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忽視!這些「疼痛」千萬不能忍
主持人:
大家好,歡迎收看《名醫堂》。近年來慢性疼痛不斷地干擾著人們的正常生活,它的發作除了給患者帶來痛苦以外,還會出現睡眠紊亂、食慾缺乏、精神崩潰,甚至人格扭曲等癥狀。目前,我國至少有1億以上的疼痛患者,本期節目我們非常高興的邀請到的是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疼痛科的主任顧柯教授為我們講解關於肌觸點針刺治療慢性疼痛的相關知識。顧教授您好。
顧柯:
您好,大家好,我是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疼痛科的骨科大夫。
主持人:
顧教授,我們剛剛說到慢性疼痛,一般人都會覺得它是一種癥狀,並不認為它是一種慢性疾病,那麼這個疾病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呢?
顧柯:
是這樣的,咱們國家從把它定義為慢性疼痛作為一種疾病來說,根據國際上從2007年之後才做的定義。在此之前,咱們國內包括國外都把它作為一個疾病的癥狀,因為疼痛我們知道在疾病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系統都會出現,實際上它是作為一個信號,以癥狀體現出來的。那麼這個癥狀我們在治療的過程中不可能把它完全治癒,它會遷延。那麼遷延時間長了以後,我們把它定義為一種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在最終是2009年做了這個定義,就是慢性疼痛作為一種癥狀經過治療三個月以上,治療效果不好,那麼就把它定義為一種疾病。
主持人:
三個月以上治療效果還疼痛不好的,然後就定義為慢性疼痛疾病?
顧柯:
對。
主持人:
說到疼痛,感覺特別的廣泛的一個概念,因為我們的身體好像哪些部位有一點傷害或者有一些疾病,都會出現疼痛,具體是怎麼定義的呢?
顧柯:
疼痛是這樣的,我們疼痛分為急性疼痛、慢性疼痛、損傷性疼痛,還有其他疾病所附帶的一些疼痛。疼痛作為一種疾病,首先它體現剛才咱們講的是癥狀,其次它作為疾病出現呢,疾病我們想如果把它作為一種疾病治療,它可能有它的來源,就是原因。然後它的病理、生理、發展,還有整個表現。我們根據它的治療可能會找病因,然後治癥狀,最後緩解疼痛,並且提高生活質量。
急性疼痛,比如剛才您講的有創傷、損傷,包括切割傷,比如手術之後的疼痛都是屬於急性的疼痛。
慢性疼痛,比如老年人出現的比較多,包括我們現在年輕人看手機時間比較長,我們出現疲乏引起的一些疼痛。比如說老年人骨性磨損、骨性代謝流失之後引起的比如說慢性疼痛退化性的骨關節炎。還有一些,比如說因為頸椎病導致的頭痛,再比如說老年人足底跟腱部位的疼痛,這些都屬於慢性疼痛。
還有一種特殊分類比如說癌痛,比如說癌症引起最後患者的疼痛,稱之為癌痛。
還有一種疼痛我們可能在比如說我是三博腦科醫院的,我們的神經外科病人比較多。神經外科我們知道人體分中樞神經和外周神經。中樞神經比如腦子裡長了瘤,或者腦子裡頭常見的腦出血或者腦梗塞引起的疼痛,這是屬於中樞性引起的神經性疼痛。外周性疼痛,比如我們常見的三叉神經痛、面神經炎。
主持人:
這都很疼的地方?
顧柯:
對,這都很疼的地方,這種叫做外周神經痛,我們把它按照不同的分類我們去把它進行治療。實際上疼痛科呢,真正在中國成立是從2007年,當時吳儀擔任副總理的時候,她已經意識到疼痛作為一種疾病已經困擾著咱們大眾。她兼任衛生部長以後,組織了一些專家,包括咱們現在疼痛學的泰斗韓濟生院士,還有咱們中日友好醫院的樊碧發教授,還有三博腦科醫院的郎光明教授,起草了一個文件。文件規定我們二級醫院以上要設立疼痛門診,三級醫院以上要設立疼痛科,才把它定義為一個疼痛科。
定義為疼痛科以後,從2007年一直到2017年經過10年的發展,咱們現在韓濟生院士在2017年人民大會堂舉辦了新聞發布會,名字就叫「中國疼痛走過10周年」。他做了一個統計,從最開始我們有意識地去診斷或者去治療疼痛病人的大概也就不到一萬人,現在經過10年的發展,可能這個數字已經翻了十幾倍。
首先,第一醫生也有意識的去知道疼痛作為一種信號提醒你可能是一種疾病的一種體現在外在的一個提示。患者也有意識的知道疼痛可能我們一種信號提醒你了以後,這種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的一個必須歷經的階段。我們患者可能有意識的去尋找我們這個疼痛是從哪來的,以前疼痛比如說婦科也看,內科也看,骨科也看,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都看。那麼看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重複,每個科都看到最後每個科如果說僅僅就是這個疼痛的這一塊的癥狀呢,可能沒有更好的辦法。我舉個例子,比如說咱們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它的發生髮展實際上跟咱們的疼痛的發生髮展是一個歷程,最開始比如說4歲之前的孩子可能在骨骼肌肉比較平衡的狀態下不存在這些癥狀。那麼發展到像我這個年紀,我們有一些習慣性的動作,比如說右力手,我這個右手是右力手,我們左手可能力量就會偏失一些。這時候肌肉就會出現不平衡。肌肉不平衡以後呢,導致比如說骨骼的結構就會出現偏差,強的肌肉這一側會把骨骼拉到強的這一側,弱的這一側骨骼偏過來以後,這一側的肌肉就會出現偏差,把椎間盤就擠出來了,是這麼一個發展過程。
所以,疼痛科在捕捉到這個信號之後,我們首先如果說這個病人還沒有發展到結構發生變化,疼痛科可以解決他的疼痛癥狀。如果他發生了一定程度以後,我們疼痛科醫生作為整個治療過程中的一個總調度師,比如說這個病是神經外科的,我們把他放到神經外科;這個病人如果是婦科的,我們把她放到婦科。初步疼痛科醫生捕捉到這個信號以後,我們進行初步的第一和第二階段的治療。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比如更深一層的治療,需要更加專科的醫生去治療的時候,我給你定了一個位,我給你做了一個簡單的篩查,我覺得你這個病是到那去。這樣第一減少了我們患者來回東跑西顛的過程。第二,也減少了一些資源浪費。還有一個減輕了病人疼痛的整個癥狀的過程。
主持人:
我明白了,比如說患者有一個疼痛的癥狀發生,可能患者並不知道到底具體是哪疼,我是腰疼,還是骨頭疼,還是怎麼樣疼。到咱們疼痛科看,疼痛科的醫生就可以給咱們診斷出到底具體是哪些原因造成的這些疼痛?
