黎氏文化促進會會長黎慶宏:


黎氏是個古老並且有著輝煌歷史的姓氏,同時也是一個多災多難、遠走他鄉的姓氏。千年戰亂,讓他們不得不顛沛流離,一次又一次遠離故土,南遷他鄉。然而多難興族,黎姓族人在以後的時間裡繁衍遷徙於南方各地,他們堅忍創業,尊崇孔孟文化,在曾經的南蠻荒夷之地播散文明的種子,以家族的力量承接向社會推送精英的重任。黎氏在中華歷史上可謂星光燦爛,光是近現代就有著名外交家黎庶昌、曾任北洋軍閥政府總統黎元洪、語言學家黎錦熙、主持設計建成中國北方第一座大型鐵路大橋的黎亮,還有史學家黎傑、畫家黎冰鴻、音樂家黎國荃,中國電影開拓者黎偉明等。黎氏人物輩出,人才濟濟,在中華古今社會中是個具有重要影響的姓氏之一。


玉林10多萬黎氏也繼承這個姓氏的光榮傳統,團結勤勞尚德好學賢孝,湧現出一批優秀的黎氏子女。他們秉忠直,為官勤政愛民,剛正不阿;他們重才學,歷史上金榜題名無數,現當代博士生、研究生、大學生一大批,其中不乏專家、學者、教授及軍政要員;他們務實幹,認為「耕讀商皆可成業」,於是工農商等各行各業屢出領軍人物。


肇始先祖,傳承文明,相信玉林黎氏族人會開創更加輝煌的明天!




▲前越共中央總書記黎可漂接見參加中越黎氏文化交流會的玉林黎氏文化促進會會長黎慶宏,並互贈書及禮物。


專家點評

玉林市文化時空研究會副會長鬍富光:


遠古時代,神農在黎城百穀山發現了嘉禾,這種嘉禾即是今天的農作物黍,用刀割黍即是今天的黎字來源。黍是當時的主要糧食,黍的大規模種植是人們得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礎;黎氏的先祖是中國農耕文明的開拓者,推動了華夏民族文明的進步發展。黎姓人的誕生地在古黎國,天下黎氏出黎城。這個古黎國以前一直存在於古籍中,2006年在山西省黎城縣城西關村塔坡水庫發現了西周黎侯古墓,墓中出土了有「耆」「黎」銘文字樣的青銅鼎,黎城之古黎國「廬山真面目」才得以重現世人面前。商朝時期實力最強、人口最多的地方國是古黎國(耆通黎,又稱耆國),古黎國首都在今山西長治一帶,疆域包括今山西省長治、壺關、平順、黎城四個縣。




▲上圖兩件物品是玉林北流市民樂鎮萬沖村黎氏文物。


西伯戡黎的「兩次戰爭」徹底地摧毀了古黎國,黎姓人也遭受到空前絕後的大屠殺,後來又遭遇多次災難。但是黎姓人基因里從來就是頑強不屈的,他們就像先祖種植的黍一樣具有非常強大的生命力,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向南遷徙,遠離故土,勇闖天下,繁衍發展,生生不息。以至這個原來發源於北方的姓氏成為中國南方主要姓氏,現在國內黎姓以粵桂為最多,黎姓也是中國的鄰國——越南的主要姓氏,發源地之一的山西黎城反而沒有黎姓了。黎姓人聰明勤奮、堅韌不拔、愛國愛家、人才輩出,屢受磨難屢次奮起,為中華文明的崛起作出了很大貢獻。



▲山西省黎城縣東陽關鎮曲後村商周古黎國內城牆遺址。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黎姓,是一個具有豐富歷史文化的姓氏,黎氏的先祖在中華文明起始階段曾創造了輝煌的文明,然而在頂峰時期遭遇滅頂之災,後來又多次橫遭國難,以至於這個姓氏的人們就像當年離開故土的猶太人,不得不離開北方的原住地,四散遠走異鄉;這個姓氏的人們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他們聰明、勤奮、堅忍,屢受磨難屢次奮起,繼續在中華文明史續寫輝煌;在其南方遷入地——廣西玉林,他們是先進耕讀文明的傳播者,優秀家風家訓的傳承者,堅持民族大義的愛國者,黎氏英才輩出,引人注目。




