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牛虻》這本小說,為何在蘇聯和我國這麼火,卻在歐美頗受冷遇

《牛虻》這本小說,為何在蘇聯和我國這麼火,卻在歐美頗受冷遇

今天我們要說的英國女作家伏尼契的經典作品《牛虻》。

對我國很多人來說,《牛虻》這個名字並不陌生。1953年,《牛虻》中文版上市的時候,三個月就賣出了50萬本,是名副其實的暢銷書。在蘇聯,這本書出版了74次,被翻譯成18種蘇聯民族文字,又翻拍成電影,引起巨大反響。不過,同樣是這本書,在英國和美國的文學界,不僅沒激起什麼水花,甚至還得到不少負面評價。一個英國人寫的書,為什麼在西方世界不受歡迎,反而在蘇聯反響熱烈呢?作為中國讀者,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看待這本書?聽完本期音頻,相信你會有自己的答案。

《牛虻》這本小說,為何在蘇聯和我國這麼火,卻在歐美頗受冷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牛虻》的故事發生在19世紀30年代的義大利,主線劇情是主人公阿瑟從一個單純的愛國青年,成長為堅毅的革命者。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這個時間設定非常重要,因為當時的義大利跟現在很不一樣,不了解那段歷史,就沒辦法理解小說里的各種衝突,所以在正式講故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時代背景。

從公元8世紀開始,一直到19世紀,義大利地區就受教皇國的統治。這個教皇國,不是一個單一制國家,而是由許多城邦、小國和貴族領地組成的,受羅馬教廷領導,政教合一。1815年,拿破崙戰敗之後,維也納會議召開,奧地利、俄羅斯、普魯士、法蘭西四國締結「神聖同盟」,在上帝的名義下,重新劃分勢力。這一回,奧地利取得義大利主要地區的控制權。

《牛虻》這本小說,為何在蘇聯和我國這麼火,卻在歐美頗受冷遇

從1848年開始,義大利各地爆發了反抗奧地利統治的運動。當時的羅馬教皇是庇護九世,這位教皇比較開明,頒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開放新聞自由、建立公民自衛隊等。但是,面對民族獨立運動,教皇卻不可能公開支持某一方,因為作為天主教領袖、上帝在人間的代言人,歸根結底,教皇是沒有民族性、沒有國籍的,他的目標是基督教世界的統一和擴大,就不可能支持義大利教徒去打奧地利教徒。而在義大利人眼裡,他們需要獨立統一、需要反擊侵略者,所以普世性的宗教必然和民族革命衝突。《牛虻》的故事,就建立在這種衝突上。

主人公阿瑟是個私生子,從沒見過自己的爸爸,他媽媽嫁給一個二婚的英國富商。富商和媽媽去世後,原配生的兩個兒子繼承了家產,阿瑟繼續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儘管哥哥們供他吃穿讀書,但沒什麼感情,一直把他當外人,刻薄的嫂子動不動就提起他不怎麼光彩的身份。雖然家裡環境惡劣,阿瑟卻長成了個溫柔單純的少年,因為在家庭之外,有兩個最重要的人給了他愛的溫情:一個是醫生的女兒瓊瑪,阿瑟的初戀對象;一個是紅衣教士蒙泰尼里,他的精神導師。

《牛虻》這本小說,為何在蘇聯和我國這麼火,卻在歐美頗受冷遇

受蒙泰尼里的影響,阿瑟長大後去了神學院上學。而跟阿瑟青梅竹馬的瓊瑪則投身民族獨立事業,加入了青年義大利黨,是黨里的活躍成員。前面我們提到,宗教和民族革命是衝突的,阿瑟最親近的兩個人一個跟宗教有關,一個跟民族革命有關,阿瑟該怎麼選擇呢?他的決定是,既要當虔誠的天主教徒,又要參加革命。