顧柯:
是的。
主持人:
疼痛科是這樣的。我想問一下,疼痛科您剛才講的是2007年咱們這個科室才正式成立,像您以前是不是神經科的專家呢?因為我一想到疼,就想到好像跟神經有關係。
顧柯:
其實疼是這樣的,疼從無論是歐美的發展,還有咱們國家的疼痛學發展,應該最早是由麻醉科醫生在做的。比如說麻醉是做什麼的,麻醉比如協和醫院的葉天虎(音)教授在2011年參加我組織的「香山第一屆的麻醉疼痛論壇」的時候,他說過一句話,他說麻醉醫生的作用就在於我們能夠讓病人舒適的,在能夠接受的程度下接受這個手術。我不疼了去接受這個手術。麻醉醫生首先能做的就是止疼。最開始實際上在1986年韓濟生院士從國外接觸到、了解到這個疼痛的癥狀在國外治療的現狀之後呢,已經成立了中華醫學會疼痛的前面的這個學會的前身。但是前期做的工作很簡單,我們做的就是一些簡單的止痛。後面在麻醉科醫生出來做疼痛的整個發展的歷程過程中,發現疼痛不局限在麻醉能做的工作。
主持人:
不只治止痛?
顧柯:
對,不只是止痛,我們還要了解它深層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所以後來我們又結合了骨科醫生、神經外科醫生、神經內科醫生。這兩年咱們中國的特點,中醫在整個疼痛的階梯病人裡頭最底層、最大的群體裡頭,它能做大量的工作。簡單地來說,比如說推拿、按摩、針灸、理療,這都是他們中醫能做的。中醫承擔了大部分比如說基礎這部分的,如果把它列為一個三角形,那麼在最大的這一塊裡頭呢,中醫承擔了更多的工作。後面我們又可能怎麼了一些其他科室,比如類風濕科的,比如說皮膚科的。為什麼增加皮膚科呢,比如我們有一種病叫帶狀皰疹,帶狀皰疹實際上是一個病毒侵襲到神經,它表現在我們表皮上的一種皮損。我們除了在治痛,緩解他或者是殺滅病毒的過程中,我們皮膚也要進行治療。所以它是一個交叉學科。
主持人:
所以包容性很強,那麼多科室的專家現在都有可在疼痛來就診?
顧柯:
對。
主持人:
現在治療疼痛的一些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顧柯:
疼痛治療的方法最開始咱們還是從麻醉這個角度講,比如麻醉醫生做的最簡單的美國人在最開始比如說我們用麻醉局麻藥,或者說麻醉藥,我們把病人麻醉了或者給他做一個簡單的處理,讓他不痛的情況下做這個手術。我們中國最開始就是我們叫做神經阻滯和封閉,那麼神經阻滯我們用的是局麻藥,加一部分的小量的肋骨腎激素。比如這個地方痛了,我給你這個地方打完針以後你不痛了,這是第一個,我們叫阻滯。第二個呢,我現在講的就是我們西醫所能做的一些疼痛的工作。
第二部分,如果疼痛和阻滯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我們後面有一些比如說通過一些工具和設備去做的微創介入止痛的方法,包括射頻、等離子、臭氧、椎間孔鏡。最終我們現在比如說三博腦科醫院經常做的一些就是頑固性疼痛所有止痛方法都沒有效果的情況下,我們會在病人體內靠近神經的周圍或者中樞神經的部位,我們植入一個電極。我們植入電極之後,在體外把電極的接受器放在體內皮下,體外通過搖控器能夠把病人疼痛的信號阻斷了。
主持人:
這麼複雜,就這一個疼痛?還要做手術、還要植入電極?
顧柯:
對。
主持人:
真是第一次了解到。
顧柯:
包括我們前面講的比如說射頻、等離子和椎間孔鏡,都是我們通過微創手術的方法。比如說我講等離子和椎間孔鏡。以前我們椎間盤突出只有一種方法:開刀,然後打錠棒,打螺釘,然後把椎間盤拿掉,裡面加鋼板。我們現在可以通過等離子,一根針穿刺到突出的椎間盤位置,我們把椎間盤的髓核汽化之後,打成液體狀。液體狀了以後,通過高溫汽化它的體積不久縮小了嗎,它離開了神經根,它的疼痛就減輕了。這是一種方法。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我們通過一根鏡子下到比如說引起患者疼痛的椎間盤附近,我們在電視下放大8到64倍。我們看得很清楚,椎間盤、神經根,然後被壓迫的位置,我們把突出的那部分拿掉。然後鏡子出來以後呢,我們外面就是大概是0.7公分的一個口。剛才那個等離子的口更小,大概0.2、03公分的一個口子。這就是我們能做的手術。
主持人:
說到要腰椎間盤手術,我知道咱們醫院有專門的脊髓脊柱科,那疼痛科要跟這個科一起配合做這個手術嗎?還是自己做自己?
顧柯:
這是兩類手術,脊髓脊柱科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就是通過切開以後呢,我們探查到脊髓脊柱沒有問題了,比如我們放內植物,固定物,然後我們把它縫合。另外一種方法,通過顯微鏡呢,在錐板上面打一個孔,顯微鏡伸下去,然後再對它的裡面干擾的部分進行一些治療。
我們疼痛科不用顯微鏡,也不用切開,我們通過人體的縫隙孔把我們的工具放進去,看到病變的位置,我們把病變拿掉。創傷應該更小一些,並且從操作角度來講呢,對於操作者本身的要求高一些,因為它有一個成長的曲線或者培養曲線。因為剛才我們講了,我們要通過人體的縫、通過人體的孔我們去做這個。簡單來說比如說三叉神經痛,我們是這樣痛的,打個比方我們三叉神經的第三支,我們會引起牙痛、面部痛,然後這是第二支的眶下痛。以前我們做的手術的方法,比如說通過這打開,把顱骨去掉一部分,把東西加到引起三叉神經痛的三個周圍,血管那個地方,給它區分開。如果微創的方法,我們通過面部這個地方有一個穿刺點的,我們穿刺到卵圓孔里,當好卵圓孔裡面就是三叉神經,我們通過穿刺這根針,我們把疼痛傳導的頻率給它打斷了。我們針撤出來以後,表面就貼個創可貼就能解決問題。
主持人:
那好簡單。
顧柯:
對。
主持人:
說到三叉神經痛我們都知道它是因為疼,我們把這個疼的癥狀給解決了就OK。剛才像腰椎間盤突出我們只解決了他疼的問題,是不是能治病呢?