▲南雄珠璣巷天下黎氏大聚會。


強大黎民慘遭血洗


黎字有非常豐富的字義,《辭海》(1999年版)黎字第二條字義解釋:通旅,眾多。《詩·大雅·桑柔》:民靡有黎,具禍以燼。王引之卷七:黎者,眾也,多也。言民多死於禍亂,不復如前日之眾多。第六條字義解釋,古國名。在今山西黎城縣,一說在今山西長治西南,為周文王所滅,春秋時入地於晉。


字典的解釋言簡意賅,濃縮了眾多的內容,真正理解並不容易!其實它揭秘了華夏大地上一個曾經人口眾多的文明古國——耆(黎)國,國民以國為姓,在商周王朝更迭之際,遭遇慘烈的血腥大屠殺!


北流始祖為黎東庄支脈的十三世孫昌先1866年修族譜時序言:謹黎氏書載,吾黎氏顓頊帝之後,帝以其孫為火正,稱祝融,傳至夏商,封祝融之後為黎國,子孫以國為氏。這個古黎國以前一直存在於古籍中,2006年在山西省黎城縣城西關村塔坡水庫發現了西周黎侯古墓。墓中出土了有「耆」「黎」銘文字樣的青銅鼎,黎城之古黎國算是有了真正的「身份證明」。這也是當年國內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天下黎氏出黎城。然而今日之黎城卻鮮有黎姓人,黎城為什麼沒黎姓?要想解開這個謎,還得從黎城的歷史說起,追溯到商周時期的「兩次戰爭」。首先要追溯到的是商朝實力最強、人口最多的地方國——黎國(耆通黎,又稱耆國)時期。黎國首都在今山西長治一帶,子孫分封,又分支出都邑在今山西省黎城縣的小宗國。


黎國在商紂時期,人口眾多,國力強大,耆國王侯——靖遠侯黎恭,任商末的「天下兵馬大元帥」,掌兵符虎符。由於黎國人口眾多,古人竟然把「黎」字作「眾多」之義解。面對商紂殘暴荒淫,黎侯自然不像小國那樣服服帖帖,引起商紂不滿。而由於黎國強大,西伯(周文王)以及西伯的兒子西伯發(周武王)認為縱然克紂,也難以克黎。所以,借「黎侯不從王命」之機,冠冕堂皇地採取了替紂伐黎的辦法,對黎國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殺戮。這就是歷史有名的「西伯戡黎」。

西伯戡黎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場無辜的殺戮,慘到可謂雞犬不留,黎恭及其國人慘遭血洗,於是有了《詩經·桑柔》中「民糜有黎,俱禍以燼」的哀嘆。北魏時期,人們感慨西伯戡黎的慘烈,於今黎城縣故縣村設立刈陵縣治。刈:殺割也,意指當年黎國慘遭「斬草除根」;陵:墳墓者。


當然黎人不可能全部被殺絕。西伯戡黎後約十七年,即公元前1050年前後,周武王姬發建立周王朝分封諸侯時,黎之遺民及其故地一分為二:北部封給殷高宗時宰相祖已的八代孫、原商朝太廟祭禮官祖伊,賜侯爵,稱黎侯國,國都在今山西黎城縣東北十八里;南部封給堯帝祁姓後裔的一支,仍沿用黎國的國名,定都於今山西長治縣西南三十里。黎侯國及黎國的國民姓氏仍然沿襲黎姓。


這兩小諸侯國時常受欺凌、甚至亡國。黎民的人口恢復,因多次遭遇國難而被打斷,重新凋敝。例如祖伊的黎侯國曾經被滅了兩次又復國。祁姓黎國則被西北毗臨的潞國所滅,其後人在失國一百餘年後又在春秋時期被晉國請了回來。雖然晉國幫助黎國復國,但過後不長時間,黎國同它的鄰居黎侯國命運一樣,被晉國吞併到了自己的版圖。


一次次的戰亂、國難讓倖存的黎民從先輩繁衍生息地四散逃亡,不斷南下、南下、再南下,以至這個原來發源於北方的姓氏成為中國南方主要姓氏,現在國內黎姓以粵桂為最多,黎姓也是中國的鄰國——越南的主要姓氏,發源地之一的黎城縣反而沒有黎姓了。



▲孝子記念館上頭那個是仿原聖旨做的木模旨,真旨年代久遠保留不了。


奮發自強浴火重生


在《辭海》中,黎字第一條解釋是,古時用黍米作成膠質,用以粘鞋。黍米是古中國的人們主糧,當時耕作技術落後,人們想食飽而不得,誰發明出黍米粘鞋的技術?記者大膽地推測,黎民可能是這個技術最早發明者!


