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官民比例:在各朝代,多少老百姓養一個官

中國古代官民比例:在各朝代,多少老百姓養一個官

官民比例是了解一個社會發展情況的重要指數,那麼在古代各朝代,官民比例是多少呢?

據1987年《中國第三次人口普查資料分析》中的資料,西漢1:7945,唐朝1:2927,元朝:1:2613,明朝1:2299,清朝1:911。

從數據來看,官民比例歷朝歷代都不同,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增大,其在唐朝和清朝這一比例突變明顯,是個分水嶺。

中國古代官民比例:在各朝代,多少老百姓養一個官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在漢朝,有「一個縣衙,十個衙役一個官」的說法,而且漢朝也是這麼執行的。即便是在漢朝全國人口進入5000萬的時代,西漢時期官民比例還是1:7945,就意味著整個國家的官員總數不超過6500人。如果再按照漢朝全國103個郡國的行政區劃的劃分,那麼平均每個郡(國)也只有60幾個人,據記載,漢代人口超過十萬的大郡,官員總數不過百餘人。

官員比例在唐朝時期發生驟變,唐高宗時,要2927個老百姓養一個官員,而到清朝時期,要911個老百姓養一個官員。官員比例越來越高,意味著吃皇糧的人越來越多,老百姓的負擔就越來越重,為什麼會這樣了?

中國古代官民比例:在各朝代,多少老百姓養一個官

第一,隨著社會的發展,封建王朝為了便於統治和管理,增加了更多的中央機構。從秦漢時期的三公制度,到隋唐時的三省六部制度,再到明清時在六部基礎上又增加了內閣、軍機處這樣的中央樞密部門,機構逐漸增加使得中央機構越來越龐大。這樣使工作分工越來越細,同時讓各機構之間相互監督制約,皇帝也就省心不少。而機構的增加,也推動了新部門的設立,增加了官員的人數。

第二,封建統治者對地方的管理力度越來越大,隨著郡縣制的發展,統治者對地方的滲透越來越大,也增加了官員的數量。

第三,隨著商業的發展,之後的朝代也設置了管理商業的部門,比如專門管理對外貿易的官員等等。還有就是公共事業的發展,也增加了官員的數量。

第四,科舉制度的創建和發展,使得選拔官員更加方便快捷,也增加了官員的數量。

官員的增加,導致老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政府財政支出壓力也大。各朝各代也有一些控制官員數量的手段,比如加強官員和崗位編製的管理,控制「增員」,還有朝廷鼓勵退休,注意「減員」。

中國古代官民比例:在各朝代,多少老百姓養一個官

朱元璋像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減少官員數量,於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命文武官員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將官員退休年齡提前至60歲,此前各朝大多「大夫七十而致事」。人生七十古來稀,在古代少有人活到七十歲,七十歲退休就等於做官一輩子直到老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