顧柯:
我剛才說的等離子也好,或者椎間孔鏡也好,我們就是治病。比如說脊髓脊柱科是把他的椎間盤可能突出的這個部分拿掉了,通過開刀的方法和通過顯微鏡的方法。那麼疼痛科通過椎間孔鏡也是把他突出的這個部分拿掉,也是一樣的。
主持人:
我們也可以治療是嗎?
顧柯:
都可以治療。
主持人:
都是緩解癥狀?
顧柯:
對,等離子還有椎間孔鏡,等離子對比如說包容性的椎間盤突出我們也是除根的。椎間孔鏡對於比如說脫離的、遊離的或者已經髓核溢出的這些疼痛的患者,我們也是除根的。因為我們在鏡子下面可以處理得很漂亮,並且病人的創傷就是外面一個小孔。
主持人:
疼痛科做這樣的手術是不是很成熟的手術呢?
顧柯:
等離子手術實際上在國外已經做了應該有30多年了,咱們國家嚴格地說是從2005年、2006年開始引進的,到現在也已經很成熟了。椎間孔鏡它的發明創造是在美國,最開始是Anthony T. Yeung做的椎間盤鏡,就是不動結構,只是從安全三角進去以後,把多餘的椎間盤髓核掏掉。那麼後來呢,Anthony T. Yeung跟Thomas Hoog Land實際上他們有師兄弟關係,Thomas Hoog Land教授又發明了椎間孔鏡,就是更先進。先進在哪呢?比如椎間盤鏡我只能看到一個方向或者120度的方向,椎間孔鏡可能能看到210度,通過孔鏡我們能夠更加直接地把它做得更加徹底。
主持人:
所以這個技術越來越先進,其實手術案例也很多,也很成熟了?
顧柯:
很多,我的導師301的張西峰教授,2007年把椎間孔鏡引進中國以後,我覺得他現在應該是至少在5000例左右,就是5000個人。原來的第三軍醫大學,現在的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骨科主任周月教授現在至少有上萬例的病例。我這個地方少一些,1000多例,因為我還做別的。像浙江省人民醫院,還有溫州第二附屬醫院,還有深圳南方醫院的包括李順、鄭榮豪和廖祥這幾個年輕的後起之秀呢,他們每個人大概都是上萬例。結合起來全國做椎間孔鏡和等離子的手術數量是很龐大的。
主持人:
所以其實患者可以完全放心對這個手術?
顧柯:
對,很成熟的一個手術。
主持人:
我聽說您結合多的臨床經驗還自己創造了一個就是解決疼痛的治療方法,叫肌觸點針刺治療,這個治療方法是怎麼樣的呢?
顧柯:
簡單地說,我先說一下這個不是我自己創造的這麼一個方法,這個方法來源於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御用醫師Janet G.Travell。他在1942年第一次出版了關於《肌筋膜觸發點的治療》。為什麼他要做這個治療呢,因為肯尼迪在當總統之前,是做議員的時候做了一個失敗的椎間盤的手術。因為當時椎間盤手術可能方法會簡單粗暴一些,所以實際上後期疼痛一直我們叫做Low back pain,也就是說所謂的下腰痛,實際上就是後背痛。這個癥狀一直伴隨肯尼迪到最後他遇刺。當時他所有的葯、所有的方法都試過了,最後唯一對他有效的就是Janet G.Travell用肌筋膜鏈觸發點治療的方法給他解決了痛苦。
這個方法簡單地來說,比如我們在看手機的時候,我們拿著手機會動用我們前臂、肩膀和頸部的多塊肌肉,比如說上斜方肌、肩胛提肌、三角肌、岡上肌、肱二頭肌、肱肌,還有前面的旋前圓肌、旋前方肌,多塊肌肉。我們肌肉會產生疲勞,產生疲勞以後會出現什麼癥狀呢,比如第一我們會出現類似叫做網球肘。第二,我們肩頸會感覺到不舒適。這些原因是從哪來的呢,我們如果排除了一個頸椎病、排除了神經根的癥狀,實際上肌肉疲勞之後出現了不正常的收縮。為什麼這麼說,比如在做肱二頭肌收縮的時候,我們知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兩個肌肉一個收縮,一個舒張,協同完成這個動作。我們持續地讓它處於一個疲勞狀態,這個肌肉在正常收縮的時候它沒有完成它全部的工作,一部分收縮了,一部分沒有收縮,那麼在肌肉裡面簡單地說就是打結、纏繞,或者形成一個條索狀的東西。這個東西在你做正常肌肉收縮的時候,它就會產生疼痛。為什麼會疼痛呢?缺血、缺氧、代謝障礙。這塊肌肉不工作了。那麼肌筋膜觸發點的工作或者作用是什麼呢?通過刺激在這個纏繞的肌肉的結裡頭我們叫做觸發點。刺激這個觸發點了以後,會產生肌肉的被刺激之後的正常收縮,它的結就打開了,打開了疼痛就沒有了。
主持人:
是不是有很多結,這麼多肌肉?
顧柯:
對,比如我們用手提捏一下,你看我們胸鎖乳突肌,簡單地說這是乳突,這個胸鎖乳突肌幫助我們頸椎完成旋轉,還有側旋、低頭和抬頭的動作。那麼這塊肌肉最容易出現疲勞,你用手提捏一下,這塊肌肉分為兩個頭,乳突頭、胸骨頭、鎖骨頭,那麼你提捏或者用手摁壓這個地方會有酸痛。這裡面就是可能會有觸發點。
再一個比如說咱們倆現在在聊天的時候,我們的是什麼呼吸你知道嗎?我用的是胸式呼吸。我們坐在這的時候,為了讓我們自己注意力更加集中,我們大腦要增加一些血供,這個時候我們會增加我們的呼吸頻率,你自己是沒有意識的。那麼增加呼吸頻率的情況下,我們的膈肌會抬高,我們增加換氣的次數。那麼增加換氣次數,膈肌抬高了會怎麼樣呢,我們這個地方的肌肉就會緊張。我們低頭或者我們在側頭的時候,我們一側、兩側肌肉是不均衡的。我們經常做這個動作,比如說胸鎖乳突肌後面的肩胛提肌,我們就會出現觸發點。每個人的習慣動作都會出現觸發點。
主持人:
所以做什麼動作都有可能疼痛?