這個推測有間接佐證。黎民以種植棃(黎米、黃黏米、粘糜子)為主的農耕文明曾經極其發達。古黎國所在地是滁黎。滁,即今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一帶地區,因有古滁水而名(今濁漳河)。而古滁黎是古代該地區最早培養和種植棃的地方。黎民以「首黑」而異於其他地方人,估是長期日晒雨淋勞作緣故。《孟子·梁惠公上》:「黎民不飢不寒」,說的就是黎民的豐衣足食,沒有飢餓的現象,這也是古黎國在商朝人口眾多的物質基礎。而古滁黎位於太行山腹地,山多川少,人們出行當然需有一雙好鞋子。糧食足夠有餘,黎民就有黍米粘鞋這樣的「奢侈發明」。


掌握農耕時代先進技術的黎民就成了「打不死的小強」。雖有離亂之難,然而每遷新地,只要這裡有水有地適合農耕,他們就定居下來,先是慘淡經營一段較長時期,又開始了人口較快的恢復增長。


而玉林黎氏的人口增長始於元末明初時。元朝人黎俊一為玉林很多黎姓人的始祖。他生於1296年,自幼喪父,隨母遷居廣州府高基寨瓦子街豬屎巷存慶社,元朝1321年辛酉科進士,歷任廣西鬱林州正堂、博白縣知縣、興業縣教諭,65歲時定居興業縣石南鎮塘格村。元朝是一個短命的王朝,這位滿腹經綸的讀書人也許看透了元末腐敗,所以官越做越小,最後辭官經商,晚年醉心教育。


他播下文明的種子惠及後人,其子孫不斷從塘格村走出,學優則仕退而耕。現在興業縣黎氏人口5.8萬人,大多是俊一公後裔。據興業縣黎氏文化學者黎開文研究,現在俊一公後裔連外地分支在內有近35萬人之眾,近者在廣西各地,遠者分散到廣東、貴州、雲南等全國各地,甚至在海外。


例如其支脈福綿新橋鎮霞山村延清公系。黎延清,1647年生,因家貧,11歲時從玉州區南江鎮入贅霞山村唐姓戶。經三代艱苦創業,黎家在第三代黎相甫等人手中已經非常興旺,廣置田業屋宇,興辦學堂。黎相甫興建的祠堂——見聞堂保存至今,佔地近千平方米,共四進,雕龍畫棟,建築精美,號稱玉林黎氏最美祠堂。見聞堂的柱樑刻錄不少文字,勸後人「念祖維艱,勤儉持家」。例如長聯「籍詩書方能免俗子孫見聞克正雖中才不至為非,惟孝友乃可傳家兄弟式好無尤即外侮何由而入」,大意是勸導子孫要愛讀書明事理,兄弟要孝順友善團結,這樣才不被外人欺負。裡面的勸導還有「事業本無窮」,「須勉為輔世完人」傳達出「生命不止,奮鬥不停」的觀念。


明清時,各支黎氏不斷入玉,湧現不少大家族。例如北流有街巷黎、城肚黎、東庄黎,博白三灘濟明公系等。他們都是克服重重困難才最終在玉林立穩腳跟。其中黎濟明原居粵西,1354年天大旱,作物顆粒無收,夫婦逃難至博白東平,日出而作,省吃儉用,漸人丁興旺、家有餘糧,然而又遭官府盤剝,於是遷至三灘,重新創業。其後人不斷繁衍,又分為三灘、水鳴、寧潭、英橋、旺茂支系,2015年統計約有人數7000人左右。北流的東庄黎系,始祖黎東庄原籍廣東,跟隨為官的大哥於明宣德正統年間來到北流發展,原居城區的沙街,其後人又因國時動亂,於康熙初年遷今北流市沙垌鎮雷沖、文良居住。他們能艱苦而創業,持克勤而克儉,重書香而繼世,成為北流之名族。


