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離開文藝片的黃軒到底表現如何?

離開文藝片的黃軒到底表現如何?

最近,黃軒又參與了一個爭議性很大的劇,那就是《創業時代》。

這次他演的是超級執著的創業者,為事業離婚,聊起夢想的時候還有著一股痴傻的勁兒。

不再是眼神都是戲的文藝青年,而是頭腦都用在產品上的互聯網夢想家.......

這樣的畫風難免讓網友覺得不適應——這還是那個「文藝范」的黃軒嗎?

但其實黃軒已經不止一次嘗試打破自己的「文藝感」。

演員其實比任何人都明白,一個標籤確實可以讓人擺脫面目模糊的囧境,但如果這個標籤用久了,也很可能變成一種負資產。

黃軒的骨子裡,是有這種焦慮感的。

「渣男」郭鑫年也有文藝心?

《創業時代》里郭鑫年的初衷很純粹,只是想做一個「有用的人」。

於是他在自己的車被撞後的第一反應,居然是為想到了一個創意而欣喜不已。

所以在郭鑫年慘遭被離婚一無所有的時候,他仍然選擇了再次創業,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還想闖一下。

二輪創業失敗,想去西藏散心,說走就走,一個人上路。

因為一張拿錯的名片,居然堅持每天給那藍彙報自己每天的行程,還整理出來了一份旅遊攻略。

在新idea誕生的時候,他又再次選擇了新一輪創業,或許就像他說的一樣,

「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活,那才是最大的失敗。」

在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做出來第一代產品「魔晶」的時候,郭鑫年對著「魔晶」發出去了第一條語音消息,熱血又赤忱。

魔晶,我們都愛你。

在受到眾人質疑的時候,仍然堅持自己做產品的初衷「免費」。

他不完美,他曾在兩個女人之間徘徊不定。

但是他為自己的衝動付出了代價,並且選擇了對溫迪負責。

在被誤解陷害的時候,他堅持自我,決不妥協,反而怒斥貪婪的運營商們。

這是赤裸裸的搶劫!

即使最終失敗了,郭鑫年依然倔強著,在謝幕的時候,深情又堅強地讀詩。

我感謝上天賜予我不可征服的靈魂。

這是內心抑制不了的文藝之魂熊熊燃燒?

在《創業時代》播出後,有很多人質疑黃軒為什麼要接這麼一個「渣男」的角色,黃軒說,自己正是被這種「不完美」所吸引。

雖然說《創業時代》是一部創業題材,和文藝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相較於黃軒以往的精英角色,郭鑫年草根出身,脾氣不好,性格鮮明,用黃軒自己的話說就是非常「執拗」。

但是不得不承認郭鑫年的骨子裡還是流淌著黃軒身上獨特的文藝特質——

理想主義、直白、有雜質、簡單

被選擇的黃軒:從「文藝」到「流量」

《創業時代》播出之後,「黃軒變了」的聲音越來越大。

有人斷定黃軒開始演偶像劇了。

但長久以來被扣著「文藝臉」帽子的黃軒,其實一直都在嘗試在「不文藝」的角色里,走出一條「流量」路線。

第一個讓黃軒在國民觀眾里有初印象的,是那部讓很多觀眾吐槽「雷」的《新紅樓》。

作為一個自帶流量的頂級名著翻拍,當時很多觀眾的槽點,都在於鬧鬼般的BGM和戲裝銅錢頭。

其實這部翻拍還是有很大的優點的,比如豐富了原著里一些沒有大戲份,卻完整了《紅樓夢》架構的人物。

黃軒就演了這樣一個人物,薛寶釵的堂弟,薛蝌。

薛蝌,是個和《紅樓夢》里的大部分男性角色都相反的鏡面角色。

寶玉曾經說過,薛蝌是個和寶釵不像堂兄弟,反而像親兄弟的人。

在王熙鳳的哥哥王仁能轉手把王熙鳳的女兒賣了,薛蟠能為了買香菱鬧出人命案,賈府的男人大部分都是爛泥扶不上牆的情況下,薛蝌是這四大家族裡,相對來說十分可靠又乾淨的男性。