顧柯:
對,比如我們剛才提到我們4歲之前很少發現患者,就是小孩有這個疼那個疼,即使不舒服讓他睡一覺也能緩解了。成人出現的問題比如說工作的壓力,你想的事情,還有其他一些經常習慣做的動作,就會促使你出現觸發點。再比如說我們如果翹二郎腿,我們翹二郎腿並不全是錯的。我們翹二郎腿的時候有時候並不難受,為什麼,因為我們在翹二郎腿的時候,比如說我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我拉伸的是我的梨狀肌、臀中肌和我的骨外側肌。因為時間長了,疲勞了,我做了一個拉伸,這個肌肉我剛才講了疲勞以後一直處於這種狀態我把它拉伸開了,它會舒服一些。肌觸點的治療除了針刺以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拉伸。
主持人:
也就是說肌觸點針刺這種治療方法就是針對肌肉疼痛的癥狀的緩解是嗎?
顧柯:
可以這樣理解,但是前面我說了我們所有結構的變化,包括椎間盤突出,包括其他疼痛的癥狀,我們緩解疼痛,無論是阻滯注射的方法,無論藥物的方法,我們的目的是什麼呢?首先第一是緩解他疼痛的癥狀。其次我們的目的是什麼呢,這個地方出現局部代謝和炎症了以後,我們是不是要增加它的血供,增加它的營養,減輕它的炎症呢,就跟一根樹根一樣,這個樹缺營養了,缺血了,它會幹枯、會出現掉皮、掉樹葉。我們這個在肌肉裡頭出現觸發點缺血、缺氧、缺代謝的時候,我們出現的就是疼痛。如果一個部位反覆出現疼痛了以後,它是否會帶動你結構的變化?比如你經常低頭,這個地方疼痛了以後你會產生躲避的動作,那麼頸椎你就會出現問題。你會躲避這個動作,你的頸椎就會出現問題,頸椎出現問題的基礎實際上就是在肌肉出現問題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基本上80%以上的神經和血管都穿行在肌肉里。肌肉出現問題了,血供就出現問題了,隨之而來的結構就出現問題了。所以解決的不僅僅是肌肉的疼痛,從根源上可能能解決我們以前比如我做疼痛科醫生做了將近20年,我們在之前可能通過各種方法哪疼治哪,但是病人會反覆地還會來找你。
主持人:
不是哪疼治哪嗎?
顧柯:
不是,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倆現在可以做一個實驗。我現在手這麼捏著,你用兩手這樣拉開,你拉我的手。
主持人:
我是這樣嗎?
顧柯:
對,你拉,你使勁拉。
主持人:
已經很使勁了。
顧柯:
我來拉你的手,你捏緊了,我一拉就拉開了。如果說你現在這樣,你把身子往前坐一點,兩腳踩實了,你再做一個動作。把手往回收一些,再做一個動作。
主持人:
這個感覺有勁了。
顧柯:
對。
主持人:
為什麼這樣就沒有勁,這樣就有勁了?
顧柯:
因為什麼呢,你這樣子使勁的時候,你用的是你的前臂和手指的力量。你在身子往前坐的時候,手往回收的,實際上你用了一部分腳下的力量。
主持人:
哇,好神奇啊。
顧柯:
如果我們在做治療的時候,尤其是肌筋膜鏈,就是所謂的肌觸點針刺術這個方法的時候,可能我們的頸椎疼痛根源可能在腰上,我們腰的疼痛可能是在小腿甚至在足底。
主持人:
你怎麼知道的呢?
顧柯:
鏈條。
主持人:
還是根據您的經驗?
顧柯:
不是,它是有鏈條的,我們整個人的發展比如說剛才舉的例子,我們在做肱二頭肌收縮的時候,我們這個鏈條在哪呢?我們這個鏈條根源是在頸部,就是我們用力的根源是在頸部,但是我們真正的力點在哪呢,在腰上。Janet G.Travel和他的學生David G.Simons通過從1942年到最新一版的書大概是2016年出版的,通過他這幾十年他的學生和自己的研究,發現人體有12個肌肉的鏈條。這個肌肉鏈條簡單地來說,我們還是拿這個做例子,肱二頭肌有兩個頭,肌肉要通過一些包膜把肌肉包裹在裡頭。比如你在吃肉的時候外面有一層膜,那麼每一塊小肌肉都是有一塊小膜。這塊小膜通過關聯的關係和大塊的肌肉形成更深一層的關聯,我們在做治療或者查體的時候,比如說我們這個肱二頭肌出現問題了,我們如果僅僅做肱二頭肌的治療和處理,可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可能我們要往上找,可能是胸鎖乳突肌有問題,可能是岡上肌有問題。如果這出問題了或者是肩膀出問題了,再多舉一個例子,比如肩關節,我們從後面摸頭,從後面比如說女同志解胸衣,還有搓澡的時候要扣這。我們這完成一個動作需要哪些肌肉呢?岡上肌、肩胛下肌、肩胛肌,還有岡下肌、肱三頭肌、三角肌,還有包括肱二頭肌。那麼這個就是個鏈條。
主持人:
找到了治療的部位以後我們應該怎麼治療呢?
顧柯:
最簡單的治療方法就是Janet G.Travel當時用的是穿刺針,就是我們注射器的針頭。
主持人:
就是打針的針頭嗎?
顧柯:
對,他最開始做治療的時候不加任何麻藥,不加任何藥物。
主持人:
他扎這個肌肉就管用?
顧柯:
管用,肌肉在扎的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反應呢,特別震撼的是你能看到肌肉在收縮。比如把手放在這,你做這個治療的時候,這個肌肉如果有問題,有觸發點肌肉會收縮。
主持人:
自己沒有動,自己這樣會動?
顧柯:
對,為什麼呢呢?就是說在鏈條支配的整塊肌肉裡頭它有觸發點,觸發點導致了這個肌肉進行了收縮。後來人比如說用針扎他,他會疼。
主持人:
對啊,本身也會痛,會流血吧?
顧柯:
會流血,但是我們扎的是肌肉,即使出現流血,我們按壓之後,你打屁股針不是也會出血嗎?
主持人:
可是你要扎很多下啊,這個點那麼多。
顧柯:
我們是這樣的,有一個原則性的理論是什麼呢,我們找關鍵觸發點衛星觸發點。比如說在整個疾病發生的過程中可能觸發點有很多,我們把關鍵觸發點解決了以後,我們相應的主要的癥狀就解決了。
主持人:
關鍵觸發點一般有幾個?
