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8次被捕6次逃出流放地,斯大林成「鋼做的人」,迅速成四領袖之一

8次被捕6次逃出流放地,斯大林成「鋼做的人」,迅速成四領袖之一

文| 李響、

8次被捕6次逃出流放地,斯大林成「鋼做的人」,迅速成四領袖之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1911年,聖彼得堡沙皇秘密警察關於斯大林的檔案

當整個歐洲大地被一戰戰火點燃時,35歲的斯大林正在西伯利亞與惡劣的自然環境進行艱苦鬥爭。羅曼諾夫王朝不久前慶祝了奠基300周年,全國一片和諧,連列寧都哀嘆,有生之年看不到革命成功。被流放的斯大林在冰天雪地望眼欲穿,他不知道希望的種子已埋下,1914年開始的大戰深刻動搖了帝國的根基,這是他最後的煉獄,熬過這一遭,他將成為一個專門流放別人的鐵腕人物。

作為一個革命者,他當時的化名叫做「科巴」,科巴是喬治亞的羅賓漢,殺富濟貧,他是斯大林少年時代喜愛的小說主人公,那部小說的名字意味深長——《弒父者》。

這位喬治亞「南方人」已經不是首次來西伯利亞,流放對於他來說是家常便飯。1902至1913年,斯大林至少8次被捕,6次逃出流放地。俄國傳記作家沃爾科戈諾夫認為,青年時代地下工作和數次流放的經歷,使斯大林個性愈發倔強陰沉。同志們經常讚揚科巴的意志堅強。於是,在發表文章時,他也使用斯大林這個筆名,意思是鋼做的人。

在交戰國中,俄國的戰線最長。戰爭在5萬平方公里的俄國領土上進行,300萬難民無家可歸。1917年,就在刑期將滿的時候,二月革命爆發了,沙皇被推翻。政治犯們如英雄般凱旋,斯大林回到《真理報》擔任編輯工作。也許乍離極寒之地讓他熱昏了頭,他一發表文章就站錯了隊。不顧列寧立即停戰的強勢號召,斯大林鼓吹給臨時政府施加壓力,要他們開始和平談判,甚至屢次在報紙上支持俄國大一統,要布爾什維克同列寧的死敵左翼孟什維克聯合起來。

8次被捕6次逃出流放地,斯大林成「鋼做的人」,迅速成四領袖之一

1917年3月下旬,列寧即將從瑞士回國,斯大林這才猛然警醒。流亡的領袖回來算總賬了,他迅速反應過來應該緊跟列寧才有前途。斯大林立即停止發表文章,在蘇維埃會議上沉默不語。4月,列寧的列車進入俄國國境,蘇維埃派出代表團歡迎,斯大林故意沒去,以免撞在槍口上。果然,迎接的人剛進車廂,列寧就開火了:「你們在《真理報》上寫了些什麼?我們看了好幾期,把你們痛罵了一頓……」後來,斯大林篡改了歷史,在他的授意下,數百件油畫被炮製出來,描繪偉大領袖斯大林和革命導師列寧興高采烈的重逢場景。

斯大林迅速站在列寧身後,以他出色的文筆在報紙上連篇累牘地闡釋列寧的理念,列寧看中這根筆杆子,親自提名斯大林進黨中央。1917年5月開始,科巴·斯大林成為第一屆政治局常委,與列寧、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並列為布爾什維克的四領袖。

馬拉松似的鏖戰使俄羅斯軍民不堪忍受,前線戰士歸心似箭,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要求他們戰鬥到底,相反,布爾什維克的停戰和分田地口號深得民心。1917年秋季,列寧感到武裝起義的時機已經到了。布爾什維克首先奪得了蘇維埃的權力,列寧成立政治局以便領導起義,斯大林名列其中。在起義爆發之前的那幾天,列寧並不在斯莫爾尼宮,以免引起警察的注意,斯大林的任務是在列寧和斯莫爾尼宮之間充當傳聲筒。一旦起義失敗,斯大林還將負責列寧的安全撤離。

8次被捕6次逃出流放地,斯大林成「鋼做的人」,迅速成四領袖之一

從各種會議記錄和檔案可以看出,直到十月革命爆發期間,斯大林所起的實際作用與他的地位都不相稱,他幾乎從沒有提出創造性的觀點或獨力承擔某項任務,他唯一做的事,就是傳達和解釋列寧的指示。他的實權和威信遠不能和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布哈林等人相比。20世紀30年代之後,蘇聯官方說法中,十月革命成為列寧與斯大林兩大領袖的功績,所有真正指揮和參與十月革命的領導人幾乎都被肉體消滅了。

十月革命帶來的喜悅是非常短暫的,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很快受到帝國主義重重圍攻,和平本是布爾什維克最激動人心的許諾,而今整個俄國都是戰場,口號也變成了「一切為了前線」。城市陷入空前的糧食危機。1918年5月,斯大林被任命為俄羅斯南方糧食事務領導人,到察里津征糧。在給列寧的信中,斯大林寫下一句名言:「您放心,我決不會手抖的。」他對這句話的進一步解釋是:「我們不會憐憫任何人,糧食反正會送去的。」察里津的富農不願意把糧食無償交給布爾什維克,斯大林用槍斃和放火解決了這一難題,以極其高效的方式挽救了蘇維埃的燃眉之急。

當察里津陷入重圍後,斯大林擔當了軍事指揮。察里津征糧行動及保衛戰爭,使斯大林第一次在政壇刷出存在感。如果說十月革命中他還是個微不足道的跟班,那麼在隨後的三年國內戰爭中,剛猛的斯大林才現本色。

為了應對黨內騷亂,列寧將擅長組織工作的斯大林任命為黨的總書記。1922年底,重病中的列寧口述一封《給代表大會的信》,其中涉及斯大林:「斯大林同志當了總書記,掌握了無限的權力,他能不能永遠十分謹慎地使用這一權力,我沒有把握。」迫近生命終點的列寧已無法控制他的身後事,科巴永遠走出了西伯利亞,他有了新的名字:約瑟夫·斯大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第一個證券交易所:這個資本主義的東西是怎麼在中國辦起來的?
魯迅自己愛「罵人」,卻不允許學生罵:為學生著想卻丟了飯碗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