玉林黎氏由此輩出名人,陸川黎伯寬,以孝行聞名,明萬曆十二年敕建陸川縣孝子祠;北流黎世典,生於乾隆年間,候選布政司經歷銜,誥封奉直大夫,為清代北流捐資辦學的名人。玉林現當代優秀黎氏子弟更是層出不窮:興業豪紳黎仲丹是位傳奇人物,先後與民國多位大文豪、軍政顯要交往,他的名字曾經多次出現於《魯迅日記》中,魯迅記載了黎仲丹在廣州救其經歷,他還是李宗仁貴人,幫助新桂系崛起。著名學者黎洪模、黎德武等,著名報人黎蒙,當代著名商賈有桂林福達集團公司董事長、廣西工商聯副主席黎福超(陸川人),創辦牛大叔牛巴系列食品的黎宏健、廣西最大飲料企業的黎慶宏及黎紅、黎澤盛等北流中和村企業家群……



▲黎氏公益積極人士留影。



▲玉林京兆文化發展研究會積極推動各類公益活動。



玉林京兆文化發展研究會愛心資助優秀學子。



博白縣黎氏宗親會舉行高考學子獎學表彰大會。



▲陸川黎氏宗親的獎學活動。



▲陸川黎氏宗親的中秋愛心活動。



▲容縣黎氏宗親聯誼會經常組織捐資助學及孝慈敬老等活動。圖為聯誼會會員給103歲黎氏老人送去慰問品。


熱血兒女敢於犧牲


《詩經·式微》留下這樣的詩句:「式微,式微,胡不歸」,這是春秋時期赤狄滅黎後,黎國臣僚隨黎侯逃到鄰國後所作。再次被滅國的黎民承受壓迫和蹂躪,他們悲嘆:「倒霉啊倒霉,為何我們不能回黎國啊?」這樣的悲鳴迴響數千年,至今還讓回到黎城縣尋根的玉林黎氏子孫感慨不已。「有國才有家,國之不存,家將焉存?」玉林京兆文化發展研究會秘書長黎帆如此說。


這樣的家國情懷已經深深沉浸在黎氏人的血液中,每當面臨民族危難及發展的重要抉擇時,總有黎氏熱血兒女挺身而出,不惜拋頭顱、灑熱血。這裡面也有不少黎氏玉林人。


記者在參觀原中共廣西省特委機關辦事處——北流黎家莊大宅院時,一位青年才俊的身影似乎就要從那斑駁圍牆走了出來。他叫黎衍(1906一1929),北流縣陵城鎮人。他生於書香世家,家庭富渥,卻同情勞苦大眾,走上工農革命道路。1928年11月,中共廣東省委派一批同志回到北流開展工作,黎衍無償提供自家莊園黎家莊作為辦事機關,提供活動經費並做好防衛和接待工作,保證朱錫昂、俞作豫等領導順利開展工作。1929年冬,黎衍自己掏錢到廣州為特委機關購買印刷設備,途中得急病去世,年僅23歲。


1940年,興業縣黎姓村民正籌錢準備大修石南鄉塘格村「俊一公黎氏宗祠」,適逢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的時期,國家號召「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致抗日」,而桂系軍隊的軍費嚴重不足。重修黎氏宗祠理事會經過廣泛的商量討論,決定「緩建宗祠,捐資抗日」。他們將14個縣80多個黎氏村莊族眾已捐上的修建宗祠的捐款、捐谷,全部捐獻給當時的廣西省政府,支援抗日前線!


廣東化州人黎濟武(曾任玉林地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副主任)、黎允武(曾任玉林行署專員)在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被黨派往桂粵邊境開展地下革命工作,與敵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後來兩人長期在玉林工作,並在改革開放初期先後擔任玉林地區主要領導,啟動、推動了多項改革,其開拓創新的精神讓人欽佩。



▲福綿新橋鎮霞山村黎氏宗祠。



▲霞山村村口大榕樹,見證了村中黎氏興旺發展。


采寫:鄒江


責編:何鈞妮


主編:宋建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玉林日報微報 的精彩文章:

這是南流江畔崛起的一個非凡的族群,著名美女綠珠與這個家族有關~

TAG:玉林日報微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