顧柯:
關鍵觸發點在全部的人體身上Janet G.Travel當時發現了264個觸發點,但是不是說所有的都是關鍵的,針對某一項疾病關鍵的觸發點可能就兩到三個。我們在治療的時候,可能比如說病人因為你的習慣姿勢是改變不了的,比如說咱們倆在聊天的時候,我習慣靠在後面。那麼靠在後面呢,我可能這側肌肉就會用力,這側肌肉我就不用力。那麼這側地方我即使治療癥狀緩解了,我回去可能還會做這個動作,還會出現。主要的觸發點如果被滅活了,會出現其他的Satellite trigger point,也就是衛星觸發點。我們再把衛星觸發點滅活了,那麼對於這個患者來說我們80%到90%的癥狀就緩解了,並且可以不用藥。
主持人:
好綠色的一個治療方式。
顧柯:
非常綠色。國外的醫生後來覺得患者痛嘛,每個人在做這個治療的時候,用注射器的那個針頭很粗、很長,我第一次接觸這個方法是2006年,實際上跟張西峰教授在學孔鏡當時就接觸的這個方法了。當時覺得它是一個很小case的一個東西,我們覺得這個東西好像不是大手術。
主持人:
不是大手術,不能體現外科醫生的這種專業水平。
顧柯:
對,後來等到我跟張西峰教授一直做這個孔鏡手做到2012年,我發現孔鏡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就跟手術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是一樣的。還有很多問題是在臨床中很簡單,但是你確實通過所有的藥物這個方法解決不了的問題。最後嘗試著用觸發點發現了突然給你打開了一扇窗,你就覺得很多臨床中以前解決不了的問題都解決了。我就覺得這個方法很神奇,促使我回過頭找相關的東西去看。最後接觸到當時美國的一個教授,我這個地方非常難受,在上海他用長注射器針頭給我扎了。扎完了我當時非常舒服,但是他不給你交代,比如咱們中國的醫生會交代你前面要注意什麼,做完治療要注意什麼。他給你做完治療以後,OK,就讓你走了。我當時很舒服,當時也年輕,2007年的時候那時候上海朋友也多,因為我是上海人嘛。高興了喝酒、吃飯,加重了。就是因為你治療完了以後,比如你去洗澡、喝酒這些就是加重了的,因為你當時治療本身那個針都是有損傷的,咱們注射器針頭是個斜切面,對肌肉是有切割傷的,再小的針頭都有切割傷,都有輕微的血腫,都有輕微的淤腫。那麼這個時候呢,他不會給你交代或者他沒有時間給我交代。最後我大概有半個月的時間過不來,當時更疼了。後來發現實際上我們可以用中醫的針灸針,最細的針灸針去解決這個問題。咱們針灸針的特點是一個錐狀的,它是一個鈍性的分離,為肌肉的切割傷能夠達到最小。那麼在穿刺的時候病人痛苦也不會那麼大,這個時候呢,做完治療以後,我們告訴病人6個小時之後做熱敷。做完治療當時做冷敷,冷敷屬於創傷之後可以讓它收縮,我們把破損的小血管這個地方給它止住了。6個小時之後做完熱敷之後做拉伸,效果非常OK。
主持人:
所以其實在他們原來的基礎上我們又做了些改善,用我們中醫的一些治療的器械,包括一些熱敷、冷敷這樣一些方法,讓它更好。
顧柯:
對,後來結合國內,因為國內這種病人的群體太龐大了,每個人來扎的時候,即使針灸針扎,肌肉不是要收縮嗎,也不舒服。那麼又想了一些方法,比如說加一點點麻藥,加一點點肉毒素。
主持人:
還要加肉毒素?
顧柯:
加肉毒素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這個地方的肌肉僵硬得非常厲害,通過針刺之後可能反而會加重他的癥狀。我們找到了觸發點了以後,我們肉毒素的目的是阻斷這個地方肌肉過多的乙醯膽鹼釋放。一點點的肉毒素加進去以後,過度的強直和收縮減弱了,疼痛就緩解了。我們給的這個劑量的肉毒素很快就代謝掉了,並不像面部打完了以後徹底臉就麻痹了。
主持人:
對,馬上就想到整形美容。
顧柯:
實際上肉毒素最開始不是用於整形美容的,就是肌肉損傷或者強直性肌肉的過度強直收縮的患者,用肉毒素阻斷他的過強的收縮。
主持人:
所以一開始也是用於一個這樣的治療方式?
顧柯:
對,比如臉上長皺紋的原因是什麼,就是這個地方肌肉過度的不停的老運動,我們減少它的運動,皺紋不就沒了嗎?實際上肉毒素一開始並不是用於美容。
主持人:
我們的肌觸點針刺的治療方式用於哪些疼痛是最適合的呢?
顧柯:
最適合的疼痛比如說我臨床上經常用的頭痛、頭面痛。
主持人:
不明原因的頭疼都可以嗎?
顧柯:
都可以,因為不明原因的頭疼在我們三博里經過一個篩查,一多半不明原因頭痛的患者可能根源是頸椎引起的或者是代謝引起的。那麼其實大部分的都屬於肌緊張性頭痛,肌肉緊張性頭痛。比如說你頭一天晚上加班了,或者頭一天晚上因為加班喝了很多咖啡,當時你很亢奮、很精神,過後你頭會產生很悶、很脹、很疼的癥狀。你去檢查並沒有器質性病變,沒有頸椎病,沒有頭顱的問題,但是你就是痛。吃止痛藥能緩解,為什麼要吃止痛藥呢,經過檢查比如說這個患者我剛才說的胸鎖乳突肌、斜角肌、頭夾肌、頸夾肌、岡上肌、岡下肌都會有問題。我們在這些肌肉給他簡單的針刺之後,患者不頭痛了。這不就是一個很綠色、很簡單的治療嗎?
主持人:
不用吃藥?
顧柯:
不用吃藥。
主持人:
而且這種治療方式應該不貴吧?
顧柯:
不貴,一個療程下來比如說做6次,如果掛主任醫師的號,全部加在一起可能算一算,如果不用藥,就是單純的用針刺的方法,算下來幾千塊錢,千把來塊錢。對於你這個治療的流程,首先找到病的根源所在了。其次治療的方法針對性比較強,一般效果都非常好。
主持人:
一般一次要治就是一個療程是吧?