大家數數能認出幾個~

他沒有什麼不良癖好,也能沉得住氣。家裡發生大事,一概都是他應付。

給他指了一個清貧人家的女兒當妻子,他也沒有任何不滿,只看對方品性。堂哥薛蟠入獄,嫂子夏金桂想勾搭他,他也沒有中招。

比起《紅樓夢》真正的文藝少年柳湘蓮、蔣玉菡、以及各家紈絝子弟來說,薛蝌則是和整部《紅樓夢》相反的人。

柳湘蓮也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了,「很嫵媚但老子是直男」

而正是這種和大環境相反的氣質,造就了黃軒不一樣的「流量」之路。

你可以說他「命生反骨」——他總是和「應該如何」相反的。

很多人在被扣上「文藝演員」的頭銜之後,便清高而慎重了起來。

與周迅合作的那部《紅高粱》,算是黃軒事業上的一個轉折點

流量不應該去接正劇,老戲骨不應該低身做配,文藝演員不能向人氣低頭,去演熱門IP。每一種演員都自帶了一圈「公眾認知」,誰要是先帶頭挑破這個規矩,誰就得挨問候。

偏偏黃軒就是這種人。

毫無疑問,黃軒長著一張「有故事」的臉,可他偏偏沒有把「有故事的人」的路線一路走到底。

早期黃軒就算演個愛情電影,都是一臉不容易被看透的樣子。

但他偏偏去演了《羋月傳》,把自己搞得接地氣,一聲「月兒好看」,簡直就是點燃少女心的火機。

他可以演男寵,可以演看上去一點也不清高,還有一些「自降逼格」的角色。

他還會一步步給自己卸「文藝」標籤,雖然有時候畫風也會跑偏。

在《女醫·明妃傳》里,不難發現,黃軒越來越會笑了,笑得不再是富有深意,而就是簡單輕鬆的甜笑。

而把黃軒推上更高峰的,也是一個「反骨」的角色,牧雲笙。

當黃軒演過幾個人氣劇,大家以為他要轉行當流量了之後,他又轉投了牧雲笙這個乖與乖張兼備的角色。

這個角色,簡直是黃軒本人的一個拓本。

他可以寧靜致遠,閑著沒事兒宅家搞搞藝術創作。

還可以充當那個所有人都不肯戳破那張玻璃紙,他卻跳了出來拂逆鱗的「怪胎」。

他不會「從一而終」,也不會自持身份。

正是因為他有著文藝皮囊,卻也要展示自己的「人情」,於是出現了這種奇特的現象——

黃軒不是個「流量演員」,偏偏又能架得住「流量劇」。

他早就意識到,演員永遠是被選擇的狀態,他只有自己做好充分的準備,能被更多人知道了,才有更多的機會去反選自己真正想拍的東西。

來源:騰訊娛樂

黃軒,在改變的路上

一直以來,文藝片對於黃軒來說,都是一座寶庫。

比如《推拿》里的小馬,溫暖、溫柔同時又自帶憂鬱氣質,很亮眼;

《黃金時代》的駱賓基,他嚼著糖果眼泛淚花的那一幕,那憂傷都立馬變成一種自帶文藝氣息的情緒,簡直不能再高級了。

《妖貓傳》里的白居易,也是黃軒特有的文藝氣息又「救」了他,讓這枚白居易忽然間有了一種很自由style青春期詩人的既視感。

文藝確實就是黃軒的最信手拈來的精神資源,也是他最自信的地方。

黃軒一直很被業內人士看好。

婁燁在跟他合作完《推拿》過後,說讀小說時就會不自覺把黃軒想成小馬,拍完後更認為「小馬在黃軒身上復活了」。

陳凱歌在拍《妖貓傳》的時候在監視器里看到黃軒的表現,會驕傲地跟身邊人炫耀「看吧,我就說我沒選錯人。」

但只是「業內評價高」就夠了嗎?

對黃軒來說顯然不是。

因為不夠紅,在市場的影響下,黃軒能接到的戲也十分單一。這也就意味著他的角色再高級、演技再好也很少有人能看到。

黃軒曾在剛剛開始拍戲的時候頻繁遭受到換角,或者戲份被剪的情況。

像是《滿城盡帶黃金甲》,本來都已經定了他演小王子的角色,他自己都感嘆「運氣怎麼這麼好」。

可高興了沒多久卻在開拍前因為「年齡大」被換掉。這也是給黃軒打擊最大的一次。

《海洋天堂》原本定了他來演患有孤獨症的大福,黃軒為了進入角色用了很長時間去孤獨症患者學校,跟那裡的學生一起吃住,還培訓游泳。

但最後卻被說「太不像李連杰的兒子」,再次被他人取代。

婁燁那部《春風沉醉的夜晚》,當時還是新人的黃軒拿到了很重的戲份。電影闖進了戛納電影節,結果黃軒戲份被剪得只剩下一個背影。

慢慢地,黃軒接受了這種時常處於選擇和被選擇的狀態,他認為這是一個新人演員的必經之路,而且自己現在已經很「得志」了。

出道這麼多年,反觀黃軒在演戲過程中曾經所經歷的種種,就算一定要說他「變了」,實際上也是黃軒做出的聰明選擇。

沒有麵包還有什麼底氣談理想?

