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重要證據!Science子刊:高脂肪飲食對肝臟「危害持久」

重要證據!Science子刊:高脂肪飲食對肝臟「危害持久」

重要證據!Science子刊:高脂肪飲食對肝臟「危害持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1月3日,《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刊登了一篇題為「An optical nanoreporter of endolysosomal lipid accumulation reveals enduring effects of diet on hepatic macrophages in vivo」的論文。來自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發現,食用高脂肪、高糖飲食會導致有害的脂肪積累在肝臟。最讓人頭疼的是,即便之後切換到更健康的飲食,對肝臟的傷害也可能無法扭轉。

具體來說,在這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能夠檢測及無創追蹤肝臟中脂肪積累的納米感測器。利用這一新技術,他們首先分析了高脂肪、高糖飲食對小鼠肝臟的影響;接著,分析了當小鼠回到「健康的飲食」會帶來怎樣的結果。令人驚訝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儘管回到健康飲食後,脂肪積累下降了,但即便很久以後,一些殘餘的脂肪依然在某些肝臟細胞中。

論文的通訊作者Daniel Heller博士說:「進行一個短期的、不健康的『飲食狂歡』是一個壞主意!肝臟會記得!」

重要證據!Science子刊:高脂肪飲食對肝臟「危害持久」

Fat cells. Credit: Shutterstock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影響多達30%的美國人。這類患者肝臟中積累著過多的脂肪。其中,將脂肪積累在「Kupffer細胞」中(尤其是積累在這類肝臟細胞的溶酶體中)的人似乎更有可能發展成嚴重的肝臟疾病。

目前,一些成像工具(如超聲、磁共振成象)能夠幫助識別患脂肪肝的人,但是這些技術往往提供較少詳細的信息。而新研究中,Heller博士團隊開發的納米感測器是首個實現無創檢測Kupffer細胞溶酶體中脂肪的工具。這一突破有望幫助識別出病情最可能會惡化的人。

據介紹,這一微小的感測器比人類頭髮寬度小約1000倍,由單鏈DNA纏繞在一個單壁碳納米管(a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上製成。當檢測到脂肪在溶酶體中積累後,納米感測器發出的光的顏色會變化。因此,光的顏色對應了肝臟中的脂肪含量。

科學家們認為,除了測量疾病進展,這些納米感測器也許還能幫助加速與脂肪肝疾病及其治療相關的研究。

責編:風鈴

參考資料: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糾正疾病!兩篇Nature醫學揭示:改良版CRISPR新進展,有望實現產前編輯
Nature子刊:對年輕癌症患者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勢在必行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