顧柯:
一般給患者說是6個療程,但是我的病人大部分3、4次就不來了。
主持人:
就不疼了。
顧柯:
不疼了。比如說急性腰扭傷,你走不了路的,急性頸扭傷落枕的,我們很神奇的讓病人走出去。當然我們排除了器質性疾病,比如說急性的頸扭傷,我們俗話叫落枕,病人僵得特別厲害。僵得特別厲害,實際上他就是胸鎖乳突肌出現問題了,再加上上斜方肌。在上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的觸發點簡單的針刺之後,他就能活動自如了。急性腰扭傷的尤其是對複雜性急性腰扭傷的病人,排除了椎間盤突出和其他器質性病變的患者,我在青島的即墨有一家醫院遇到一個患者,急性腰扭傷以後,在車上一直屬於這個狀態,就是他仰躺著,不能碰他。那麼你怎麼把他從車上挪下來,挪也不能挪。最後當時那個醫院的院長說你看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得讓他從車上下來我們才去治療啊。最後我給他在引起腰痛的核心肌群的腹部大概扎六根針,十分鐘之後病人自己走下車來的。
主持人:
太神奇了。
顧柯:
我們簡單的來解釋這個問題,比如說我們急性腰扭傷主要涉及的肌肉就是後背部的比如說豎脊肌、髂腰肌、 腰方肌、腰大肌,還有旁邊深層的比如說多裂肌和迴旋肌。那麼後面的肌肉我們解決了,我們脊柱包繞在哪呢,後面是被這些肌肉包繞著,前面是被臟器和腹肌包繞著,這個就叫核心肌群。
我們解決了後面的核心肌群,前面沒有解決,這個病人最後我檢查的時候,他後面雖然很僵硬,但是實際上腹部跟鐵板一樣的。我就在他腹部解決了他的核心肌群。前面疼痛的癥狀緩解了以後,起碼他能夠從車上走下來,我們再繼續做下一步治療。實際上很簡單,他就是因為脊柱前後的核心肌群出現問題了,痛點表現在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不能下床。如果說先把關鍵問題解決了,讓他走下來,我們再解決他後背部的問題,這個病人你就解決他的癥狀了。
主持人:
這種急性的疼痛,腰痛、落枕都可以解決?
顧柯:
都可以解決。
主持人:
那還有其他的疼痛特別好的嗎?
顧柯:
還有其他疼痛比如說骨性關節炎的疼痛、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的,我們都能解決。前提是這樣的,腰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病我們把他的疼痛癥狀緩解了,但是你的基礎病可能還在。疼痛病人的特點是什麼呢,你要解決他的癥狀問題。另外一個,對疼痛患者來說作為一種以癥狀立名的這個科室來說,他來的時候你診斷是有問題的,因為我們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和指標診斷究竟什麼是疼痛。
主持人:
因為疼痛是自己的一些感受?
顧柯:
沒錯,你說對了。那麼疼痛患者到你這來描述特點的時候,情緒化,感情色彩,還有加了很多故事。
主持人:
疼死了。
顧柯:
尤其你在遇到一個老年人他給你描述的時候,他恨不得從5年前開始講這個故事。他需要到你解決什麼問題呢,就是我疼。如果你給他解決疼痛的癥狀了,下一步如果他告訴你我還是有些不舒服。那麼你疼痛已經解決了一大半了或者一多半了,剩下的問題如果再需要解決,我們可以給你用孔鏡、等離子,我們再解決你根本的問題。
主持人:
用針刺的治療方式以後這個疼痛能緩解多少呢?還是完全不疼了?
顧柯:
我們的治療目標是完全不疼了,我們稱之為疼痛這個疾病的臨床治癒。我們講臨床治癒並不是把根除了,比如說我們只是解決他疼痛的病了。90%以上的患者只要能夠解決到85%到90%,他就是能夠耐受的。比如像每個人包括你本人也會有一些不舒服,但是這個疼是能忍受的。達到這個程度一般情況下患者就是能接受的程度。對於醫生來講,不要追求特別完美,說你想通過扎針完全不痛了,這是不現實的。因為你是做醫生的,咱們要講科學。這個治療方法雖然稱之為「止疼針」,我們雖然沒有用藥,但是也是止疼的非常好的一個方法。第一,綠色。第二,患者能接受。在患者不理解的情況下,你拿出來針以後,他說針灸針,你就好好針針灸吧。
主持人:
就是扎針灸了是吧?
顧柯:
對,他覺得你有是給他扎針灸了,他是能接受的,並且治療的周期和過程也很簡單,隨治隨走。
主持人:
扎完了就走了就可以了是吧?
顧柯:
對,還有好多很複雜的比如以前的跟痛症,還有面肌痙攣,我們通過大量的方法去治效果不好,肌觸點針刺這個方法非常好。有時候是立竿見影的方法。我本來以為咱們今天是要講課件,我準備了一些視頻。比如說我們一些面肌痙攣的患者,落枕的患者,我們就兩針扎完了以後,他就不落枕了、面肌痙攣就緩解了。跟痛症的患者到處去找醫生,找完了以後去去骨刺、做手術、打針,實際上它的根就在小腿上。小腿上把脂肪肌和比目魚肌肉紮上兩針他就不痛了。
主持人:
我覺得今天聽您講了這麼多,我收穫特別多,因為之前我們做過幾百期節目,但是一般都是講器質性病變的,我頭一次聽到一個專家講這麼多肌肉,肌肉、肌肉、肌肉。
顧柯:
對,實際上我們把肌肉稱之為人體的動力火車,為什麼?我們所有的動作完成是不是需要肌肉完成的?
主持人:
是。
顧柯:
你的關節活動,你去做這個動作都需要肌肉完成的,你肌肉出現問題了以後,最後導致比如說基礎或者結構發生變化了,那個問題解決了,你肌肉的問題不解決,它是不是後期還會出現問題?
主持人:
是。
顧柯:
而且肌肉在我們身體是最大的一個組織,最大的一個器官。
主持人:
肌肉病了怎麼辦?
