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科協原副主席馮長根:科學家要自己動手做科研

中國科協原副主席馮長根:科學家要自己動手做科研

中國科協原副主席馮長根:科學家要自己動手做科研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摘 要

如果長期脫離實驗室、當「甩手掌柜」,往往很難成為被國際同行認可的科學家,也很難寫出富有真知灼見的學術論文。

如果說研究成果是科學家獻給世界的一顆顆「珍珠」,那麼科學實驗、撰寫論文等就是對「珍珠」的採集、打磨。

真正的科學家,應參加科學研究的全過程,從文獻搜集到科學選題、科研立項,從方案論證、路徑確定到實驗實施、公式推演、計算驗證,從數據分析、成果檢驗到總結提煉、撰寫論文,都不妨「親力親為」。

只有這樣,才有助於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算真正參與科研實踐,也才稱得上是「戰鬥在科研第一線」。

真正的科學家,絕不能不自己動手搞研究做實驗、不自己動手撰寫論文,而讓別人成為自己完成課題和寫論文的「替身」。

中國科協原副主席馮長根:科學家要自己動手做科研

科學家自己動手做科研,增加思考的時間非常重要。

當前科技出版物的增長速度很快,讓科學家區分文獻是否優秀、是否有用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困難;與此同時,由於信息和資料太容易獲得,現在的學術往往少了困惑、失敗、尋找、沉吟的過程,而沒有這四樣東西,學術不可能達到應有的深度。

因此,當前非常需要讓思考的大腦重新進入我們的科學研究和論文撰寫。

很多人有這樣一種體會:讀書能讓人更加善於思考。

筆者碰到過一些工程師或專業技術人員,他們都很愛讀書。讀書既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修養。

在你的科學研究中,在你的生活中,特別是你的氣質中,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

你讀了許多專業的書以及非專業的書,其中的營養早已融入你的骨骼和血液,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讓你的智慧潛能噴涌而出。

科學家自己動手做科研,還須耐住孤獨和寂寞。

無論科研工作規模多麼宏大,最後都須經由個體的大腦思考才能得以完成,獨自工作往往是科研領域的日常形態。

值得指出的是,為追求科學真理而忍受孤獨寂寞、埋頭獨自工作是值得的,孤獨、寂寞最終往往會獲得補償。

(作者為中國科協原副主席)

(來源:人民日報)

注意!微信又雙叒叕更新了......

此次改版後,每個用戶最多可以設置12個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往常的大圖封面展示。為了不錯過科學網的推送,請根據以下操作,將我們「星標」吧!

點擊「科學網」進入公號頁面→點擊右上角的···菜單 →選擇「設為星標」,搞定!

中國科協原副主席馮長根:科學家要自己動手做科研

中國科協原副主席馮長根:科學家要自己動手做科研

中國科協原副主席馮長根:科學家要自己動手做科研

中國科協原副主席馮長根:科學家要自己動手做科研


關注我們

微信號sciencenet-cas(←長按複製) 或長按下方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2018年10大領域100熱點前沿和38個新興前沿
哈佛大學都認罰了,我們還能信任心臟幹細胞研究嗎?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