我決定要拍一些起碼讓別人看到的東西,演員還是要被別人看到,不然你的表演起碼在公眾視野里是沒有地位,沒有意義。

但是只要走出「文藝」這個他最擅長的「安全區域」,黃軒顯得多少有點保守,甚至邁不開步子。

儘管他總愛去嘗試,比如他一邊演 《黃金時代》《推拿》和《芳華》,一邊演爆款電視劇,例如《翻譯官》《羋月傳》《獵人》《女醫·明妃傳》《海上牧雲記》《創業時代》,試圖讓自己的形象多出一些「雜質」。

但是黃軒還是沒有突破那個文藝的自己。

比如在《創業時代》裡面,他的形象還是一個充滿理想主義,同時又帶著一點歇斯底里的文藝式創業者。

這個郭鑫年的特點就是遇到挫折就去西藏騎行,放飛自己,遇到問題了再口若懸河地噴一嘴雞湯。

文藝青年虛浮的另一面在這個角色身上展露無遺,說白了,還是文藝青年對他的後續影響啊。

他在《翻譯官》裡面的精英形象,也是建立在他儒雅、得體而又專業的熒幕形象上,至於「翻譯官」的特質還是有點表面。

在《紅高粱》和《羋月傳》里,他溫暖的特質在愛情中被全面放大,然後就成為了「國民初戀」。

雖然黃軒一直都在挑戰不一樣的角色類型,但他還沒完全交付出可能讓人感到不安的那一面。

一直以來,他都好得太過安穩和踏實。

E姐結語:

有的演員不管換了多少個角色,一眼望過去就是底。

但是黃軒不一樣,他其實更多種層次,就好比他在笑的時候,看似溫柔,但藏著刀刃,我們其實很難揣摩清楚他真實的模樣。

這是黃軒複雜性,不是單一的文藝感能夠覆蓋的。但是目前熒幕上的黃軒,都還沒有真正釋放自己的這一面。

說到黃軒,他還是最容易被簡化成「文藝男青年」,被認為只有歲月靜好的男演員。

黃軒也曾經說過,別人給他的標籤不是「儒雅」就是「暖男」、「謙謙君子」,「這些是我,但也只是我的一小部分。我的性格其實沒那麼乖,我也有「壞」的一部分。」畢竟,

符號化的「文藝黃軒」已隔絕了太多真實的他。

黃軒也不止一次表達過他想要擺脫完美人設的念頭,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局限和瓶頸,也曾重新為自己明確過一條「取經之路」:

「我現在在想,無論是生活也好、塑造角色也好,我都很想拋棄『討喜』這一層。這樣非常不好,對於演員塑造角色來說也如此,人也有各種各樣的人。

我特別害怕自己在拿到劇本的那一刻都在想,我這麼演觀眾不喜歡,這個其實是我經常在思考的事情。」

演員最害怕的無非是一直重複最擅長和最被喜愛的自己,黃軒也在嘗試改變,試著交出不一樣的他。

正如文藝是他性格中的一面,但他並不甘於總是在一次次表演中回到自己的這一面,畢竟這樣的舞台顯得太寂寞,而且時間長了,觀眾或許也不再信任一個演員潛在的多面性。

所幸,黃軒並沒有停滯,雖說他的一些嘗試不能稱得上是絕對的成功,也還沒有實現他想要的突破。

但至少,他沒有放棄去撕開標籤,去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黃軒,還是一直在成長的路上,總有一天他會調校到更豐富和多元的自我頻率的。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你最喜歡黃軒的哪部作品?

來評論區討論小圓手吧~

-今天頭條の主筆-

你的小仙女E姐,文藝的雞蛋妹,歡脫的碧雕,舔屏的板栗,爆手速CP小椒&油梨

美編:樹懶

E姐復更以後,還有很多失散的小夥伴沒有找到這裡,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各位隨手轉發,讓更多失聯的小夥伴看到我們,謝謝大家,明天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能E蓓子 的精彩文章:

《香蜜》大結局楊紫鄧倫羅雲熙發微博感謝,演員感情未受粉絲撕X大戰影響
E句話看天下 | 一念之惡,毀掉自己和別人的整個人生……

TAG:高能E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