顧柯:
對。
主持人:
我們今天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顧柯:
那麼肌肉這個問題解決了,實際上對人體的病痛大部分都解決了。比如前一陣我這有一個女患者,她實際上已經看過很多地方了。她頭痛,頭痛的位置就集中在後腦正中,我們叫枕大和枕小神經交叉的這個地方。做過阻滯,她所有的止痛藥打給我拉了一個單子,就是當地的一個小銀行的副行長,所有最好的葯都吃過了,管一段時間用就不管用了。因為什麼呢?疼痛葯耐受非常快,效果越好,耐受得越快。所有葯吃過以後都不能解決問題,後來她偶然找到了這以後,我給她用肌觸點,她說你能不能給我不用藥讓我能緩解疼痛。當時扎完了以後,她是一個因為疼痛時間長的患者都會有一些情感的障礙,比如焦慮、睡眠差。扎完了以後,她當時感覺很緊張,到第二天她給我打電話。很情緒化的一個女孩,「主任,我緩解了哎。」四川人嘛。我說緩解了就好。她說我第一次知道可以不用藥就能緩解我疼痛的,並且我緩解得我今天晚上睡得很舒服。我說對了,我們肌觸點針痛術除了緩解疼痛,我們還可以調節交感、副交感神經。
這個扎針的特點,就是在扎的過程中病人會出汗。比如我扎這條腿,這條腿上汗浸浸的,這條腿不出汗。就是什麼呢,我們刺激了他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昨天做了一例FBSS的患者,就是我們叫手術綜合症。他做了六次膠質瘤手術,因為膠質瘤是不停的要複發的。這個患者最終體現的就是疼,全身疼。我們給他做了很多次治療,他不接受這個脊髓電刺激手術,一個是費用貴,另外一個他覺得他已經做了六次手術,不願意再接受其他的手術了。我們就用肌觸點的方法加上射頻,他在上手術台的時候心率是130,除了疼刺激以外,還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失調。我們在做完最後一個點的時候,他的心率降到了110,他疼痛也緩解了。我的一個同事告訴我,他說主任我覺得是你把他竇椎神經這個疼痛給他止住了以後呢,因為竇椎神經是刺激交感神經的。那麼竇椎神經的疼痛解決了以後呢,反射性的是心率降了下來。
主持人:
不疼了以後然後心臟跳動的頻率都正常了。
顧柯:
對,做完了以後,他說主任我累得很想睡覺。因為前兩天睡不著覺,做完了以後呢,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調節了,全身的毛細血管打開了,整個人屬於運動之後的那種疲勞,他會睡得很舒服。
主持人:
我們的針刺治療跟傳統中醫的針灸治療您覺得有什麼不同嗎?或者有什麼互相取長補短的地方?
顧柯:
先說相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就是現在在香港和台灣包括新加坡,很多出去的中醫師和針灸師要把中醫的針灸和肌觸點針刺要找到結合點,確實也找到了,大概有50%左右的結合點和某些疼痛的阿是穴是相近的。當阿是穴和肌觸點相吻合的時候,治療就很確切。我剛才說的這些地區的中醫的針灸治療師他們也在主動的通過西醫理論印證中醫理論,因為中醫理論咱們知道都是一些可描述但是找不到物質基礎的一些東西。那麼肌觸點我們動物實驗可以去複製,我們能夠在電鏡下,在於影像下能發現肌觸點變形的細胞。我們經過治療以後,肌觸點變形的細胞能恢復正常。中醫也找到了現代科學的方法,通過西醫基礎理論然後推演。這是第一點,有結合點。
不同點在於什麼,我們的肌觸點是能夠通過肌肉的每一個點確切的找到肌觸點存在的。首先是西醫的骨骼和肌肉的解剖基礎。第二,我們能夠通過電鏡和影像下能發現肌觸點變形細胞,通過治療以後呢,變形細胞會恢復正常。再一個我們在針刺的時候,我們不講所謂的得氣,我們不去認穴位,我們講解剖點裡面確定的基礎點。比如說264個點到現在中國可能發現了280個,我們通過這些點,通過人體的觸摸就能找到。
主持人:
能摸到是吧?
顧柯:
比如說你哪個手看手機?
主持人:
右手。
顧柯:
右手比如說你經常看的這個地方。
主持人:
真疼。
顧柯:
這就是。
主持人:
是不是一摁就疼的地方就是肌觸點?
顧柯:
一摁就疼的地方有壓痛點,比如這個地方摁完疼了以後,這個地方你看感覺到了嗎?
主持人:
酸。
顧柯:
對,酸,並且可能比如說往這,還有這個地方往這摁的時候,你看你這個手指會動,那麼這個地方就是肌觸點。
主持人:
所以您基本上是在這個部位,然後每個人您再找一找?
顧柯:
對。
主持人:
有一些個性化的東西是吧?
顧柯:
對,還有肌觸點做治療的時候,我們針刺的這個地方可能遠端會出現收縮或者指節的活動。
主持人:
其實還是挺好找的,摁了以後它有反應?
顧柯:
對,比如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呢,我們會發給學生一張圖,先告訴學生你剛開始找不著一,你按圖索驥。找得時間長了以後,你就會很精確的找到這些點,這就是和中醫有區別的地方。再一個我們不是不想得氣嗎,另一個我們不強調留針。比如頸部做肌觸點針刺的時候,扎完就拔、扎完就拔、扎完就拔。扎完的以後做一做拉伸,然後走人。所以我們江蘇我有一個同事在做肌觸點,但是後來他自己離開醫院了,他想就發揚這一項技術。他一天可以治30個病人,只做一上午。他在當地很有名氣,就是很多疑難雜症或者治不好的都去找大,就是因為這個方法能解決很多以前傳統疼痛治療解決不了的問題。
主持人:
能提升生活質量。
顧柯:
對。
主持人:
這些很重要。
顧柯:
對,因為對疼痛患者來說他來找你的目的就是治痛,你把他的痛止了以後,實際上你疼痛醫生的使命就完成了,至於其他的問題就是其他醫生的問題。
主持人:
是,現在這個肌觸點針刺治療的方法您覺得普及的程度怎麼樣?是不是每個醫院都有開展?
顧柯:
現在還沒有,實際上肌觸點針刺術應該是從2013年才慢慢的大家意識到。
主持人:
那才4、5年的時間。
顧柯:
對,但是這個方法在中國出現已經大概有20多年了,上海的黃強民教授可能最早接觸這個方法,並且把這個方法用在臨床上面,但是推廣起來可能確實有難度,並且讓大家接受這個也是有一個過程的。現在包括一些三甲醫院,包括大醫院的疼痛科醫生,甚至骨科醫生也都在推崇這個方法,這兩年的普及程度就高了很多。
主持人:
顧教授,對於這項技術未來您有什麼樣的計劃?你覺得還有哪些難點需要突破嗎?
顧柯:
我現在也在致力於這方面的工作,比如說我們在做針刺治療的時候患者會感覺到有些不舒適,畢竟我們要引起他肌肉的收縮。大家也知道肌肉收縮了以後會酸、會脹、會疲勞。那麼再一個在治療的當時病人的這種舒適感不像去按摩、泡腳那麼舒服,也不像全部麻醉了以後做治療病人沒有感覺。
主持人:
全部麻醉不可以嗎?