不過,阿瑟對革命的看法,跟瓊瑪不太一樣。有一次,他們倆一起聽了一場關於「共和國理想」的報告。阿瑟聽得欽佩不已,瓊瑪卻感到不滿足,因為那個作報告的人講了很多在思想上、感情上、素質上應該提高到什麼程度,卻一句話也沒有說具體到底該怎麼干。這種風格,跟天主教的宣教特別像。於是瓊瑪就感慨,耐心和容忍是不能提供出路的,義大利需要的不是耐心,而是有人站出來捍衛自己,因為天主教精神和義大利革命之間沒什麼關係。但阿瑟激動地反對用憤怒和激情拯救義大利,他說「義大利需要的不是恨,而是愛」。用「恨」這個字眼來概括瓊瑪的想法,確實有些偏激了,不過,愛與恨,或者說,從愛到恨,的確可以概括阿瑟的人生歷程。

《牛虻》這本小說,為何在蘇聯和我國這麼火,卻在歐美頗受冷遇

今天的讀者們經歷了各種言情小說、肥皂劇的洗禮,身經百戰,再回頭看阿瑟接下來的遭遇,就會覺得有點套路:單純的阿瑟在懺悔中不經意泄露了組織成員的信息,導致自己和黨里的一個主要成員被捕。被捕已經夠倒霉了,出獄後的打擊,更讓阿瑟難以接受。瓊瑪誤以為阿瑟是故意出賣同志,傷心失望之下給了他一記耳光。阿瑟回到家以後,又跟嫂子起了衝突。吵著吵著,嫂子爆出了一個大秘密:原來,阿瑟的親生父親正是蒙泰尼里。這個他最信任、最崇拜的人,讓他成了私生子。蒙泰尼里的欺騙和背叛,讓阿瑟陷入徹底的絕望和憤怒,他當場砸碎了神像,和上帝反目成仇,又偽造出自殺現場,離開這個傷心地,隱姓埋名去了南美洲。

《牛虻》這本小說,為何在蘇聯和我國這麼火,卻在歐美頗受冷遇

13年後,一個渾身病痛、腿有殘疾的古怪男人回到了義大利,他聲音陰柔,說話刻薄,有時候冷酷,有時候又突然任性得像個孩子。他反對教會,尤其憎恨已經當上紅衣主教的蒙泰尼里。他的筆就像一把刀,用諷刺文章把敵人刺得鮮血淋漓。這個古怪男人的名字叫牛虻。當然,牛虻就是阿瑟,他回到瓊瑪身邊,與認不出自己的愛人並肩作戰。而當瓊瑪逐漸對他的身份生疑時,牛虻再度入獄,受到酷刑。在監獄裡,牛虻還和蒙泰尼里見了面,坦白了自己的身份。蒙泰尼里非常痛苦,但仍然選擇站在上帝一邊。最終,絕望的牛虻被執行槍決,而為上帝獻祭了兒子的蒙泰尼里受到懲罰——他發了瘋,很快離開了人世。

《牛虻》的故事,到這裡就講得差不多了,回到我們開頭的那個問題,為什麼一個愛爾蘭作家要寫一個義大利故事?為什麼這個故事會在蘇聯受到歡迎?這就不得不提作者的經歷了。

《牛虻》這本小說,為何在蘇聯和我國這麼火,卻在歐美頗受冷遇

作者艾捷爾·麗蓮·伏尼契生於1864年,出生不久,就跟著母親搬到倫敦生活。從少女時期開始,她就遊歷了歐洲各國,還在彼得堡居住過。在彼得堡,她認識了一些俄國民粹派革命者,跟他們走得很近,甚至參加他們的會議。民粹派主張通過農民革命推翻沙皇統治,支持人民擁有土地的權利,希望實現地方自治。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民粹派發展出的一些組織就先後遭到迫害和瓦解,大量民粹派革命者流亡海外,其中一個重要據點,就是倫敦。

在倫敦的俄國流亡者之中,伏尼契結識了自己的精神偶像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克拉夫欽斯基和他的家人。克拉夫欽斯基筆名斯捷普尼亞克,是當時非常活躍的革命理論家和作者,參加過俄國和義大利的革命活動。伏尼契選擇寫義大利故事,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義大利已經通過解放運動實現了統一,為俄國革命提供了重要借鑒;另一方面,跟斯捷普尼亞克的密切合作,也開啟了伏尼契研究義大利解放運動的契機。

