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山西省農科院的這項技術為旱地玉米高產「撐起腰桿」

山西省農科院的這項技術為旱地玉米高產「撐起腰桿」

山西省農科院的這項技術為旱地玉米高產「撐起腰桿」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導讀

山西省農科院的這項技術為旱地玉米高產「撐起腰桿」

張中東正在給農民示範展示玉米膜側精播機。

膜側播種藝機一體化技術省工省時又省水——

為旱地玉米高產「撐起腰桿」

地膜覆蓋作為抗禦「春旱」最有效措施,多年來在乾旱半乾旱春旱頻發區糧食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費工費力,制約了規模化發展。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員張中東帶領團隊歷經6年,研究出「玉米膜側播種藝機一體化技術」,改變過去玉米採用膜上打孔的種植方式,在確保玉米產量的前提下,徹底把農民從放苗投工中解放了出來,為解決乾旱半乾旱地區玉米高產穩產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2018年,該技術的推廣面積已達10萬餘畝,涉及山西、陝西等30餘個縣、市、區,可為農民增加收入2000餘萬元。

為了鄉親們的「一句話」

玉米是我省第一大糧食作物,每年播種2500萬畝以上,幾乎佔了全部耕地的一半,然而,「十年九春旱」的氣候條件,直接影響著玉米的正常播種及苗期生長。地膜覆蓋作為抗禦「春旱」最有效措施,多年來在山西乃至華北地區的乾旱半乾旱春旱頻發區糧食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膜上打孔的種植方式有四個不可迴避的問題,一是放苗投工大,二是出苗不齊不全,三是播種作業速度慢,四是地膜回收難。在當前農村勞動力缺乏和規模化生產的大趨勢下,這些問題逐漸成為地膜覆蓋技術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什麼時候能不用放苗就好了!」老鄉的一句話,讓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長張中東萌生了新的想法,那就是把農民從放苗投工中解放出來。從2012年開始,張中東在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和農業部行業項目「主要農作物抗禦季節性乾旱技術研究與示範」的支持下,開始進行專題研究,技術主要針對地膜覆蓋中存在的放苗投工大、出苗不齊不全、播種作業速度慢、地膜回收難等問題。

一開始,就有同行質疑:「膜側播種技術以前就有人做過,你還做這個有什麼意義?」面對質疑,張中東說:「膜側播種確實在20年前就有相關科研人員提出,但並沒有推廣在生產上,原因一是沒有配套機械,手工操作費工,農民不接受,二是以前很少從放苗投工、出苗整齊度、作業速度、地膜回收等方面考慮。」在他眼裡,隨著農村勞動力的逐漸減少,放苗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加之規模化生產逐漸取代家庭生產,放苗僱工成了種植戶的一大難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地膜種植技術將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規模化生產。

針對這些問題,張中東帶領團隊深入農戶調查,認真開展試驗研究,積極探索技術之間有效銜接,克服專業困難進行配套播種機研製,實現農機農藝融合,在大量田間試驗的基礎上,集成推出了以不開溝鋪膜、膜側播種為主要內容的「玉米膜側播種藝機一體化技術」,使上述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該項技術內容主要包括弓形不開溝鋪膜、玉米開溝種在地膜兩側、肥料施於種子外側、播後重鎮壓等,在確保玉米產量的前提下,徹底把農民從放苗投工中解放出來。而且苗齊苗全、作業速度提高2-3倍、節省地膜25%,並且可以做到整個殘膜全部回收。

山西省農科院的這項技術為旱地玉米高產「撐起腰桿」

玉米膜側精播機在進行田間作業。

「外行人」做「內行事」

「在推廣過程中,我們發現沒有一種播種機械能滿足技術要求,我們很清楚,不能實現機械化的技術註定無法大面積應用於生產。」張中東說,一項技術要想推廣應用,就必須實現機械化,否則就是一項「死技術」。