顧柯:
我們不提倡,因為畢竟是門診病人嘛,他就是疼痛要隨治隨走的,你給他麻醉了以後,實際上違反了我們治療的精神。所以我現在把它比如結合一些器具和設備,比如我們用脈衝射頻的方法,因為我們所有的肌痛點在42度左右就被滅活了。那麼如果我們單純用針刺,他可能感覺很痛。我們找到了這個肌觸點以後,我們用脈衝射頻的方法42度,我們可能做了一次治療就代替了以往的6次治療。這是一種探索。
另外一種我們用衝擊波的方法,比如以前國家體育運動總局對於運動員急性損傷用衝擊波去進行治療。那麼治療的效果差強人意,結合到肌觸點上面效果就非常好。那麼衝擊波是一種無損傷的體外衝擊治療,也沒有很痛,並且沒有什麼損傷,沒有穿刺傷。難度在於什麼呢?第一個還是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首先醫生要了解,其次患者要接受。還有一個就是這個方法我們在普及的過程中一定要模仿或者走我們國家對於糖尿病或者對於高血壓這種患者的一些普及。
主持人:
都是慢性疾病。
顧柯:
對,都是慢性疾病,讓他理解這是慢性疾病,要主動的找醫生,有一種方法或者有多種方法能解決你的問題。再一個就是我們在做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規範、合理、安全,最後才能講到有效。因為你在做治療的時候,作為醫生首先第一個是安全,第二個要規範,不要胡來。因為這個方法對於有基礎學醫的人入門不難,那麼容易掌握,但是如果要往深里走,成為真正能夠了解並且掌握得很好的一個專家,它是要有學習曲線的。因為你要通過大量病人的體驗和實踐,我們要能夠理解中醫針灸的方法是整體是考慮經絡,我們西醫以前治痛我們只是比如說關注到這個點,這個肌觸點的方法就是要讓你西醫的醫生通過整體去考慮局部這個病痛。比如我們腰痛可能痛點會在小腿,頸椎可能會在腰,這要你反覆大量的摸索、實踐,你才能掌握我們怎麼通過整體去治療病人的局部。通過局部我們又把整體的疾病進行一個調理。
主持人:
如果要學習這個治療方式的話不能太著急。
顧柯:
對。
主持人:
一開始發現很容易入門,其實學深什麼的,確實也學習自己包括結合臨床上的經驗一起要進步才能把它學得更好?
顧柯:
對。你像我前期辦的一些學習班有些學生一看這個方法太好了。
主持人:
您一說我都覺得這不就是扎一下就OK了嗎?
顧柯:
對,再給他兩張圖他回去以後,他一看病人的肌肉跳,他很興奮,肌肉確實跳了,反覆讓病人肌肉條,跳完了以後其實病人是加重的。因為我們治的是關鍵點,我們治的是痛,我們並不是為了讓他肌肉收縮。這是一個。
另外一個不是說凡痛必扎,你要去診斷,你要有思路,我們現在把它總結為比如說力學思路、觸發點思路、神經思路、血管思路,再加上運動思路。通過這五個大的思路你才能成為一個更加好的,通過肌觸點治痛的醫生。肌觸點我們在臨床中發現對於比如說女性的痛經、靜脈曲張效果也非常好。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因為伴行的這個血管出現問題了,痛經是屬於什麼呢,我們的核心肌群出現問題了,核心肌群的內層不就是我們的臟器嗎,臟器出現收縮不正常的反應,我們把外緣的觸發點解決了,他就不痛了。
主持人:
其實很多這樣的經驗都是您自己在臨床上摸索出來的是吧?
顧柯:
對。
主持人:
開始是因為被老外扎了一刺,然後慢慢的就入門了?
顧柯:
對。
主持人:
太厲害了。
顧柯:
對,上海的黃強民教授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因為他把比如說國外的這部經典書進行提煉翻譯之後,自己寫了一本這樣的書。並且培養了很多學生,我到他班也學習過。但是黃教授是在體育學院裡頭的門診部,可能覆蓋面要更多的去擴展到運動這方面,他的學生裡頭有很多都是在三甲醫院這些醫院裡頭。這些醫生要把這個技術更好的運用起來,那會更好一些。
主持人:
真的不錯,我覺得應該讓我媽去您那看看,她每天都在講這疼那疼。
顧柯:
對,老年人更適合這種方法,因為針刺的過程的耐受性比年輕人要好,肌肉有衰退,收縮力有減退,針刺的時候他的不舒適感比年輕人要弱。肌肉越發達的人,在針刺的時候可能越不舒適,他肌肉收縮得更厲害。
主持人:
其實老年人更適合?
顧柯:
對,因為老年人扎完了以後效果都非常好,他能接受。我的病人裡頭就是老年人占的比例比較大。
主持人:
我這順便還掛了個號,去三博腦科醫院看顧教授。
顧柯:
對。
主持人:
節目最後希望您再給我們的網友朋友總結一下關於疼痛這個疾病。
顧柯:
好的,疼痛作為一種癥狀,成為一種疾病,並且以疼痛這個癥狀立了一個科室,首先我們疼痛是作為一種信號提醒大家你某一個地方出現問題了。出現問題了以後,我們提倡首先第一大家不要去冒然服藥或者冒然的給自己做什麼治療,去正規醫院找醫生,讓這個醫生這個信號判斷你哪個地方出現問題了。判斷之後如果說需要簡單的處理的,我們叫相應的科室和醫生去處理。如果需要比如肌觸點針刺術去治療的,我們就通過肌觸點針刺術去進行治療;如果說確實出現了比如說椎間盤的突出、神經根的壓迫、神經的水腫、變形,我們再進一步通過手術治療。
所有的疼痛作為一種癥狀最後發展成為疾病都源自於我們不正常或者說一些不正規的生活姿勢和工作姿勢所引起的,當然排除了一些器質性疾病。那麼我們疼痛作為一種疾病呢是有方法可治的,並且大部分的疼痛通過正規治療是可以緩解的或者痊癒的。如果有一般疼痛不能解決,因為疼痛本身是一個交叉學科,通過我們交叉學科的專家會診,我們也能力一些更好的治療方法。如果大家來三博腦科醫院我們作為一個神經專科醫院,除了有疼痛科,我們在對於病理性神經痛,還有腫瘤引起的疼痛,我們會有更多更先進的一些方法給大家解決疼痛。
主持人:
好,再次感謝顧教授作客我們本期《名醫堂》節目,我們這期節目就到此結束了,下期再見!
※減肥別節食,一周輕食譜助你變美
※秋季養生正當時!預防疾病的三大方法
TAG:騰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