《牛虻》這本小說,為何在蘇聯和我國這麼火,卻在歐美頗受冷遇

那小說中的俄羅斯文學氣息又從何而來呢?跟斯捷普尼亞克也有些關係。在作為小說家出道之前,伏尼契幫斯捷普尼亞克翻譯了一些論文,也翻譯了不少俄國文學作品。應當說,無論是俄國革命,還是俄國文學,都在伏尼契的創作中烙下了印記。而在《牛虻》寫成之後,第一個外文版本就出現在俄國。1897年9月,《牛虻》在倫敦出版,三個月以後,俄文譯本就面世了。根據蘇聯研究者的材料,在英國版出版之前,伏尼契就寫信跟俄國詩人明斯基討論俄文版的翻譯,而明斯基的妻子正是《牛虻》俄文版的譯者。這兩口子跟伏尼契私交很好,當時俄國某書店出版的新百科全書中對伏尼契作品的介紹,很可能出自他們之手。在這段簡短介紹中,伏尼契被親昵地稱為「麗莉」,關於《牛虻》,文章是這麼說的:「在這部描寫義大利革命時代的長篇小說中,讀者可以看出俄國革命運動的影子。這是因為作者是非常熟悉俄國的革命環境的。」可以說,從一開始,《牛虻》就建立了和俄羅斯文化之間的血緣關係,其親密程度,超過了英國這個母體。

《牛虻》這本小說,為何在蘇聯和我國這麼火,卻在歐美頗受冷遇

在中國,讀者是通過另一本書知道《牛虻》的,這本書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1942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被翻譯成中文。1949年以後,中蘇蜜月期來臨,蘇聯小說成為國內引進外國文學的主要來源,這部作品很快變得家喻戶曉。因為作品中多次引用了《牛虻》,讓中國讀者對這本只聞其名、不見其面的小說充滿嚮往。1953年版《牛虻》的譯者就回憶說,他中學時期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書中多次提到的「牛虻」非常好奇,心裡想著有朝一日讀讀原著,把它譯介進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牛虻》之間的聯繫,主要表現在保爾·柯察金和牛虻這兩個人物之間的傳承關係上。比如,當保爾受了重傷,在醫院治療的時候,無論承受多大的痛苦,他都一聲不吭,有人問他怎麼做到的,他說「您讀一讀《牛虻》就明白了」。50年代初,一位叫馬仁的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上犧牲,而他留下的日記中寫了三個名字:牛虻——保爾——馬仁。當時,《牛虻》中譯本還沒有出版,可是因為小說人物之間的命運關聯性,也因為中國人自身的歷史語境和信仰,牛虻和保爾已然合二為一,共築起中國讀者心目中的英雄譜系。

《牛虻》這本小說,為何在蘇聯和我國這麼火,卻在歐美頗受冷遇

中國讀者對《牛虻》的喜愛,還引申出對小說作者的愛屋及烏,促成了一樁有趣又溫馨的故事。1955年年底,《牛虻》的讀者之一、中國作協會員封鳳子收到美國朋友的來信,寫信人提到自己的丈夫是伏尼契的侄孫,當時伏尼契已經92歲高齡,住在美國,生活拮据。伏尼契的生活狀況,引起了中國作協的極大關心,作協黨組將有關情況上報中央,這份請示文件非常真誠地寫道:「伏尼契的《牛虻》在我國青年中影響很大,但她的生活目前竟陷於困境,我們認為我國應對伏尼契有所表示,並給以幫助。」共青團和文化部很快積極回應,以稿酬的名義,向伏尼契支付了一筆款項。於是,在那個冷戰時代,在中美敵對的背景下,一筆來自紅色中國的匯款,經由中國國際書店以及瑞士的某家銀行,輾轉寄到身在美國的原作者手中。而意外收到五千美元稿酬的伏尼契,於1956年回了信,感謝中國讀者帶給她的巨大驚喜。這樁幾乎被歷史湮沒的小事,帶著那個時代特有的氣息,留給我們一種既陌生又親切的溫暖。

《牛虻》這本小說,為何在蘇聯和我國這麼火,卻在歐美頗受冷遇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百八文化百科 的精彩文章:

宋朝的經濟、技術、文化與生活,都非常發達,領先於那個時代
耶路撒冷的故事,多到講不完,耶路撒冷流的血,也是多到說不完

TAG:六百八文化百科 |