為了使該項技術能推廣到生產中,張中東決定「外行人」做「內行事」,自己試著做一台機器。他根據技術需求,先做對應的配件,然後到地里試,合適就固定,不合適就重新設計,運轉、地膜鋪展、覆土等問題一一解決。「外行做機械全靠實踐。在地里試用時,拖拉機在前面走,我們在後面跟著跑,仔細觀察每一個部件的作業情況,邊作業邊調整,哪有問題就停住改進,就這樣經過無數次試驗,才將機器的每一個部件固定下來,基本滿足了技術需求。」張中東說。

2014年4月,玉米膜側精播機樣機終於研製成功,這也是我國首台膜側精播機,隨後張中東申請並取得了國家發明專利。2018年7月,該機械通過了省級農業機械推廣鑒定並獲得了山西省農機推廣鑒定證書,9月被列入了山西省農機購置補貼目錄。

據了解,玉米膜側精播機製造成功後,曾多次邀請省內外相關專家現場觀摩,專家們一致認為,該技術為解決乾旱半乾旱地區玉米高產穩產方面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而玉米膜側精播機,實現了平鋪弓形膜、側播種一次完成,作業速度快,鋪膜平整,播種株距深度一致等農藝技術要求,真正體現了農機與農藝的有機融合。

「說實話,膜側播種技術並不是新技術,20年前該技術的切入點是產量,因沒有配套的機械,而沒有得以推廣應用;我們是以放苗、出苗問題為切入點,解決農民最想解決的問題,實現了機械化作業,擴大了膜側播種技術的內涵,這項技術就很容易推廣開了,用句流行的話來說,這也叫問題導向。」張中東很坦然的給自己定位:我們是膜側播種技術的推動者,是膜側播種機的發明者。

好不好農民說了算

玉米膜側精播機的問世,給技術的推廣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據不完全統計,該項技術從2016年試驗示範推廣以來,每年以十倍的速度迅速擴大,而且全部是農民自發引進推廣應用,2018年的推廣面積已達10萬餘畝,涉及山西、陝西等30餘個縣、市、區,年銷售量突破500餘台。從放苗投工、作業速度提高、玉米增產幾項估算下來,今年可為農民增加收入2000餘萬元。

「以前,我的800畝地放苗僱人至少要花2萬元,今年用了這個機器,不僅放苗的2萬元省了,而且出苗率及整齊度也比以往高得多,根據增產情況每畝地至少又能多收100元,800畝地就能多收8萬元,這樣算下來,僅僅改變了種植模式,今年我就能多收10萬元。」繁峙縣種糧大戶梁長青激動地說。

張中東表示,當初技術研發主要針對放苗投工,在集成過程中,我們將地膜覆蓋種植中存在的其他問題也一併考慮,使出苗不整齊、缺苗斷壟、作業速度慢、地膜難回收等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解決。更為可喜的是2018年在陝西、內蒙古、山西壽陽縣等地推廣應用過程中又發現,膜側播種的玉米由於氣生根發達,部分地區在生長中後期遭遇大風暴雨的極端天氣情況下,表現出了極強的抗倒伏性,而且不早衰,產量比膜上打孔種植提高10%以上,這為膜側播種技術的推廣提供了新的動力。為了延長機器作業時間,還通過更換排種器的方式實現一機多用,使機器的作業時間延長了近一個月,實現了大田玉米、糯玉米、高粱、穀子、大豆、綠豆、花生、油葵等雜糧作物的精量播種,促進了我省有機旱作農業的提質增效。

「讓農民說好,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改變農民的種植習慣更難。一項好的實用的技術不是專家坐在辦公室里想出來的,而是農民用出來的,技術好不好是農民說了算,農民最有發言權。」張中東介紹說,「山西約有2500萬畝玉米,其中1500萬畝為旱地玉米,膜側播種技術具有十分廣闊的用武之地,取得進一步成功後,將會面向全國推廣,使更多農民從中受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殲-10,中國現代先進戰鬥機的起跑線
芍藥花妖艷 但是人家的根卻是調經的上品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